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运用叶龄诊断技术,研究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叶龄进程前期与秧苗素质呈正相关,后期与气象条件呈正相关,而与栽培模式关系不大。而栽培模式与分蘖进程、成穗质量、产量性状关系极大。在本试验区内,几种栽培模式各具特点,但钵育摆栽秧苗素质好,水稻产量最高,比常规栽培提高12.6%。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秋季气温逐年偏高,从而导致高架设施栽培草莓出现花芽分化延迟,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农研机构)近畿四国农业研究中心研发出利用气化潜热冷却栽培基质的低成本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运用叶龄诊断技术,研究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叶龄进程前期与秧苗素质呈正相关,后期与气象条件呈正相关,而与栽培模式关系不大。而栽培模式与分蘖进程、成穗质量、产量性状关系极大。在本试验区内,几种栽培模式各具特点,但钵育摆栽秧苗素质好,水稻产量最高,比常规栽培提高12.6%。  相似文献   

4.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可实现壮秧无植伤精准有序移栽,具有诸多优点。在辽宁滨海稻区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应用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需要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入融合,需要围绕水稻、河蟹产量的最大化与品质的最优化做好育秧、移栽及田间水、肥管理等工作。阐述了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实现水稻钵苗高产栽培的四项关键技术,即标准化壮秧培育技术、精确移栽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科学管水技术,以利于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省粳稻主产区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特点,通过研究不同育苗方式、栽培行向、株行距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探讨了北方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钵体育秧可提高水稻株高、单位面积茎数、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并使水稻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提前;高光效栽培和宽窄行栽培对水稻生育进程无影响;相同水肥条件下,钵体育秧对水稻的增产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高光效栽培,而宽窄行栽培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钵体育秧、高光效栽培及宽窄行栽培等3项技术组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株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陈猛 《园艺与种苗》2022,(2):87-88,90
总结了近年苏北地区水稻钵体抛秧技术,从前期准备、品种选择、育苗技术、苗期管理、抛秧移栽和推广前景等环节进行阐述,合理选择栽培管理措施,以期为该地区水稻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须海荣 《茶叶》1992,18(1):13-17
茶叶是世界性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喝上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好茶。因此,目前茶树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已由原来的重产量转而注重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已成为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供参考。一、以提高品质为中心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级稻南粳9108毯式钵苗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的产量目标、生育指标、育秧技术、机插技术、大田管理等内容,强调要实现优质与高产同步,必须严格按照超级稻南粳9108毯式钵苗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强化管理、科学推广。  相似文献   

9.
水稻抛秧栽培是一种高产、节水、节能、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适于集约化生产的新的栽培模式。水稻钵体育苗抛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此项技术与常规插秧栽培相比,每667m2省工3个,节水230~240m3,节省种子3kg,农膜1kg,增产31~35kg,节省能量262.5J×106,能流比提高1.374,节支增收近100元;在诸多栽培技术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陈赐华 《中国棉花》2021,48(1):45-46
为了转变棉花生产方式,提高棉花生产效益,推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湖北省武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棉花提质增效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工作.武穴市以棉花提质增效轻简栽培为主线,以麦(油)后直播栽培为主要模式,集成优势品种、简化施肥、增密减氮、增钾配微、科学调控、综防病虫、防灾减灾、机耕机防等技术,通过"五统一"(统一模式、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武运粳24号和南粳44为材料,对钵苗机栽、精确点抛和毯苗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LAI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钵苗机栽、精确点抛产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精确点抛,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物质生产上,移栽至N-n期钵苗机栽和精确点抛物质积累量多于毯苗机插,无效分蘖期毯苗机插物质积累量较多,至拔节期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量相当,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钵苗机栽、精确点抛水稻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精确点抛。说明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栽、精确点抛水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除无效分蘖期)都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能力强,物质积累多,LAI较大,叶片不早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且钵苗机栽优于精确点抛。  相似文献   

12.
松阳县地处浙江西南部 ,全县现有水田面积1万hm2。传统以小麦 (油菜 ) -稻 -稻等三熟制为主。近年来 ,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与大田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业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自1996年以来 ,我们利用创办县希得蔬菜食品厂、加工出口腌制日本小黄瓜为契机 ,积极进行“鲜食蚕豆 -日本小黄瓜 -晚稻”新三熟搭配模式的探索 ,并取得了成功。一、“鲜食蚕豆 -日本小黄瓜 -晚稻”新三熟栽培模式的特点1.新三熟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5年生产实践结果表明 ,新三熟模式一般每hm2 可产鲜食蚕豆…  相似文献   

13.
以大穗、特早熟籼粳品种甬优2640为材料,对钵苗机栽、旱育手栽和毯苗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钵苗机栽、旱育手栽产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人工手栽,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物质生产上,移栽至N-n叶龄期钵苗机栽和旱育手栽物质积累量多于毯苗机插,无效分蘖期毯苗机插物质积累量较多,至拔节期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量相当,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钵苗机栽旱育手栽毯苗机插,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与毯苗机插、旱育手栽相比,钵苗机栽水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除无效分蘖期)都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生育中、后期物质积累多,叶片不早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14.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研究成效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初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进行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地膜谷子是一项旱农增产增收的新型农业技术,在旱农地区粮食丰收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膜谷子栽培模式日益完善与多样,地膜谷子为谷子栽培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浅谈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黑龙江省五大类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大豆垄三栽培模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大豆覆膜栽培模式、大豆垄系栽培高产配套模式和常规大豆栽培模式.分析各类栽培模式特点及技术增产关键,对提高大豆单产、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推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钵苗超稀摆栽是一项水稻轻简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钵形塑料软盘育苗抛栽是我国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这一栽培方法具有省力节本、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据各地试验和调查,一般每公顷增产稻谷45O~750kg,降低生产费用120o~1500元,减少生产用工45个左右,深受稻农欢迎。近年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1996年已达15O多万hm’,1997年超过26O多万hm’,有的县、乡,抛栽面积已占水田总面积的SO%以上。如辽宁盘锦地区1996年抛栽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79.5%。实践证明:钵亩抛栽,虽具有栽浅、秧壮、植伤轻、分尊快等优势,但也存在秧苗分布不匀和部分平躺倒伏等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扬…  相似文献   

17.
烟—稻高产栽培模式是近年来三明市各县农田最主要的生产栽培模式之一,清流县实施该模式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章对优质高产烤烟栽培技术、烟后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出针对性强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寿祥  李双铃 《花生学报》2003,32(Z1):80-85
我国花生覆膜栽培始于1978年,经过25年的研究推广,现覆膜面积已达1256.67khm2,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左右.本文对我国花生覆膜栽培的现状、覆膜栽培模式、覆膜技术突破及覆膜前景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探讨,对我国花生覆膜栽培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88年我省在萧山、余杭、上虞等三个县(市)试行黄麻红麻高产模式栽培3.901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0.6%。其中黄麻高产模式栽培1404亩,红麻高产模式栽培37606亩。参加高产模式栽培的有24个乡(镇),69个村,24278户。建立高产攻关田58块,面积108.23亩,中心示范方33个,面积851亩,模式片38050.77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科技》2004,(3):F002
胡立成研究员,男,汉族,1939年生,山东省肥城县人。1964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原东北农学院)农学专业,分配到黑龙江农业综合试验研究中心工作。1964-1978年在黑龙江农业综合试验研究中心、松花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大豆耕作栽培研究;1978年在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德语,同年调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从事大豆栽培、生理生态、品种选育研究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