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枝屑做培养基质栽培香菇,品质好,风味独特,能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介绍了桑枝屑混合袋料栽培香菇的生产流程和发菌及出菇管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桑枝是蚕桑生产中一大副产物,全国年产桑枝可达1 200万t,桑枝屑与杂木屑成分相近,作为香菇生产基料开发,既是发展蚕桑产业的需要,也是发展食用菌产业及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本文从桑枝特点、桑枝栽培香菇试验及栽培技术方面阐述了桑枝栽培香菇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桑枝栽培香菇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许莹  王林 《四川蚕业》2009,37(4):42-44
延长蚕业产业链,增加蚕农收入,发展高效生态规模蚕业是蚕桑发展方向。本文从环境条件适宜,生产原料充足;劳力资源充沛,规模优势明显;设施利用充分,蚕作比较安全;经济价值可观,社会意义深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睢宁县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是可行的,对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延长蚕业产业链,促进蚕桑业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桑枝栽培香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张天宝 《江苏蚕业》2001,23(4):44-45
为了稳定蚕桑生产,提高桑园经济效益,我们利用蚕桑副产品(桑枝、蚕沙)和空闲的蚕室栽培香菇,使每667m2桑园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好的达到每667m22000元。1999年我县利用蚕桑副产品栽培50万袋香菇,2000年我们推广到300万袋,蚕桑副产品生产香菇获得2000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 栽培季节与选择菌种 香菇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是20~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是5~20℃。养蚕地区一般以秋季栽培较好,接种时间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底。在11月~12月份开始出菇,到第二年4月中旬结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双沟镇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主要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屋及茧棚统一养菌、利用农户养蚕大棚分散出菇、再统一收购的生产经营方式。桑枝香菇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桑枝、养菌场所茧站和出菇场所养蚕大棚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睢宁县从2000年开始立项利用桑枝栽培香菇生产技术,香菇的生产已成为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睢宁县桃园、姚集两镇已初步形成4个规模生产基地,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2种模式,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舍闲置期统一养菌,利用养蚕大棚分散出菇的生产方式,实现蚕桑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年生产菌袋40万袋,全年10个月(7、8月份除外)有鲜菇供应市场,确保了鲜菇供应市场的稳定性,新增效益160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桑园面积,丰富了蚕桑产业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了积极开发蚕桑副产品,努力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继续保持蚕桑业的稳定发展,开展了利用桑枝木屑为原料生产袋料香菇的栽培试验,并取得了初见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龙 《四川蚕业》2019,(2):61-62
<正>2019年3月15-17日,中国(郧阳)香菇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暨湖北省食用菌协会2019年年会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召开,借着这次大会的东风,武汉综合试验站在十堰市郧阳区及丹江口开展了桑枝栽培香菇生产技术培训及现场指导工作。郧阳区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基地县,近年来为了精准扶贫大力  相似文献   

9.
凡周  仝斌  王林 《四川蚕业》2013,41(2):54-55
<正>近年来我镇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年生产鲜香菇近100万kg的生产基地。在栽培方式上采用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两种方式,生产经营方面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屋及茧棚统一养菌、利用农户养蚕大棚分散出菇、再统一收购销售。桑枝香菇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桑枝、养菌场所——茧站和出菇场所——养蚕大棚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2012年全镇生产香菇菌袋60万袋,其中春栽40万袋,秋栽20万袋,全年除6、7两月之外月月有鲜菇供应市场,全年  相似文献   

10.
罗振球 《蚕桑通报》1993,24(2):62-62
桑枝是蚕桑生产中的副产物以往多作燃料之用,为提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利用桑枝栽培香菇木耳,但均采用桑枝粉碎加入各种辅料行袋栽,用这种方法栽培香菇成本高,操作烦,污染率高,给大面积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我所最近创造一种新工艺,采用桑枝打捆栽培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香菇生产多采用段木栽培,但有些地方盲目扩大生产,由于过多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有利用锯木屑为栽培材料但来源亦有限。为此,我们利用桑枝切片、粉碎作为代用料栽培香菇,取得一定的效果,其生物效率达90%左右。这一栽培工艺为蚕桑综合利用开辟一项新途径,也将促进香菇的生产,可谓一举两得。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桑枝、蚕沙是蚕桑牛产副产物的主产品,资源丰富,但传统的方法均是将其作为生活燃料和农家肥使用,经济利用值较低,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的附加值,2003年起,我们开始用桑枝、蚕沙替代传统用杂木屑、稻草、粮食麸皮栽培香菇技术研究,并重点从提高转化率、早产菇、多产菇为主攻目标,进行了培养料配方试验、培养料适栽品种试验、不同栽培日期与效益试验等一系列高产技术试验。通过三年地研  相似文献   

13.
王林  魏艳  李芬 《四川蚕业》2010,38(3):59-60
自2000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八个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两模式,  相似文献   

14.
魏艳  李芬 《广东蚕业》2010,(1):19-21
正自2000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8个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两种模式,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采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利用丹参根挖出后废弃的茎叶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丹参香菇,变废为宝,提高了种植丹参的栽培效益,又增添了袋料香菇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6.
桑枝条栽培香菇就是利用夏伐或冬季剪梢下来的桑枝条晒干粉碎,配上辅料,通过制袋、灭菌、接种、养菌、出菇等技术程序生产香菇.睢宁县从1998年引进香菇生产技术,通过不断试验、示范和推广,已逐步形成了以桃园镇苏河村、姚集镇程刘村为主的多个生产基地,栽培模式也从最初的常规栽培一种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常规栽培(秋栽)和反季节栽培(春栽)两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桑条木屑栽培香菇金针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探求桑条深加工、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以稳定、恢复、振兴蚕桑生产,我们开展了利用桑条木屑进行香菇、金针菇栽培的试验,现将情况简报如后。供试材料一、桑条木屑:1987年夏伐桑条,连皮晒干,无霉变,在农用饲料粉碎机中加工成40~60目筛孔粗细的碎屑。二、供试菌种:香菇品种为7402,金针茹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蚕桑与食用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特色桑枝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主任张剑飞研究员、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张建华研究员联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科学家谭伟研究员及团队组成科技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示范推广利用桑枝木屑大规模栽培木耳等相关新技术新设备.  相似文献   

19.
桑枝蚕粪袋栽香菇高产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桑枝蚕粪是蚕桑生产的大量副产物,资源十分丰富。1989年起,我们开始桑枝蚕粪栽培香菇技术开发。几年来,我市累计已栽种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