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统计分析13份苎麻地方品种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三季麻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及遗传力均有一定的差异,单蔸干麻重,鲜皮厚度,鲜皮出麻率是较重要的产量性状,由于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极为密切,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又各有差异,因此对各性状的选择要综合兼顾,同时在苎麻育种工作中,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应积极开展除常规育种法外的其它育种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3.
大豆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与一定的生态类型相联系,不同的生态类型的品种性状间相关是不一样的。生态类型是我们分析研究性状间相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豆起源于我国,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泛的主要食用豆类之一,但与其它作物相比,我国的小豆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育种效率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综述了小豆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等)遗传变异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小豆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育种中初步的选择方案,旨在对我国的小豆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10个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枝数、株高、鲜百粒重、主茎节数、标准荚数、单株荚重等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1%1、7.4%、15.7%、14.1%、14%和13.2%,出仁率变异系数最小,为3.4%;在相关性上,鲜百粒重、出仁率与鲜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鲜百粒重与出仁率、株高与鲜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4.40%。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鲜粒产量和鲜百粒重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黄淮海区试南A组11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枝、倒伏级和单株荚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60.93%、34.40%和27.89%,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17%;在相关性上,小区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也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2.16%。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产量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均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基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利用P1,P2,F1,F2,B1和B2 6个世代群体的数据,估算大豆8个农艺性状的a,b,dcv,aa,ad,dd各类基因效应以及相应的平方和与百分率。结构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百粒重主要以加性效应为;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上位性效应占有较高的比重,并以加性互作占主导地位。单株荚数显性效应占优势。上位性效应的研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NL8 1×JN2,NL8 1×JN5,NL8 1×B 13个杂交组合的正反交F2代群体为材料,研究了小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株高、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都呈数量性状遗传,F2群体中均或多或少出现超亲单株;(2)株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力(81%~88%),百粒重具有中等遗传力(44%~54%),单株荚数具有中等偏低的遗传力(36%~41%),而单株产量遗传力仅为15%左右。在5%的选择压力下,百粒重可在平均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2 9~4 1g,选育超大粒品系材料是有可能的;可通过选择多荚来提高单株产量。(3)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从这些群体中选育多荚、大粒、高产材料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回交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交组合及9个回交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间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主要表现在产量性状上,百粒重的杂种优势及超亲优势为负值,超亲优势的表现与杂种优势的表现基本相同。杂种后代植株高、分枝多、籽粒小是半野生大豆在育种工作中利用的障碍。以有限性品种做回交亲本对种间杂种后代降低株高效果最佳,亚有限品种次之,无限品种效果最差。为克服杂种后代的小粒性,必须用大粒亲本进行回交并进行定向选择。在蛋白质含量上用高蛋白品种进行连续回交,可逐年提高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用4个籼粳两用核不育系与24个广亲和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两系杂交稻13个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形成中,既受一般配合力的制约,又受特殊配合力的影响.有效穗、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以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而每穗粒数、千粒重等6个性状,虽仍以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但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每穗一枝梗数和二枝梗数則以特殊配合力作用为主,但一般配合力也有较大作用。有效穗、结实率、生物产量、穗长等4个性状以母本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单株产量、每穗一枝梗数则以父本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其它7个性状则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个菜用夏大豆品种的12 项粒荚性状和其他农艺性状的 G C V( 变异系数) 、h2( 遗传率) 和 G S( 遗传进度) 分析表明,粒荚性状的这些参数均高于其他各种性状。对粒荚性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鲜、干状态下,荚皮面积和重量的遗传参数高于百粒重和荚重。相关系数表明粒荚性状间各性状关系密切,荚皮面积大,荚皮的重量也重(0 .9 * * ) ,百粒重则大(0 .88 * * ) ,荚的重量就重(0 .89 * * ) 。粒荚性状与产量表现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应当注重菜用大豆的粒荚性状特别是荚皮性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的演化趋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庆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82,(2)
通过对黑龙江省五个育种单位所存的历年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分析,以十年为一个时段进行比较,看出生产品种的更替过程中,品种的农艺性状有一定的演化趋势。大致是,生育日数略有减少,株高有些降低。特别是与初期的农家品种的繁茂相比,株高总趋势有所降低。主茎节数略有增加,抗倒状性从农家品种到育成品种有明显提高,以后各期变化不大。分枝数较明显减少,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有所增加。这仅是对历史资料的初步分析,我们正进行一个黑龙江省主要品种的定点多年种植试验,以明确这种性状演化趋势,为大豆育种、栽培和生态的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省97个不同类型代表性大豆品种和常用亲本品种为试材,估算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总体平均值、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9个性状与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相关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粒数、株高和有效荚数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大;(2)开花期、生育日数和百粒重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小;(3)底荚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遗传力小,遗传进度也小;(4)单株粒重遗传力最低,遗传进度也很小。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中以第一类性状选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 大豆粒茎比是指大豆籽实产量与茎杆重量(包括荚皮重量)之比。大豆粒茎比既与株型密切相关,又与光合产物的分配和合理利用有关;同时也是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否协调的标志,因而引起大豆栽培和育种工作者的关注。近二、三十年来,稻麦等谷类作物育种从注重产量结构到注意株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4个大豆品种种子经EMS处理M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关系。M_2代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接近或超过20%。M_2代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较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为中等,百粒重的遗传力偏低。M_2代按10%的选择率进行选择,各主要农艺性状都能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度,分枝数、株高、单株粒数的相对遗传进度最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全株重及生育期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的基因型和表型正相关;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与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也呈极显著的基因型和表型正相关,为相关选择指出了方向。M_2代中,株高、生育期的株系间变异大于株系内变异;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株系间变异小于株系内变异。对株系内变异大的性状,M_2代株行群体以适当大些为宜。 相似文献
16.
刘友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水稻经过He-Ne激光辐照处理后对其L1代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辐照时间延长,效果愈明显,对L2代植株的生育期、株高、穗部结构、粒重等性状均可诱发明显的变异。经过对L3和L4代的观察证明:激光诱发的性状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并且表现分离世代少,稳定快等特点,激光诱发的水稻突变体可以在育种中利用,较长时间的He-Ne激光辐照是一种有效的诱变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大豆F_1代组合、F_2、F_3代籽粒兰脐分离系统的单株籽粒脐色的调查,所得数字进行了适合性测定,得出大豆兰脐性状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离规律。控制白花亲本籽粒脐色的基因有带与不带R基因之分。带R基因的白花亲本与紫花亲本杂交,F_1代籽粒出现兰脐,其基因型为I—R—W_1—tt,不带R基因的白花亲本与紫花亲本杂交,F_1代籽粒为无色脐,基因型为I—rrW_1—tt。F_1代籽粒兰脐性状的出现,不受亲本紫、白花正反交组合方式的影响。兰脐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F_2代籽粒脐色分离符合独立分配规律。当控制脐色的基因有两对相差时(R、r,W_1、w_1)兰脐与无色脐之比为9:7。 相似文献
18.
超早熟大豆“东农36号”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5个试验点上进行的东农36号高产规范化栽培试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和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或高度显著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和粒数与产量的正相关,都有分枝数的明显的间接作用,突出地看到分枝数在产量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8份籽用南瓜材料的3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从9.85%~206.82%,平均变异系数为45.85%.在主蔓刺毛、主蔓色、叶裂程度、白斑有无、雌首花天数、瓜梗长、瓜瘤有无、瓜面蜡粉、瓜横切面形状9个性状上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均超过50%;2、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8份籽用南瓜材料分属于3个南瓜栽培种,分别是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在亲缘关系上,美洲南瓜和中国南瓜近,与印度南瓜远,与传统观点相一致;3、主成分因子分析分别从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个方面说明了耔用南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质量性状的贡献率达到50.98%,确定了叶色、叶形、白斑有无、花萼形状、花蕾形状、雌首花日期、主蔓色、主蔓刺毛、瓜梗质地、瓜梗基部膨大形状、瓜溜有无、瓜面蜡粉、瓜面特征、瓜横切面形状、种子周缘、种喙特征16个质量性状是区别不同籽用南瓜栽培种的主要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红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数量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67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生育特征、经济性状和纤维品质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一批具有遗传研究和育种利用价值的特异种质资源。如古巴6号、S-55、BG163、NA91、印度红等;分析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单株生物产量遗传变异度最大,株形性状的变异度最小,其余性状居中。对种质资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欧氏距离值的大小,将其中有代表性的35份种质资源聚类为2群、3类、6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