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后,随着双三制水稻的发展,稻蓟马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因而对稻蓟马的研究受到重视.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昆虫教研组(1975)、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昆虫教研组等(1976)、镇江地区农科所(1976,1977,1978)、徐祖荫等(1978)与黄山等(1982),对稻蓟马的发生为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稻蓟马的防治指标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于1981~1982年,从虫量与水稻之间关系入手,对影响为害程度的因素,不同为害程度对水稻的影响及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Baliothrips)biformis〕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一种主要害虫,在水稻秧田期和分蘖期为害,造成稻苗卷叶,影响稻株生长;在孕穗期为害,使稻花变为空壳,直接导致减产.近年来,菲律滨、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已开展水稻抗蓟马的育种工作,企图取代农药防治.1980年本所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现就水稻对蓟马抗性的观察试验,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稻蓟马俗称灰虫,属缨翅目蓟马科,在我国各稻区普遍分布,长江流域和华南稻区发生较多。稻蓟马为害影响水稻壮秧,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江油市常年种植杂交水稻3.8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稻瘟病、稻粒黑粉病、水稻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稻蓟马是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病虫害,其中: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粒黑粉病为害重,防治任务重,防治技术性强,若防治上稍有失误,损失十分严重。江油市植保检站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变化,双三熟制面积扩大,稻蓟马(Thrips oryzaeWilliams)猖獗为害.1973~1980年,我们对稻蓟马的发生、危害及防治作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水稻秧田和直播稻田苗期常遭受稻蓟马、稻飞虱等多种害虫为害,同时又受到自然界生物(鼠、雀)的侵食,对稻苗生长影响较大。多年来。许多农户结合播种用呋喃丹(克百威)撒施秧板防治稻蓟马等为害和驱避雀鼠等侵食。随着无公害生产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7.
一、生活习性 稻蓟马在长江以南地区主要为害水稻,北方主要为害小麦和玉米,其他寄主有游草、稗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8.
江曲  王可  潘求一  谈应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134-135,162
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进行水稻拌种,明确其对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具有较好防效,2.50 g/kg(种子)处理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防效均可达91%以上;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防治水稻稻蓟马适宜用量为2.50~5.00 g/kg(种子).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稻蓟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晓辉 《农技服务》2011,28(6):797-798
总结了稻蓟马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水稻虫害的发生及防治,以期为水稻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绿色通可湿性粉剂对蔬菜蚜虫、水稻蚜虫、稻蓟马、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速效、持效期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防治蔬菜蚜虫、水稻蚜虫用量为300 g/hm2,防治稻蓟马为450 g/hm2,药后7天防效仍达96.80%~100%;防治稻飞虱用量为300~450 g/hm2,药后30天防效仍达92.66%~93.49%.  相似文献   

13.
张安国 《农技服务》2010,27(8):1011-1012
介绍了稻蓟马形态特征及鉴别、为害症状及识别、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已知为害水稻的害虫约有860种,我国大约有385种,分为9目66科。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局部危害严重的有:稻瘿蚊、稻蝗。  相似文献   

15.
后季稻两段育秧,病虫害较多,其发生规律与一段育秧的有明显不同.现将去年的初步观察结果与防治体会,简述如下.一、病虫发生的特点第一段育秧阶段第一段秧苗生长前期,主要受稻蓟马与灰飞虱为害.6月下旬稻蓟马与灰飞虱大量迁移时,正值第一段秧苗生长旺盛的时期,故迁入量很大,稻蓟马的百株卵量达二千粒以上.据光福农科站7月10、14日的调查,灰稻  相似文献   

16.
对龙川县水稻常见病虫害(水稻烂秧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蓟马、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提高其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南疆水稻蓟马危害特征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蓟马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的蓟马种类较多,其中以蓟马科的稻蓟马发生最为普遍,而南疆地区稻蓟马以花蓟马和稻管蓟马为主,均属缨翅目昆虫,主要表现在水稻抽穗扬花时期,成虫危害水稻稻穗,破坏谷粒颖壳,最终导致水稻稻穗籽粒不实,空秕率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针对南疆水稻出现的虫害问题,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龙川县水稻常见病虫害(水稻烂秧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蓟马、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提高其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2种迁飞性害虫,加强防治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来源、发生为害及难防治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减少为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选用种子处理剂噻虫胺18FS拌种防治稻蓟马,并且以高巧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噻虫胺18FS 3种剂量防治稻蓟马药效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噻虫胺18FS是防治稻蓟马的持效期较长的理想药剂,7m L、9m L/kg种子药后15d虫口防效分别为93.42%、97.17%,接近或略高于对照药剂高巧,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生产上该药剂的使用剂量为7m L/kg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