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素菊 《山东饲料》2013,(14):345-34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新乡市5月16日发生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到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有较强南下冷空气和北上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在中纬度地区形成深厚的SW急流,从而诱导西南低涡和低空急流的形成和发展。西南低涡、低空急流和地面冷锋是造成这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在这些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的落区位于地面冷锋前部、低空急流的前端。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通辽市2013年7月15—16日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动气象站、高空及地面形势、云图、雷达图等实况资料,以及暴雨时段的物理量场,并探讨了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Micaps4.0、常规物理量要素、欧洲细网格预报模式、雷达反射率、卫星云图资料等就2017年6月30日~7月2日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对于西南暖湿气流造成暖区降水过程,一般来说持续时间不长,但此次过程持续累积超过36小时。此次过程西南急流持续时间长,湿层深厚,为过程的持续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暴雨是夏季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各级政府和防汛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受西南涡和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大范围强降水,是河南省夏季暴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5月25日~26日,周口全区出现大-暴雨。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对这次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暴雨预报服务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暴风雪天气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暴风雪天气的形成原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07年3月3日—3月4日通辽市出现的一次暴风雪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冷暖低空急流的汇合、强的上升运动及动量下传作用是激发该类灾害天气的关键因素。旨在通过对该次大型降雪过程的分析,得出一些经验和指标,并应用于今后的预报工作当中,从而为今后的暴风雪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空、地面实时资料及卫星云图,对内蒙古通辽地区2012年7月20—23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产生暴雨的基本物理条件加以讨论。结果表明,高空受低涡控制、地面受气旋影响,是该次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低层正涡度值较大,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是造成通辽市暴雨的重要触发机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这种配置的抽吸作用,使上升运动得到发展加强,对暴雨的形成极为有利;暴雨与850hPa或700hPa的比湿值有密切关系;高、低空急流的位置及其耦合作用对暴雨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FNL 1°X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6日至28日广汉机场一次典型的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是在两槽一脊的形势下发生的,对流层中高层受高值系统控制而辐散,低层偏南风向盆地输送高温高湿气流,且暖平流明显。对称不稳定是局地强对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湿位涡正压项MPV1反映了对称不稳定与对流不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斜压项MPV2反映了低空急流维持和发展在强对流天气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空和地面实况、物理量场及雷达资料,对内蒙古通辽市2016年7月28日的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低空急流及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造成的。同时发现,大气层结稳定度、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是造成该次暴雨和冰雹天气发生的主要条件,另外,雷达产品对该次暴雨和冰雹天气预报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2017年6月20~29日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高空低槽东移、低层切变共同作用结果,各层系统相互作用造成降水的发生和持续;暴雨形成与水汽辐合有关,中低层水汽辐合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水汽;期间低层的比湿、中层的饱和度、 K指数等在暴雨预报中充当重要水汽指标,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暴雨能够发生发展。雷达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中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通辽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通辽市2010年11月11日—12日暴雪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天气图、云图、雷达图等实况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暴雪区域对应的几种数值预报场进行总结,探究暴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机制及该次预报的成败因素,以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25日发生在我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做了大尺度背景条件的分析、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的分析和卫星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7月15—16日内蒙古通辽市出现的一次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沛的水汽条件、高空急流的存在、低空水汽的辐合、强的上升运动及不稳定能量的作用,是激发该次对流降水极为有利的因素。如果能通过对该次降水过程的总结,得出一些经验和指标,并应用于今后的预报工作当中,为今后的强对流降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将会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罕见的雨雪天气的提前预报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旦遭受到罕见的雨雪天气,将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对某地区出现的罕见雨雪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并评估气象服务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9年4月18—21日内蒙古通辽市一次久旱转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足的水汽条件和较强的上升运动,同时低层有冷空气入侵激发该次降水的产生。降水是由于高空槽东移加强形成低涡、地面配合倒槽产生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回波具有明显的、典型的普雨降水系统特征。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深入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研究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数值预报作为参考依据,对降水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认真分析,分析得出,当有冷涡影响内蒙古通辽市时,降水强度较大,时间持续较长,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和发展,易形成局地性灾害天气。  相似文献   

17.
戎博  孙蕾 《山东饲料》2013,(20):167
精河县地处天山北麓,干燥少雨,夏季多高温天气。夏季的高温天气会造成当地农区干旱、森林火灾等,同时高温天气也不利于人的健康,能引发多种疾病。本文对2012年7月18-27日精河地区出现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作了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精河地区高温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