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罗汉松种植情况,总结了罗汉松养护技术,包括淋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疏枝整形等内容,以期为罗汉松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罗汉松大树移植的实践,提出适时移植、合理挖桩、加强养护管理等若干技术要点,并讨论了罗汉松大树移植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罗汉松种植情况,总结分析罗汉松淋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疏枝整型等养护技术要点,为罗汉松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历史、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结合生产实际,详述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2种繁殖技术,即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并建议在发挥嫁接扩繁的优势的同时,加快研究和推广应用现代繁殖技术,如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等,以促进南通雀舌罗汉松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南宁常见的3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生理生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渗透性调节物质变化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均值表现为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均值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脯氨酸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贵妃罗汉松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各季节间变化相对平缓,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且季节间变化差异明显。在酶保护系统中,3种罗汉松叶片SOD活性四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POD活性四季变化顺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海南罗汉松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SOD、POD、CAT活性均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中,叶绿素a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综上所述,季节更替对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南罗汉松的生理生化指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海南罗汉松生长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摘要: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在国内外各种盆景大赛中屡获大奖,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然而由于雀舌罗汉松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和花木产业的繁荣。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虽然具有更低的CO2补偿点和更高的CO2饱和点,但是电子传递效率要低于大叶罗汉松。光合-光强实验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大叶罗汉松,强光下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雀舌罗汉松的气孔导度小于大叶罗汉松,不利于气体交换。本研究从CO2浓度、光强的角度分析了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宜雀舌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条件,为进一步规范雀舌罗汉松的种植,推进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花木产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罗汉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罗汉松扦插育苗繁殖技术,包括扦插前准备、穗条选取及生根剂处理、扦插、温湿度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罗汉松在林业、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分布在广西南宁的4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Podocarpus princess)、海南罗汉松(P.annamiensis)、兰屿罗汉松(P.costalis)和广西本地罗汉松(P.macrophyllus)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片形态性状、渗透性调节物质、含水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有明显差异,并具有较复杂的环境适应机制。海南罗汉松和兰屿罗汉松对广西南宁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两者在生理上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其叶片形态性状指标、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整体比其他罗汉松品种的高,更适合南宁经济开发种植和园林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汉松喜温耐荫,适宜盆栽和园林绿化,繁殖简单,管理方便,栽培罗汉松可给人们美的享受。介绍了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4种罗汉松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布在广西南宁的4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Podocarpus princess)、海南罗汉松(P.annamiensis)、兰屿罗汉松(P.costalis)和广西本地罗汉松(P.macrophyllus)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片形态性状、渗透性调节物质、含水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有明显差异,并具有较复杂的环境适应机制。海南罗汉松和兰屿罗汉松对广西南宁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两者在生理上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其叶片形态性状指标、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整体比其他罗汉松品种的高,更适合南宁经济开发种植和园林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1.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台湾大叶罗汉松、金钻罗汉松和罗汉松的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罗汉松复杂的共生体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为罗汉松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在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指标中0~10 cm>10~20 cm>20~30 cm,其中罗汉松10~20 cm土层AWCD值最大,金钻罗汉松在20~30 cm土层中AWCD值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种罗汉松在10~20 cm土层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差异显著,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三大碳源。在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10~20 cm明显高于0~10 cm、20~30cm土层,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下差异不明显。说明10~20cm土层是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分布层,是微生物发挥根际效应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9,(11):29-30
为罗汉松的精准育苗需水量提供参考,研究了罗汉松从播种到出苗的耗水量。结果表明:罗汉松种子从播种到出苗需要吸收自身重量87.4%~92.2%的水分;播种后第10天罗汉松种子开始露白长根,第39天时开始出苗,在第58天时全部出苗,育苗时间6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3.
新建盆景园的罗汉松栽培土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状况直接影响罗汉松的品质,本文对松茂盆景园中盆景罗汉松生长较好的栽培土壤和将建设的盆景园区的土壤营养元素及土壤有机质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罗汉松的土壤营养条件,为盆景园的规划设计及罗汉松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汉松在南通有悠久的栽培和选育历史,是通派盆景的主要素材,介绍了"雀舌"等在南通栽培的罗汉松主要品种,以及现阶段南通罗汉松新品种的引种及应用情况,提出南通应引选新优品种、标准化培育罗汉松素材的建议,以期为通派盆景的发展提供后援力量。  相似文献   

15.
浅谈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松对园林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繁殖比较简单,管理起来也更方便。对罗汉松进行栽培,能够给人展现出美的享受。所以,在本文中,对罗汉松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罗汉松(学名podoearpus macropkyllus)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四季常绿,枝叶浓密,枝干健美,古朴雅观,是珍稀的常绿乔木庭园树种。由于罗汉松树形古雅,种子与种柄组合奇特,深受园艺花卉、盆景爱好者的钟爱。罗汉松生长分布甚广,品种也很多。现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种植研究,对几种罗汉松进行浅析,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顺德从台湾引进了大量的罗汉松,极大地丰富了顺德地区的园林景观,但也增加了有害生物传人的可能性.介绍了进口台湾罗汉松携带的主要有害生物,其中红火蚁及非洲大蜗牛是潜在的主要危险性生物,分析了进境罗汉松有害生物检疫的存在问题,并提出检疫防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南宁罗汉松园的小气候,为植物主题园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南宁罗汉松园不同片区夏秋季温湿度的实地观测,分析罗汉松园的温湿度日变化特征,研究温湿度随高度的变化和不同片区的分布特点.[结果]秋季的人体舒适度整体较夏季高;不同片区中,罗汉松区整体的人体舒适度为最佳;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人体舒适度不同,但总体差别不大.罗汉松在夏秋季可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结论]可据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得出最佳观赏时段及路线;可适当增加罗汉松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搭配的比例,通过营造罗汉松园小气候,增加人体舒适度,提升游客观赏园林的体验感;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依据小气候效益适当选择种植罗汉松植物.  相似文献   

19.
孟军  纪柳梅  刘洋  吴丹  黄思琪  黄增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18-5519,5662
[目的]测定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为罗汉松果实的药效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法对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罗汉松种子和花托总氨基酸含量(以鲜品计)分别为2770.5me/100g和466.1mg/100g,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63.2%和62.0%。罗汉松种子和花托均含有Ca、Fe、Mg、Zn、Mn和Cu元素,其中Ca含量最高,分别为69.9mg/100g和21.6mg/100g。[结论]试验测得罗汉松实17种氨基酸和6种矿质元素,分析认为罗汉松实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特点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橙带蓝尺蛾是罗汉松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为掌握其在粤东地区的危害程度,以罗汉松的失叶率为衡量指标,实地调查了揭阳、潮州、汕头3地罗汉松的受害情况。结果表明:受害罗汉松的失叶率在5%~94%,日常管理是否到位是影响其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重视虫情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发现危害并采取适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