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讨污水中Cr^6+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将其幼苗置于含不同浓度Cr^6+(0、1、10、20、30、40、50mg/L K2Cr2O7)生活污水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植株叶片Pro、MDA、可溶性糖、SOD、POD活性及植株总铬含量。结果表明:经不同时期处理后,叶片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随Cr^6+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MDA含量随着铬处理浓度的升高、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20mg/L Cr^6+处理14d后植株生长速率最快,1-40mg/LC,能有效促进紫狼尾草对铬的吸收与积累;而50mg/L Cr^6+则对根系有毒害效应,抑制植株生长。这些结果显示,低浓度Cr^6+能有效促进紫狼尾草生长,从而使其在受Cr^6+污染环境中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研究其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状况。采用ArcGIS中地统计分析模块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应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作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除Pb外均已超出当地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的是Ni和Zn,其余重金属变异系数相对集中。空间分布上,Cu的空间相关性较强,Cr、Zn、Ni、Pb和Cr居中,而Hg较弱。插值结果显示,土壤中Cd污染由西向东加重的趋势,高含量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新泰市,Pb的污染范围比较广,Cu的含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高含量区主要是新泰市,Cr的分布为西部和东部高而中部较低,即高含量区具体到新泰市和东平县,Zn和Ni的高含量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新泰市,Hg的分布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高含量区集中在南部的宁阳县。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Cr^6+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测定了重金属在玉米各器官内的沉积量.实验表明,较低浓度Cr^6+对玉米的芽、幼根生长及叶绿素的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而较高浓度则对以上指标起抑制作用.Cr^6+在玉米各器官内的沉积呈明显的按根、茎、叶依次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吉林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质成分、水质成分与土壤成分相关性及水质物化特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得出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化学特征具有地带差异性 ,地表水中 p H值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 ,而 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地下水中 Ca,Mg,Na及 HCO- 3,SO2 - 4和 Cl-等离子高含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抑制性。  相似文献   

5.
河流底泥中六价铬释放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流底泥中Cr^6+的释放规律。[方法]以北江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环境备件的改变,研究了水体中各因素的改变对河流底泥样品中Cr^6+释放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温度的提高,底泥样品中Cr^6+的析出量逐渐增加。随着pH值的增大,Cr^6+的析出量逐渐减少,当pH值大于8时,Cr^6+的析出量有较小幅度的增加。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Cr^6+的析出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当NaCl的浓度大于2g/L时。Cr^6+的析出量出现下滑现象。Cr^6+的释放量随着酸雨成分中阳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随着阴离子浓度的升高,Cr^6+的释放量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减少。[结论]该研究为探讨河流底泥中Cr^6+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确定添加有机酸和铬(Cr)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2x2因子设计,选择12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饲粮分别添加有机酸混合物(含正磷酸、乙酸、丙酸和丙酸钙)1g·kg^-1、无机三价铬(Cr^3+,如Crcl3·6H2O)0.5mg·k^-1或两者的混合物。试验期35d。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有机酸、Cr3’以及同时添加两者,均显著改善了肉鸡饲料转化率、活重、胴体重和销售肉片重。有机酸单独或与Cr^3+同时添加,提高了胴体总灰分的积累。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有机酸或Cr^3+改善了蛋白积累;两者同时添加效果更佳。添加Cr^3+降低了肌肉中脂肪含量和脂肪堆积。与其他处理组相比,添加Cr^3+提高循环CP和肌肉中Cr^3+的浓度。结论:由于有机酸和Cr^3+存在协调效应,两者混合应用替代单独添加,可更有效地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特性。  相似文献   

7.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村饮水中痕量溴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用离子色谱测定水中痕量溴酸盐的方法。通过银电极电解方法,除去水样中干扰溴酸根测定的氯离子,并应用微波浓缩水样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水样中溴酸根离子的含量,检出限可达5μg.L-1。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用离子色谱测定水中痕量溴酸盐的方法。通过银电极电解方法,除去水样中干扰溴酸根测定的氯离子,并应用微波浓缩水样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水样中溴酸根离子的含量,检出限可达5μg.L-1。  相似文献   

9.
在深圳宝安区黄麻布收集了2006年5-12月的52次降雨水样,测定了水样中的F^-、Cl^-、NO3^-、 SO4^2-、H^+、NH4^+、Na^+、K^+、Mg^2+、Ca^2+的离子浓度,结果显示,宝安区酸雨较为严重,加权平均pH值为4.72;每月降雨量与pH值成负相关关系,一般雨季pH值低,旱季pH值高,但在异常的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台风对pH值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宝安区的酸雨有由过去的硫酸型酸雨向硝酸型酸雨转变的趋势;宝安区靠近海洋,水样中富含Cl^-和Na^+,海洋源对雨水中Cl^-和Mg^2+的贡献较高,有时达到100%,对K^+为10%左右,对Ca^2+和SO4^2-几乎没有贡献,仅为1%-4%;在旱季时碱性离子的缓冲作用强,而雨季较弱;通过分析当地空气中的SO2和水样中的SO4^2-、NO2和NO3^-之间的关系发现NO2和NO3^-之间相关性较好,NO3^-主要来源于当地机动车辆尾气中的NO2;而SO2和SO4^2-相关性相对较差,SO4^2-除本地的污染外可能来源于龙岗区和南山区等周边地区传输的污染气体SO2。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重金属Cd含量与叶类蔬菜中Cd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25-628
以3种叶菜类蔬菜(生菜、油菜、菠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向土壤中添加不同含量Cd的方法,研究土壤中Cd含量与蔬菜中Cd含量的相关性,旨在为叶类蔬菜种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添加低含量的Cd,对3种蔬菜的生长及产量均呈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高含量Cd则对蔬菜的产量及生长有毒害作用;3种蔬菜对重金属Cd的吸收能力表现为菠菜生菜油菜,表明菠菜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油菜最弱;随着土壤中添加Cd含量的增加,菠菜、油菜、生菜中Cd含量均呈极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Cd含量与蔬菜中Cd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 1),相关系数分别为:菠菜0.999 2,生菜0.997 7,油菜0.997 7。  相似文献   

11.
Cr6+的土壤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r6+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建立土壤重金属铬污染评价的酶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中的酸性红壤、碱性褐土和风沙土不同肥力的土壤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添加不同含量Cr6+溶液后,土壤转化酶、纤维素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添加Cr6+后,随着Cr6+含量的增加,除褐土高肥力和风沙土低肥力土样,其他土样脲酶活性总体呈降低趋势;除了褐土高肥力土样,其他土样转化酶活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各土样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Cr6+的加入,明显抑制了土壤纤维素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及总体酶活性,通过拟合模型计算得到,代表酸性土壤的红壤Cr6+污染生态剂量(ED10)最小值分别为:纤维素酶186mg/kg、芳基硫酸酯酶2.6mg/kg、脱氢酶3.8mg/kg,代表碱性土壤的褐土和风沙土Cr6+污染ED10分别为:纤维素酶162mg/kg、芳基硫酸酯酶11.7mg/kg、脱氢酶8.1mg/kg。【结论】土壤有机质对Cr6+含量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pH对Cr6+的生态毒性有一定影响,不同土壤酶在酸碱性不同的土壤中表现出对Cr6+轻度污染的敏感程度不一致,其中酸性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对Cr6+的毒害反应更敏感,碱性土壤中脱氢酶对Cr6+的毒害反应更敏感,2种酶均可作为表征Cr6+毒害的酶指标。  相似文献   

12.
白桦次生林降雨水化学及养分输入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枯透水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水化学测定,研究了白桦次生林降雨养分输入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大气降雨呈中性,pH为7.0,TDS值为19mg/L。在白桦林降雨再分配过程中,pH与TD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值都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分别为5.3、15mg/L。而pH和TDS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大气降雨和枯透水中。阴离子中,F-及SO2-4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阴离子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且其中NO-3变化最大,最高、最低相差100.4倍。金属元素中,Na+、Zn2+及Mn元素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元素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而最低值几乎均出现于大气降雨(除Ca2+、Cu2+外)中。大气降雨养分输入量为95.414kg/hm2,降雨穿过林冠层后,F-、Cl-、NO-3、Ca2+、Fe元素及Cu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余元素则有所增加,使林内雨养分总量降为93.557kg/hm2。林内雨穿过枯落物层后,除Na+含量较林内雨降低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升高,养分总输入量升高了72.149kg/hm2。与大气降雨输入量相比,枯透水输入量则增加了70.296kg/hm2,其中Cl-、Na+和Cu2+含量低于大气降雨,其他元素则有不同程度增加。最终大气降雨通过白桦次生林后输入土壤养分总量为165.711kg/hm2,其中阴离子输入量为37.823kg/hm2,金属元素输入量为127.888kg/hm2。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17个花椒林地中采集土壤样,采用电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线相关分析,确定陕西主要花椒栽培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安全性。结果表明,Pb、Hg、Cr、As、Cu含量均低于国标中的风险筛选值,仅来自凤县石铺村土壤样的Cd含量大于国标中的最大风险管控值,这可能与Cd污染有关;在中、高Pb、Hg、Cr、As及高Cu含量土壤组中,其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土壤的背景值;土壤中Pb-Cd、Pb-Hg、Cr-As、Cr-Cu、As-Cu的含量存在正相关趋势,而Hg-As则有负相关趋势,因而低Pb、低Hg、高Cr及高Cu含量的土壤样所占比例较高。综上表明,土壤中Pb、Cd、Hg、Cr、As、Cu的含量水平存在较弱的关联性,陕西花椒林地土壤中Pb、Hg、Cr、As、Cu含量在国标中的安全范围内,1个土壤样中的Cd含量达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所得数据,对重庆市农业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呈现出多维特征,农区大气污染物SO2、NOx、TSP、F-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呈非正态分布,表明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和特征差异较大,关联性差,来源复杂。土壤污染物的区域分布特征:Hg为城郊区>近郊区>远郊区,Cd、Pb为城郊区>远郊区>近郊区,As、Cr为远郊区>城郊区>近郊区。Hg、Cd、As、Cr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呈正态分布,Pb无显著相关,呈非正态分布,表明土壤污染物的性质和特征具有共同性,关联性好,同源性高。农灌水污染物除Cr6 达显著相关呈正态分布外,Hg、Cd、Pb、As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呈非正态分布,表明农灌溉水污染物同水源关系密切。主要农产品水稻、玉米、蔬菜、茶叶、水果重金属赋存量因农产品种类、产地、重金属及含量不同差异较大。蔬菜对重金属Cu、Zn、Pb、Cd、Hg、As、Ni、Cr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Cr-Zn、Cd-Cr、Hg-Cr、Cu-As、Zn-As、Zn-Cd、Hg-Zn、Zn-Pb、As-Hg、As-Pb和Hg-Pb等相关系数显著的元素对,表明蔬菜的重金属含量不仅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而且与蔬菜对各类重金属富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卢蓉  张发旺  陈立  郭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39-7142
[目的]研究山西省三交地区包气带土壤对地下水的阻隔能力。[方法]采用土柱淋滤,对排采水净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由降水引起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溶解性总固体的吸附过程产生影响,针对研究区排采水的日排放量,包气带吸附量未耗尽;土层厚度与F-的吸附容量及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并由等温吸附曲线得出研究区包气带对F-的最大吸附量为2.85~2.91mg/kg;土壤对NH4的吸附受土层厚度和包气带土壤中本底值影响,还与包气带土壤中本底值有关。[结论]该研究为防渗措施不到位的储水池的改善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张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71-9973
利用濉溪县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同期观测的降水量、蒸发量资料,研究表明:耕层土壤含水量的消长与基期土壤含水量、期间降水量和蒸发量呈多元直线相关关系,其中耕层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主要取决于基期土壤含水量和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减少量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基期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65%,需降水或补充灌溉22.9~49.3 mm的水量。降水效力与基期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呈多元指数曲线关系,蒸发效力与基期土壤含水量呈指数曲线关系。耕层土壤含水量的消退呈"快—缓慢—滞缓"的变化过程。使耕层相对含水量达到80%以上的一次降水(过程)过后,连续11.2~47.1 d无降水,耕层相对含水量尚可维持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果园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疆叶城县果园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为区域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疆叶城县果园 782 份土壤样本数据: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5个养分指标,通过SPSS运行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主成分,计算各个样点各主成分的得分以及土壤养分综合得分,SPSS运行K-均值聚类过程将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分类,依据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得分分类结果查找样点对应的乡级分布。【结果】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划分极高、高、中、低四类得分区,样本数所占比率分别为2.69%、20.46%、41.94%、34.91%,中及低类得分区样本数比率达76.85%;极高养分主要分布在萨依巴格乡;高养分主要分布在萨依巴格乡、吐古其乡、依提木孔乡和乌夏克巴什乡;中等养分含量主要分布在萨依巴格乡、加依提勒克乡、依提木孔乡、江格勒斯粮种场和恰尔巴格乡;低养分主要分布在夏合甫乡、依提木孔乡、乌吉热克乡、加依提勒克乡。【结论】叶城县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土壤养分综合属于中低水平。第一主成分是全氮和有机质的综合反映;第二主成分反映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养分供给状况;第三主成分是有效磷含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以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研究区域土壤中As、Cd、Cr、Hg、Pb 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除Cr外,其余4种均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Cd、Hg、Cr、Pb,平均单项生态风险因子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As、Pb、Cr,其中Hg处于很强生态风险,另外4种重金属均处于较低生态风险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秀山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土壤水盐状况及其空间规律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利用统计分析、GIS插值、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水盐状况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盐分含量以中度为主,含盐量由表层至底层呈上升趋势,且各层土壤含盐量呈显着正相关性;含盐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东部滨海区,含盐量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县的西南部;土壤含盐量随着距离渤海渐远呈下降的趋势,含水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从黄河向两岸延伸,土壤含盐量均随距离黄河渐远呈上升的趋势,含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不同植被类型依次为光板地>碱蓬>柽柳>马绊草>芦苇>茅草>水稻>棉花>小麦>玉米;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不同地貌类型依次为洼地>微斜平地>缓岗>河滩高地.该研究基本摸清了研究区春季时相的土壤水盐状况及空间变异规律,为黄河三角洲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模型。[方法]选取陕西省横山县作为研究区,以野外原位光谱测量数据和实验室内测得的土壤含水量为基础,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对实测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均方根及其一阶导数微分等光谱变化换,计算高光谱指数,并与土壤样本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对土壤含水量敏感的光谱特征波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土壤含水量监测模型。[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光谱反射率呈减小趋势。土壤含水量与光谱指数的特征波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有模型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精度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含水量相关系数较高,特别是反射率倒数一阶微分模型,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88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模型可行有效,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演研究区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