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养蜂已有50年历史,而失败的次数甚多,如鼠害、盗蜂、缺蜜饿死、大肚病、卷翅病、大、小蜂螨危害、烂子病、五月病、枣花病,运输死亡等等,不胜枚举。而未经有去年甘露蜜死蜂之事,死蜂如此之严重,令人难以置信。估计死亡有80%,严重的全群死亡。我是山西省曲沃县人,1986年秋天本地气候干旱,棉花、芝麻开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1,62(8)
今年我县自5月21日至6月21日无降水,养蜂人过早体会到夏季高温酷暑,也遭到爬蜂病的困扰。 蜜蜂枣花病又称“五月病”。枣树开花期间,若天气持续干旱、炎热、无降水,枣花又泌蜜,则蜜蜂易患枣花病。大批采集蜂失去飞翔能力,在蜂箱外跳跃式爬行,最后痉挛而死。死蜂双翅翘起,全身缩成钩状,腹部膨大。枣花病严重的几天,每天早晨箱前死蜂遍地。  相似文献   

3.
蜜蜂慢性麻痹病是一种成年蜂传染病,据国外报道,确定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并命名为蜜蜂慢性麻痹病(CBPV)(Bailey.1963)。目前,这种病在世界各地广泛的传播。在我国,近年来该病有的地方也发生和蔓延,尤其春、秋两季发病更为严重,养蜂员称为“大肚病”或“黑蜂病”,患病蜂群轻者群势下降,重者全群死亡,对养蜂  相似文献   

4.
蜜蜂大肚病是蜂群越冬期或早春季节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但由于过去无确切的诊断方法,常与其他多种成蜂病混淆在一起,统称为“蜜蜂大肚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近年来通过试验研究,现已分离鉴定出了蜜蜂败血杆菌,确定了蜜蜂败血病的病原,找出了有效的治疗药物,不但为防治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彻底解决蜜蜂大肚病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西每逢枣花期间蜂群往往发生一种疾病——大肚病。患病蜂群出勤减少,混乱不安。染病蜂腹部膨胀,失去飞翔能力。病重的茸毛脱落,一尾端变黑,最后仓惶爬行巢外,不久死亡。蜂群若得了这种病,群势削弱过半,蜂尸遍地。即使患病轻微,也失去了采集能力。严重地影响采集下次蜜源,造成减产损失。我们历年的观察认为枣花期大肚病是蜜蜂肠胃道疾病。病因 1.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巢箱缝隙不严,造成空气对流,不能保持巢内应有的湿度。 2.蜜蜂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干枯败坏的花粉,或已发酵的蜜等。预防办法 1.取出已发酵的蜜及腐坏的花粉脾,补给良好的蜜、粉脾。 2.在蜂场上多洒清水,维持蜂群所需的湿度。  相似文献   

6.
枣花病常常使采枣花蜜的蜂数下降一半,并且直接阻碍了华北枣树密集地区养蜂事业的开展,是养蜂界的一个巨大压力。我们遵照毛主席“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教导,根据枣花病的发生和症状,分析了枣花病的实质;同时,我们也  相似文献   

7.
目前,杀虫脒水剂是杀螨较好的药剂。它对大、小蜂螨都有效,尤其是在潮湿多雨的南方使用,对蜂群较为安全。杀虫脒水剂还能治疗蜜蜂壁虱病。今年(1—3月)我们到四川资阳繁殖蜂群,个别蜂群发现了壁虱病。当时误按大肚病治疗,采用四环素、黄莲素、消炎片等药物饲喂、喷疗,换王等措施都未收效。四月底转地回到河北后,仍有一箱十六框蜂群特别严重,病蜂腹部膨大、色泽黑光,双翅上撬、发抖;也有体小发黑无绒毛的。在巢脾、框梁及箱底上都有。怀疑不是大肚病,因为北方气候干燥,又是洋槐蜜期,大肚病不可能发展这样快,这样顽固;怀疑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收到了不少来信,询问有关大肚病和黑蜂病的防治方法。目前,对这种病的发病原因还不夠了解,在防治上也缺乏成功的经验。下面发表的几则有关防治大肚病的小经验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进一步试验摸索,并把防治经验告诉我们,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症状 患病种鹅群生产情况、精神状态正常,产蛋率、种蛋受精率不见异常.多数雏鹅出壳后表现大肚与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多在5日内死亡或淘汰.有的表现下痢,排出泥土样粪便,1~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蜜蜂枣花中毒又称枣花病,发生在枣树开花的流蜜期,发病后大批采集蜂死亡,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影响枣花期蜂蜜的产量,是我国华北地区枣花流蜜期的一种地方性病害;同时蜜蜂在枣花流蜜期如果饮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源,或通过其他渠道感染还能造成蜜蜂发生传染性疾病,进一步削弱蜂群蜂势,降低蜜蜂的产蜜量和枣花蜜的质量。2016年5月,我市一养蜂场的蜜蜂在放蜂期间,发生了枣花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损失惨重,现总结如下,希望广大养蜂人  相似文献   

11.
蜜蜂在早春繁殖期间容易发生“大肚病”,发病原因很多.蜜蜂的“孢子虫病”“麻痹病”等也易在早春发生,也呈有大肚症状,本文论及的是春繁期内蜜蜂的伤食症,养蜂者通称“花粉胀”病。“花粉胀”病在早春油菜花期最易发生,其他花期比较少见,发病和天气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天气长期阴雨,间有短时晴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我们在养蜂实践中,对严重危害蜂群早春繁殖的“大肚病”,进行了初步观察,并探索出用中药防治“大肚病”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蜜蜂“大肚病”的类型低温多雨的晚秋和早春,蜜蜂不能正常出巢排泄,是促使蜜蜂感染“大肚病”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和管理情况不同,因  相似文献   

13.
小经验     
“驱蛔灵”可治蜜蜂“大肚病”早春繁殖期间蜜蜂容易患“大肚病”,特别是在江南降雨较多的地带,更是屡见不鲜。当你在蜂箱内发现有腹部膨大的死蜂,死蜂腹内有大量的积粪时,说明蜂群已得了“大肚病”,应立即进行治疗。书本上和杂志上都介绍了许多治“大肚病”的药方。在这里我向同行们介绍一种试用成功的治疗方法——“驱蛔灵”治“大肚病”之方法。  相似文献   

14.
蜜蜂大肚病,又叫黑蜂病,是产生爬蜂现象的一种蜜蜂疾病。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吃了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病。它的症状是,蜜蜂飞翔能力差,一起飞就掉在蜂箱门口,再也飞不起来,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死亡。该蜂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不出几天一个强群就会变成弱群。辨...  相似文献   

15.
<正>决定枣花流蜜量大小的因素是天气和温度,如果天气干旱晴朗,温度越高,流蜜量越大。这时处于夏初季节,蜂群繁殖已达极盛,具有非常好的采集能力。但是如果措施不当,会发生较严重的生物碱中毒现象,俗称"枣花病",也叫"蹦蜂病",蜜蜂蹦到精疲力竭时便死亡。此种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严重的会出现群衰损失,使相连的下一个荆条蜜源无采集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省略了饲喂甘草糖浆的方法,既能保证枣花蜂蜜的蔗糖含量不超标准,又能避免生物碱中毒的伤亡损失。现将3项主要措施作以下叙述,供养蜂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在就全国来看,在养猪方面还常常遇着这样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一种是猪的喘气病(有的人认为这个病是病毒性肺炎),另一种是僵猪(许多猪经过严重的疾病,没有死掉,但长期停滞生长及增重,本地群众称这种猪为“歪歪货”,也有的人称为“侏  相似文献   

17.
蜂事杂谈     
一、我对枣花蜜收与否的看法2012年我地枣花流蜜于6月11日结束,流蜜时间13天左右,群产5~10kg。在这之前,我地枣花蜜已经绝产7年,依我之见,枣花蜜7年绝产的原因是空气污染造成的。那7年天空灰蒙蒙的,即使晴天也看不见蓝天白云。被污染的空气中,酸性物质过量,致使枣树开花不流蜜。笔者认为,枣花蜜是碱性的,与过量酸性气体结合成盐类物质堵塞了枣花的蜜腺,枣花有蜜流不出。那么2012年枣花流蜜时间短又是怎么回事呢?笔者认为,实际是这段时间农民收割小麦后,紧接着喷洒除草剂,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枣花期间如何防治爬蜂病枣花是太行山一大主要蜜源植物,其蜜汁浓度高、甜度大,深受百姓喜欢,兄弟蜂场也都慕名而来。但是,自1980年以来,部分地区发生了爬蜂病,特别是夜间发病严重。主要症状是:强群偏重,爬出者多为成年蜂,夜间涌出巢门四处爬行,有70%的病...  相似文献   

19.
我省晋中平原地区,6月份湿度小,花粉也比较少,所以造成蜂王产卵下降,甚至所产的卵不能完全孵化。同时,又是枣树开花期,枣花大肚病死蜂严重,因此,每年的同期蜜蜂增殖很少。我们为了让蜂王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正常产卵,以及产下的卵能全部孵化,近年来在枣花期采用分蜂、采蜜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且借此机会作一次比较彻底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夏季我市规模猪场出现了一种以体温升高、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咳嗽喘气、呼吸迫促、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关节肿痛、跌行,最后拉黄色稀便衰竭而死等一系列并发症为显著症状的疾病。有的认为是圆环病毒病、伪狂犬、蓝耳病(高热病)等的共同危害;有的认为是发生了流感;有的认为是附红细胞体病;也有的认为是链球菌病;还有的则认为是由应激所引起的。说法不一,防治措施也各异,结果均以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