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木材采运工业现状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木材采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木材生产条件有显著改变。经过三十多年开发建设,木材生产已从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过渡,木材采运机械化比重逐年提高。国有林采运的主要工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据1980年统计,全国木材采运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7.71%。目前可自行研究制造专用的采运机械及其各种配  相似文献   

2.
日本林业机械化现状、趋势与目标白秀萍日本林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国家林业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日本制材技术和机械化水平都很高,所以林业机械化的发展重点就主要落在营林和木材采运两大作业上了。本文就日本营林和木材采运机械化的现状、趋势及2l世纪发展目标等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3.
木材采运是收获森林主产品——木材的作业.因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所以在收获木材的同时,就要为森林更新及木材综合利用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提高木材采运作业技术水平,是使森林经营走向合理化、集约化及重点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的中心环节.对此,绝不应由于批判过去单一木材生产或大木头挂帅而削弱木材采运作业技术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外木材采运工业发展较快。由于高效率的伐区作业联合机的大量涌现,林道网密度不断增大,使采运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一些木材采运工业较发达的国家,正向全盘机械化作业阶段过渡。劳动生产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日趋完善。当前,国外木材采运工业有以下四个特点: 1.平原伐区作业机械正向联合机方向发展,山区集材机械正向自行式绞盘机集材索道方向发展。目前,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木材采运生产已实现机械化,并正向全盘机械化阶段过渡。西德、东德、奥地利、苏联和日本等国家,也基本实现了单项作业机械化。近十年来,国外采运机械大体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木材采运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国家木材采运生产在进入全面机械化阶段以来的20多年里,不仅主伐的主要生产作业和准备、辅助作业,而且疏伐作业率成倍增长。技术进步的主要特点是:机械系统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推广少剩余物、无剩余物生产工艺;节约能源消耗;重视发展森林作业保护技术。90年代是木材采运向高技术迈进的10年,电子计算机,作业机器人、接收卫星信号的环球地理定位系统、遥控以及专家系统等技术将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森工采运方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林区是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经过 5 0多年的开发利用 ,可采资源锐减 ,加之森工企业木材产量基本调整到位 ,从而促使木材生产采运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 采运方式的变革伊春林区从开发至今 ,由于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 ,采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仅以翠峦林业局为例 ,该局自 1 948年成立作业所就开始了森工生产 ,1 96 3年以前 ,冬季是利用冰雪滑道、拖拉机 (KT- 1 2 )、爬犁马套子进行原木集材、运材 (实行针叶树的径级择伐和采针留阔的采伐 ) ,夏季是利用河流赶羊流送的水运方式。 1 96 3年后 ,木材水运改为陆运 ,实…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1条伐区准备作业是木材采运作业的先行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伐区作业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为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准备作业工程,给木材采运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制定本规程。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东北、内蒙古和西南、西北国有林区国营林业局、森工林场,南方集体林区木材采运企业亦应参照执行。第3条伐区准备作业必须认真执行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伐区调查设计文件。没有工程设计不准进行伐区准备作业施工。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采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从1949年到1985年共生产木材13.5亿 m~3,平均每十年增加产量一千万 m~3;目前有131个国营采运企业局,职工126万人;采运综合机械化已达到89%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几十个林机修造厂为森林采运工业生产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在国有林区中,建立了156个大、中修厂,1100个保修网点;全国有一所采运研究所,有8所高等林业院校设置森林采运工程专业;在中国林学会领导下成立了森林采运学会。当前,我国的森林采运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木材采运是在露天、分散、大面积的环境条件下,用一定的机械和工具改变立木形态和木材位置移动的作业,因之十分笨重和危险.据调查,在黑龙江省1986年森工生产(包括木材加工和基本建设)全部工伤死亡人数中,木材采运占75.5%,发生在27个林业局,占40个林业局的67.5%。在这些事故中,没有一起是不可抗拒的天灾,没有一起是不可避免的人祸,因此,如何减少伤亡事故仍是今后木材采运作业中的首要任务。黑龙江省40个林业局的森工生产1984~1986年三  相似文献   

10.
一、捆木索使用现状在木材采运生产中,应用着大量的捆木索,做为机械化作业中连结木材的工具。例如,伐区作业中的集材和装车,贮木场作业中的卸车、归楞和装车等,都离不开捆木索。由于木材的重量较大,捆木索大多采用钢索制成。捆木索又是一种易耗品,采运企业每年消耗的捆木索数量相当庞大。据不完全统计,仅集材捆木索一项,每生产1,000立方米木材,约消耗捆木索30根(翠峦林业局  相似文献   

11.
《朗乡林业局木材采运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研究》课题是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情报中心和朗乡林业局针对朗乡局的具体情况,为制定今后木材采运生产技术发展规划而共同研究的课题。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科技处于1989年10月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课题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工作。专家们认为,该课题采用《科技计量模型》来评价采运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作法是新颖的,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对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山地丘陵地区的木材采运技术,尤其是集材设备的选择,可为今后的山地木材采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木材产贮作业各环节对原木品质及经济效益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合理的木材采、集、运、贮生产作业方法,为降低木材损耗、提高木材品质及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和作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北欧于本世纪60年代开始从伐区到木材加工厂或贮木场之间木材的采运作业开始实现机械化。到了80年代,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芬兰的Loglift公司是较大的木材液压起重臂制造厂商。从60年代开始生产装有木材抓钩的木材液压起重臂。产品包括随车木材液压起重臂、装卸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两危”困扰的形势下,抓好木片生产、节省现有森林资源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的特点。论述了大力发展伐区木片生产的资源优势,以及调减产量以后出现的劳力和机械富余,为发展木片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并论述了伐区木片生产以后的一套木材生产劳动组织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现在,川西高山林区的木材釆运生产已基本上实现了单工序作业机械化,木材采运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0.2%。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技术陈旧,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因此,必须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进行设备更新,以便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木材生产露天作业,工作地域广阔,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受气象、地貌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木材采运工作就是要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掌握与运用自然规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地保证生产过程的衔接、连续和均衡,以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获得最佳经济技术效果。为此,必须采用一系列技术组织措施。而原条储备就是其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一、原条储备形成的原因和目的所谓原条储备,就是在木材生产工艺的两道工序衔接点,如伐区装车场、常年公路边的中间楞场和贮木场等地方,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常年和季节作业量的比重、路网密度的大小等因素,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条。原条储备在苏联已使用多年,据《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化经济水平分析》一文记载:“为了降低季节对作业的影响,1974年  相似文献   

18.
天保工程区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守仁 《中国林业》2008,(12):50-50
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各林业企业认真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停止森林主伐,并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直至停采,林业经济结构和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林业企业的生存发展,为了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广大林业工作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努力开发转产项目,开拓后续产业发展途径,林业企业从单一的木材生产逐渐转向了生产经营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木材采运是在露天、分散、大面积的环境条件下,用一定的机械和工具改变立木形态和木材位置移动的作业,十分笨重和危险,因此,如何减少伤亡事故仍是木材采运作业中的首要任务。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研究其致因共性是十分必要的,现对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各林业企业认真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停止森林主伐,并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直至停采,林业经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林业企业的生存发展,为了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广大林业工作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努力开发转产项目,开拓后续产业发展途径,使我区的林业企业从单一的木材生产逐渐转向了生产经营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