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在实验室内测定不同温、湿度下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幼虫的致病力的影响。分别在5个温度、5个湿度梯度下,研究温湿度对绿僵菌对红缘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影响。28℃、相对湿度90%是绿僵菌感染红缘天牛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条件。在28℃条件下,5 d后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4.4%,其致死中时(LT50)约为8 h,明显短于其他各组,且幼虫僵虫率最高。温度高于或低于28℃条件时,绿僵菌对红缘天牛幼虫致死率都会减弱,致死中时(LT50)均在33 h以上,僵虫率也降低。相对湿度越大,对幼虫致病力越强。相对湿度90%时的致死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9.3%和50%,此湿度条件下致死速率也最快,LT50仅为35.3 h;相对湿度50%-60%时,幼虫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显著降低,LT50约为122 h。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蔗根土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在广西蔗区暴发成灾,采用绿僵菌Metarhizium防治该害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本文采用三级筛选法对不同来源的18株绿僵菌进行筛选,拟获得对蔗根土天牛幼虫具有高致病力且抗逆性强的菌株。结果表明:菌株JC001J、C002和TR010均表现出较好的毒力。其中菌株JC002毒力更强,高剂量(1.0×107孢子/ml)处理15d的累计死亡率达94.74%;低剂量(1.0×104孢子/ml)处理15d的累计死亡率为64.29%,LT50为11.0557d;温度为22~31℃时,菌株JC002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株菌。菌株JC002在防治蔗根土天牛上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产孢量以菌株MaYTTR04最大,MaZPTR01其次,分别为2.0×10^8孢子·cm^-2和1.1×10^8孢子·cm^-2,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接种20 d后,星天牛幼虫累积死亡率在40%~96.7%之间;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死率分别达到96.7%和93.3%;僵虫率也高,分别达到86.7%和80%;致死中时(LT50)短,分别为5.71 d和5.80 d。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病力较强,同时具备良好的生产性能,故可作为优良菌株用于星天牛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松墨天牛病原菌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东地区松材线虫病疫区和松墨天牛主要发生的13个地区随机抽样调查,共获松墨天牛病原真菌9属12种,病原细菌2属2种。其中,我国首次报道的松墨天牛病原菌新种类有: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蜡蚧轮枝霉Verticillum lecanii、青霉Penicillium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曲霉Aspergillus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和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经致病性测定表明,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粉拟青霉对松墨天牛有较强的致病力,处理后16d的致死率分别为100%、100%和70%。  相似文献   

5.
松褐天牛又名松墨天牛,它不但能钻蛀松树,而且成虫还会传播对松树致命的病害——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被列为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松褐天牛身上所携带的松材线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等松树的重要危害源,其致病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治理难度大。作为松褐天牛寄宿的主要对象——马尾松中缺乏氮素,所以其肠道中存在着能由其他渠道获取氮素的菌群。据研究肠道菌群在营养供给、消化及吸收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松褐天牛的生长发育。研究通过涂布法和划线法分离菌落,使用无氮培养基以及生理生化检测的方法,研究松褐天牛幼虫肠道微生物的种类。从因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马尾松树干中采集活体松褐天牛幼虫进行人工培养后解剖,将其肠道制成匀浆后利用Ashby无氮培养基筛选出天牛幼虫肠道中的固氮菌,分离纯化,并进行生理生化检测。试验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中文第八版)》比照得出从松褐天牛幼虫肠道中提取的菌中有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Hormaeche and Edwards,1960)、气球菌属(Aerococcus Williams,Hitch and Cowan,1953)、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Werkman and Gillen,1932)、固氮菌属(Azot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Castellani and Chalmers,1919)、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沙雷氏菌属(SerratiaBizio,1823)、氮单胞菌属(Azomonas Winogradsky,1938)、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 Ewing and McWhorter,1965),通过研究松褐天牛肠道固氮微生物的菌属可有针对性的寻找抑制其活性的药剂以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此种方法具有专一、绿色等优点,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对其他动植物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罗鹏  吴家展  王广利 《植物保护》2023,49(1):271-277
蓝翅天牛是我国特有种,为油茶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对油茶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探明蓝翅天牛触角感器类型,为基于嗅觉和味觉的防控技术探索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蓝翅天牛成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和比对。结果表明:蓝翅天牛成虫触角存在雌雄二型现象,触角长度、感器类型及分布均有明显差异。雌雄成虫触角上共发现感器类型7类12种,其中刺形感器Ⅱ型在雄成虫触角特异分布,可能在雄虫的某些行为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主要植棉省落叶型菌系的致病力差异,选用4个抗性不同的陆地棉品种银瑞361、豫棉21、冀棉228和冀棉11作为鉴别品种,在温室可控条件下,采用苗期移苗蘸根接种法,对不同植棉省32个落叶型黄萎病菌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并根据供试菌系在鉴别品种上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苗期接种14 d后,抗、感品种间的病情指数差异较大,是落叶型菌系病情指数调查的合适时间。32个落叶型菌系致病力差异显著,可分为3个类型。第Ⅰ类型只有1个菌系,致病力弱;第Ⅱ类型菌系占供试菌系的62.5%,平均病情指数为36.8,致病力中等;第Ⅲ类型菌系占供试菌系34.4%,平均病情指数52.7,致病力较强,4个鉴别品种均表现感病。研究表明来源于不同植棉省菌系的平均致病力有一定差异,且来源于同一植棉省的落叶型菌系可归属于不同的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8.
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类型和生理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田秀明 《植物保护》1995,21(3):8-10
山西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有明显分化。运城、临汾黄萎病菌属强毒菌系;榆次、汾阳棉黄萎病菌属弱毒菌系,未发现落叶型致病类群。致病力强弱与微菌核和黑色素形成快慢、多少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苹果桑天牛和星天牛的发生及防治李国元秦仲麒(湖北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天牛是苹果园内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受害最重。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许多孔洞,幼虫蛀食虫道,使果树生长衰弱,叶色变黄,严重时枝干枯死。由...  相似文献   

10.
李炜珩 《江西植保》2013,(2):202-205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又是马尾松、黑松、雪松、落叶松、云南松等松类植物的重要害虫。为了控制虫灾探讨有效防治技术,特进行噻虫啉、绿僵菌防治松墨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噻虫啉和绿僵菌无纺布菌条林间防治松墨天牛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维护物种多样性和森林健康的角度来看,采用绿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松墨天牛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诱集自土壤中、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幼虫具有较高致病性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00为出发菌株R0,经反复接种桑天牛幼虫分别获得菌株R1、R2、R3和R4,而通过反复在普通查氏培养基上传代分别获得菌株M1、M2、M3和M4。分别用R0、R2、R4和M2、M4接种桑天牛幼虫,发现在普通培养基上传代会导致菌株致病力降低,而通过桑天牛幼虫传代培养可提高菌株的致病力。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其免疫互作使酚氧化酶活性先迅速上升,随后因菌株的适应性增强而开始下降。用菌株M2、M4接种桑天牛幼虫后,其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比接种R2和R4的高。各菌株引起的桑天牛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出现高峰值的时间与其LT50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映了各菌株不同的侵染速度;同时各菌株引起的酚氧化酶活性高峰值也与其LC50值高度相关。说明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与不同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毒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酚氧化酶活性也可作为反映菌株毒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梗天牛属的3种重要林业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射松幽天牛、褐梗天牛和Arhopalus ferus (Mulsant)是梗天牛属的3种重要害虫,对火灾后的死亡和衰弱木造成严重为害。其中褐梗天牛在我国已有分布,能够携带拟松材线虫。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这3种害虫的分类鉴定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花绒寄甲对南方垂柳主要天牛害虫防治效果,在对赣州市垂柳天牛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释放时期、不同释放数量和花绒寄甲不同寄主种群,开展了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赣州市垂柳上的主要天牛有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星天牛(A. chinensis)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共4种,且它们具有不同的生态位,优势天牛为光肩星天牛。花绒寄甲成虫对这4种天牛均有较好的防效,且4月初释放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月中旬释放的效果。天牛虫口校正减退率与花绒寄甲释放数量呈极显著的2次多项式正相关关系,以每虫孔释放4头花绒寄甲成虫最为经济有效。释放不同寄主来源的花绒寄甲种群在释放的初期表现出对其自身寄主的嗜好性、对非靶标寄主的弱寄生性,但经过多代的适应后,均可表现出对目标寄主相似且较高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40 d,防治效果较低(40%~60%),而防治1年后,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即防效的评价时间应选择在释放1年以后,才能得到准确的防效。南方可于4月初、按4头/虫孔...  相似文献   

14.
连续传代培养对病原斯氏线虫的带菌率和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p.是近年来发现的颇具希望的一种昆虫致病线虫,它与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互惠共生。当斯氏线虫进入昆虫体腔后,排出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而使昆虫致死(poinar 1966)。因此,线虫对害虫的致病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感染期线虫所携带的共生菌。由于不同种的斯氏线虫携带不同亚种的共生菌,同种线虫中每条线虫所携带的共生菌的数量不同,所以对害虫显示了不同的致病力。在一般情况下,病原线虫的带菌率和每条线虫的带菌数目均与其致病力(毒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是在我国常见的一种钻蛀性害虫。本研究利用不同光源对星天牛进行了趋光性筛选试验,常规光源筛选结果表明星天牛UV诱虫灯趋光性较强,特定波长光源结果表明星天牛对波长为340 nm、365 nm和380 nm的近紫外光趋光性最强。应用诱虫灯监测和防治害虫应注意光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型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棉国.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1].利用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对棉黄萎病菌的选择作用,从棉田中分离获得不同的黄萎病菌菌系,在温室中采用2个抗病性差异明显的品种对其致病力进行测定,以明确同一块棉田是否存在不同致病力菌系.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墨天牛属害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在欧洲的墨天牛属害虫有云杉大墨天牛、云杉粗鞘墨天牛、云杉小墨天牛、云杉花墨天牛和樟子松天牛(指名亚种)等5种,其中云杉粗鞘墨天牛在我国没有分布记述,危害大,防止它的侵入十分必要,对外植物检疫应该严格加以注意.本文介绍它们成虫的主要分类特征和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主栽葡萄品种‘红地球’、‘巨峰’及‘赤霞珠’上的12份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大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病原菌对感病葡萄品种‘奥迪亚无核’叶片的致病力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巨峰’及‘红地球’来源的病原菌致病性较强,明显大于‘赤霞珠’来源的病原菌致病力;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菌孢子囊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赤霞珠’来源的病原菌孢子囊明显大于‘巨峰’及‘红地球’来源的霜霉病菌孢子囊。上述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寄主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大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对黄斑星天牛虫害木(毛白杨)施以高压电击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击法对杀灭黄斑星天牛1~3龄幼虫效果明晃,死亡率达70%~80%;各龄幼虫停止取食率80%~90%.高压电击法在防治木材害虫、树木蛀干害虫及木材检疫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柑桔天牛柑桔天牛幼虫蛀食树干及根部,是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虫,有褐天牛和星天牛两种。其主要区别是:成虫颜色褐天牛为黑褐色;星天牛为漆黑色,鞘翅上有白色小斑,触角第3~11节基部为蓝白色。褐天牛卵产于树皮表面,幼虫蛀食主干与主枝;而星天牛卵产于基部表层下,幼虫蛀食树干基部(根茎)和根部。褐天牛主要为害柑桔类果树,星天牛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其它果树,桑树及风景林木等。防治方法:合川果农王安云、蒋友才等采取捕杀成虫,清除虫卵和幼虫等措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1)捕杀成虫。针对成虫生活习性,进行人工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