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今年3月,河北省召开了畜牧水产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中共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继续肃清“左”的流毒,进一步解放思想,振作精神,开创河北畜牧水产新局面。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河北省的水产业正处在自给半自给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水产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7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3万吨,提前3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四番的奋斗目标;水产业产值实现3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全省渔民人均收入达到2800元。然而,由于渔业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渔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养殖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等因素,水产业经济的增长还不够快,水产业产值仅占农业产值比重的7%,水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我省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水产业的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丰收计划”为龙头,以实施“科教兴渔”战略为手段,尽快把我省水产业建成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下面就如何加快我省水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  相似文献   

3.
水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水产经营机制的改革和水产品流通机制的全面放开,我市水产养殖历经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两个阶段,得到了蓬勃发展,解决了居民“吃鱼难”问题,丰富了市场“菜篮子”,水产养殖也成为了渔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行当。然而,在水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养殖水域的严重污染,水产病害的频繁暴发、水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等问题成为了水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本市实际,谈谈水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水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养殖环…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系全国沿海十一个渔业省市之一,结合本市的渔业实际情况,确定天津市“九五”水产业发展目标,研究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对策。本文作者对天津市“九五”水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策作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最近,湖北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的决定》。《决定》指出,大力发展水产业是加快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步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必须选择;是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加入WTO、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需要;也是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发展水产业的目标和任务:2001年,淡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产值增长10%,到“十五”末,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增收的20%以上。 一、建设高标准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业主要建设…  相似文献   

6.
水产产业化是实现水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贯彻省委关于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的决定精神,加速我省水产业向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水产养殖大省迈进步伐的根本措施。一、“八五”我省水产业的成就与特点“八五”期间,我省水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是:1、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八五”期间,全省水产业生产规模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强调实现中国水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并提出了构筑中国水产业竞争优势的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8.
中共黑河市委一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做出了实现“两个跨跃、一个再造”和“兴边富民、强市升位”的战略决策。这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重大步骤,是一次农业产业的升级,是一次思想上的飞跃,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今后15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战略思路;进一步确立了我市农业的地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把握机遇,真抓实干”。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水产业做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农村产业化进程中起到龙头产业的作用,它起源于农业,而又反哺农业,它对加速农村产业化进程,实现“两个跨跃、一个再造”、“兴边富民,强市升位”的宏伟目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省委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水产业变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充分肯定了水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加快水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实施科教兴渔。全面实现水产业战略地位的升级。一、实现水产业战略地位升级,对实现“兴边富民,强市升位”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水产业是人类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水产资源,以取得营养丰富的水产品的物质生产行业。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水产业以养殖为主,捕捞为辅。在2022年的水产品产量中,淡水养殖占47.91%,海水养殖占33.15%,捕捞占18.94%。在水产养殖中,鱼类养殖产量占52.16%,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良种良养良销”是水产业中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种”是水产业的龙头,“良养”是水产业的保障,加工、销售等“良销”环节是拉动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水产业中有种无业、有业无种等现象还比较严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吃好鱼”及“吃放心鱼”的问题,为了加快我国水产业的发展,作者认为很有必要建立和实施“良种良养良销”体系,以推动我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2013,(1):48
江西省鄱阳县是全国淡水渔业重点县,中国鄱阳湖淡水鱼之乡,江西省渔业十强县。该县立足滨湖大县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及《鄱阳县"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大力推广畜牧水产立体养殖模式,加快高效、生态、现代畜牧水产业建设进程,实现农民增产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委和省政府指示“水产业要超常规发展”。海南省水产局根据省委指示提出了到199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3.4万t,年均递增率19%的发展目标。作者就科技兴渔实现海南水产业超常规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威海市全面实施建设“海上威海”战略,不断加大水产业的开放、开发力度,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渔业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使水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好势头。199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一举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10万吨,实现水产品产值30亿元,完成水产业总产值55亿元,提前两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1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的通知”。“通知”指出,水产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我省比较薄弱、亟需扶持的一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水产业的领导,把水产业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抓。“通知”从加强领导、资金投入、减免税收等方面,出了一系列优惠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两岛一湾”浅海滩涂渔业综合开发,是继大中城市基本解决“吃鱼难”问题后,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水产业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决策的实施,对综合开发国土资源,优化渔农村资源配置,振兴沿海渔农村经济,实现水产业发展的第二步、第三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80年代,在水产系统的各种会议上,人们谈论得最多、最热烈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产业迎来了发展、振兴的黄金时代。而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畜牧水产工作会议上,水产业的黄金时代是否已经过去,却成了水产厅局长们的热门话题。有人说,发展水产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也有人说,水产业的发展势头未减,现在仍然是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6.
五月初,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的通知”,通知充分肯定了改革给河南水产业带来的长足发展,要求各级政府把水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从实现河南经济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水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要象重视粮食生产和乡镇企业一样,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到本世纪末使水产品产量再翻一翻,主要城镇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15公斤。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要实现“八五”水产业发展目标和今后十年发展规划,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要使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强化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回顾四十年来我们所走过的历程,我国水产业是在水产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产  相似文献   

18.
“七五”期间,我国水产业在“六五”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全面的发展,1990年水产品产量预计将突破1200万吨。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放宽政策、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指示》对我国水产业的地位、发展方针、指导思想作了高度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水产业作为跨世纪培植的支柱产业,要求用15年时间分两步走,形成现代化的大格局,实现福建水产大省、海洋经济大省。 内陆渔业作为全省水产业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内陆渔业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淡水冷水资源的利用几乎还是空白。本文试图从冷水性鱼类、冷水资源的概念、现状、资源潜力,渔业经济技术角度,探讨研究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 1 历史的回顾 水资源、热水资源早是家喻户晓的资源概念,但“冷水资源”还很少有人论及。其内涵,一是“冷”,二是“水”,二者缺一不可,综合起来就是低…  相似文献   

20.
“安徽水产业现在具备了大发展的有利条件,蕴育着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我们要因势利导,把水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大工程来抓”。这是傅锡寿省长在考察沿江水产业时着重指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