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淀粉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其转化为体脂肪的效率较低。本文综述了加热、制粒、包被、氢氧化钠和甲醛处理等降低饲料淀粉瘤胃降解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同一种混合饲料下,不同饲养水平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5月龄发育正常的健康肉用本地杂交绵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4个处理组分别为自由采食组、80%限饲组、60%限饲组、40%限饲组.结果表明,在采食相同饲料条件下,不同饲养水平对杂交肉羊瘤胃pH值,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乙酸/丁酸比均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化学处理对秸秆秕壳的瘤胃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3头带瘤胃瘘管的杂交肉丰测定谷草、稻草、玉米秸、糜黍秸、莜麦秸、麦秸、荞麦秸、麦壳、白薯蔓、苜蓿秸、花生壳、豆荚的未经处理、尿素氯化处理、(尿素+石灰)复合化学处理的有机物瘤胃动态降解率(%)分别为51.03、52.28、55.64;34.34、42.74、48.32;39.62、48.93、49.54;44.86、50.16、55.03;33.89、44.00、48.45;31.70、44.63、46.09;47.19、58.13、59.84;34.75、41.91、42.98;56 01、56.97、55.52;32.66、32.88、34.41;14.85、16.17、16.48;40.79、41.48、45.34。除谷草、白薯蔓、苜蓿秸、豆荚外,经氨化及复合化学处理后均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瘤胃动态降解率(P<0.05),且处理后稻草、玉米秸、麦秸的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也发生明显变化,瘤胃动态降解率与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有高度相关(R=0.82)。  相似文献   

4.
研究山羊瘤胃内放入装有不同种类牧草的尼龙袋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选用带有瘤胃瘘管的山羊为实验动物,结合尼龙袋法测定3类牧草在山羊瘤胃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装有不同牧草的尼龙袋后,山羊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乙酸/丙酸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并在4h达到峰值,其中乙酸浓度约为70.49%、丙酸浓度约为15.38%,瘤胃的发酵类型总体上偏向于乙酸-丙酸型.3类牧草均适用于山羊的科学饲养。由此可见,添加装有不同种类牧草的尼龙袋均会对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影响,其原因主要与原料的蛋白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自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了蛋白质来源不同的4种日粮(豆粕,豆粕 棉粕 菜粕,鱼粉 棉粕 菜粕,膨化大豆)对泌乳奶牛瘤胃微生物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瘤胃液pH值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与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以及瘤胃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刍动物瘤胃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以及微生物动力学可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主要作用为供能和维持瘤胃环境。本文综述了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作用、影响其产生和组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整秸氨化技术及其营养价值。采用化学分析和动物试验方法,测定揉碎氨化、整秸压扁和整秸氨化玉米秸秆的养分含量、养分瘤胃消失率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压扁和整秸氨化秸秆的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提高(P0.01)127.96%和121.03%,与揉碎氨化秸秆接近,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分别降低8.17%和2.52%,略高于揉碎氨化秸秆;压扁和整秸氨化秸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48h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略低于揉碎氨化秸秆;压扁和整秸氨化秸秆组绵羊瘤胃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二者与揉碎氨化组没有显著差异。整秸压扁和整秸氨化秸秆的营养价值显著高于对照,但略低于揉碎氨化秸秆,整秸压扁氨化技术略优于玉米秸秆整秸氨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用30%氨水处理稻草1~1.5月可使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分别从5.4%,41.73%,41.09%增至8.46%,49.51%,50.03%(P<0.01)。 三头装有瘤胃和皱胃瘘管的湖羊被用来研究饲喂含氨化稻草日粮(试验期)和含有未经处理的稻草日粮(对照期)时消化代谢的变化。试验日粮中精料粗蛋白含量比对用低31%。试验期湖羊对干物质,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的消化率未见有明显变化,氮贮留和瘤胃微生物蛋白会成量趋于提高,而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则又十分接近。饲喂试验日粮引起瘤胃pH下降,总挥发性脂肪酸增加,乙酸克分子比例提高,丁酸比例下降,氨氮和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浓度变化不大。 试验表明,用30%氨水处理稻草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型动物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等设备,研究活性干酵母和纤维素酶对草原红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8月龄、体况相近的草原红牛公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活性干酵母,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90 mg/kg纤维素酶,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活性干酵母和190 mg/kg纤维素酶,试验分4期,每期37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后,对瘤胃内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显著(P<0.05),Ⅱ、Ⅳ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活性干酵母显著抑制了草原红牛甲烷的产生(P<0.05),Ⅱ组甲烷排放量比Ⅰ组降低9.84%;纤维素酶对草原红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及甲烷排放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能促进草原红牛瘤胃发酵,增加丙酸浓度,并显著降低甲烷排放,减少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
作者主要评价不同处理工艺的亚麻籽和添加DHA的亚麻油在体外瘤胃中的氢化规律。试验所用亚麻籽产物主要有亚麻油、破碎亚麻籽、甲醛化处理的亚麻籽、氢氧化钠和甲醛共处理的破碎亚麻籽、整粒挤压亚麻籽、挤压破碎亚麻籽、微粒化亚麻籽、商用压榨亚麻籽、脂包被亚麻油和添加DHA的亚麻油。培养系统中添加各种处理亚麻籽,添加不同量的亚麻籽使其中C18∶3 n-3含量与发酵底物(经冷冻干燥的TMR日粮)等量,体外接种瘤胃液进行批次发酵。发酵开始(0 h)和发酵后0.5、1、2、3、6、12和24 h后取样待分析发酵液pH及各脂肪酸的残留量。通过测定残留液中C18∶3 n-3的量估测C18∶3 n-3的氢化效率,并通过指数模型预测其在瘤胃中的滞留时间。各处理组间的瘤胃发酵参数包括产气速率及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亚麻籽经化学处理如甲醛化后再进行加工会降低其中C18∶3 n-3在瘤胃中的氢化效率。氢氧化钠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未降低C18∶3 n-3氢化效率。整粒挤压的亚麻籽中的C18∶3 n-3氢化效率高于破碎挤压组,而且不同的加工处理不会影响C18∶3 n-3氢化效率。亚麻籽经挤压、微粒化、包被及添加DHA均不会影响C18∶3 ...  相似文献   

11.
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经微波处理后秸在牦牛瘤胃内酸洗纤维消失率,有灰、无灰酸洗纤维4min处理样比对照样分别提高了61.17%和73.15%,差异显著,有灰、无灰酸洗纤维8min处理样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3.83%和68.40%,差异显著;4、8min处理样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活性干酵母对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饲料蛋白降解和瘤胃氨态氮、菌体蛋白的影响。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秦川肉牛为试验动物,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共分三期,每期30天,每期三头牛分别采用三种酵母添加水平(0、30、60g/d),间隔5d调整期。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四种饲料(苜蓿干草、豆粕、菜粕、棉粕)的粗蛋白(CP)在瘤胃内动态降解率的变化及测定瘤胃内氨态氮浓度、菌体蛋白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发酵参数。结果表明:活性干酵母的添加对7种饲料的CP降解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干酵母具有降低氨态氮浓度(P0.05),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0.05),提高菌体蛋白浓度(P0.05)的作用。综上,添加活性干酵母可显著提高秦川肉牛饲料CP的降解速率,不同饲料的降解率变化水平与其特性有关;而且具有降低瘤胃氨态氮浓度、提高总挥发酸浓度和菌体蛋白浓度,提高饲料中瘤胃降解蛋白的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复杂的瘤胃环境及对饲料营养物质的作用使其与单胃动物有很大的差别,饲料中的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在瘤胃中能被相应的瘤胃细菌、瘤胃原虫和瘤胃真菌作用而转变为挥发性脂肪酸、氨、甲烷、CO2和H2等。挥发性脂肪酸不但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而且还是合成其乳脂  相似文献   

14.
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人工瘤胃持续发酵体系,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研究设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CK),添加人工瘤胃发酵罐容积1%的纳豆芽孢杆菌处理1组(TR1)和添加人工瘤胃发酵罐容积5%的纳豆芽孢杆菌处理2组(TR2)。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有提高瘤胃pH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TR2组NH3-N浓度始终高于对照组(CK)(P〈0.05),但TR1与CK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中TR1和TR2组微生物蛋白(MCP)值均显著低于CK组(P〈0.05)。与CK组相比较,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挥发性脂肪酸(VFA)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R2组乙酸、丙酸、丁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分别提高6.52%、1.96%、11.02%和5.77%(P〈0.05),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上升(P〈O.05);但TR1和TR2组之间,TR2组除了丁酸含量显著高于TR1组(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氮的转化利用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提高了瘤胃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5.
奶牛日粮中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茂荣  韩春来 《饲料广角》2000,(21):13-15,23
营养水平和日粮成分控制产奶量和乳脂率,摄入高精料提高产奶量,而摄入量在适宜水平时提高乳脂率。高蛋白质日粮提高干物质进食量和产奶量。然而,超过14%时益处很少。饲喂棉籽或大豆饼可提高产奶量、而补充棉籽可增加乳脂率。日粮的脂肪可增加能量进食量、产奶量和乳脂率。消耗的饲料数量和质量影响瘤胃发酵模式。瘤胃代谢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丙酸盐所占比例与产奶量相一致,日粮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糖、淀粉、粗料和纤维源影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因此,选择合理的日粮,可使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苜蓿为单一培养饲料,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棉酚添加浓度对瘤胃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棉酚添加浓度分别为0.025、0.05、0.25 mg/kg。结果表明:棉酚的添加显著抑制了瘤胃产气速率(P0.05);随着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体外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5),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逐渐下降(P0.05);棉酚添加使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提高(P0.05),但不同添加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0.025 mg/kg添加组对微生物合成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凤仙花整株制备的固体粉剂和乙醇浸提液对瘤胃体外代谢参数和降甲烷效果的影响。采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牛瘤胃液,以稻草粉、玉米粉和黄豆粉为人工饲料,通过体外瘤胃模拟培养法,研究了固体粉剂和乙醇浸提液不同添加量(0.5%,1.0%和2.5%)对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以及瘤胃发酵代谢参数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蛋白(MCP)等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固体粉剂处理在瘤胃发酵中总产气量最高,其次为乙醇浸提液,莫能菌素处理最低(P<0.05)。凤仙花和莫能菌素处理均能降低甲烷生成,其中固体粉剂处理效果最明显,仅有微量甲烷。莫能菌素处理中二氧化碳含量最低,凤仙花所有处理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莫能菌素和凤仙花降低氨态氮(NH3-N)含量,随着凤仙花添加量增加,NH3-N降低更明显。莫能菌素处理中MCP含量最低,凤仙花所有处理都高于莫能菌素和对照,固体粉剂处理的MCP提高效果最明显。莫能菌素处理降低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含量。凤仙花处理不同程度提高瘤胃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平均比对照高12.9%和20.2%。莫能菌素和凤仙花处理都降低乙酸/丙酸。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凤仙花明显降低甲烷生成,促进NH3-N向MCP转化,改变了瘤胃代谢模式。  相似文献   

18.
1糖类 纤维素是反刍动物饲料中的主要糖类,其中大约有40%~45%在瘤胃内经细菌和纤毛虫的协同和相继作用,首先分解生成纤维二糖,继续分解成葡萄糖,然后经乳酸和丙酮酸阶段而生成挥发性脂肪酸、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他糖类通过不同细菌和纤毛虫的发酵,最终产物也大都是挥发性脂肪酸、甲烷和二氧化碳。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此外,还有少量的支链脂肪酸,如异丁酸、异戊酸等。  相似文献   

19.
银合欢叶粉中含羞草素在牛瘤胃内代谢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头从未接触过银合欢叶粉饲料的杂交黄牛被用于研究含羞草素在瘤胃中的代谢降解,试验牛第1~26天日采食2kg银合欢叶粉,27-29天增加到4kg,30天以后日采食量达7kg。试验第1、8、15、22、28和31天为瘤胃液采样日期,采样日期投喂银合欢叶粉后第0、2、4、6、8、12和24小时为采样时间。瘤胃液样本经处理后测定含羞草素、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浓度以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瘤胃微生物开始接触银合欢叶粉不久即具有降解含羞草素的能力,喂后1小时瘤胃中含羞草素达到峰值浓度,喂后2小时即下降60%以上,含羞草素并不影响瘤胃发酵程度和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20.
选用4头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阉羊,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常用的3类17种饲料原料干物质及蛋白质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小麦、玉米、大米、高粱、麸皮、豆粕、菜粕、棉粕、玉米酒糟、花生秸、苜蓿干草、鱼粉、玉米秸、小麦秸、稻草、棉花秸、稻谷壳,蛋白质有效降解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麸皮、小麦、玉米、大米、高粱、苜蓿干草、花生秸、玉米酒糟、豆粕、棉粕、菜粕、鱼粉、玉米秸、小麦秸、稻草、棉花秸、稻谷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