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绮园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园内有众多古树,且皆为江浙乡土树种,树龄多在140 a以上,是海盐县不可多得的古树群。但由于园内树木较多,生长空间狭小,树冠密闭,通风不良,加上园内地下水位高,土壤条件恶化,人为活动频繁和环境破坏严重等原因,部分古树呈现出未老先衰的迹象,表现为大枝枯萎、树干腐烂,甚至有整株死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改善生长环境条件、加强土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等保护古树的建议和技术措施,旨在使古树重新焕发新姿,恢复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很多名贵古树名木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这不仅是自然资源的损失,还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宝贵文化的流失。当前古树名木保护中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包括古树名木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社会各界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很多古树名木逐渐消失。就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并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3.
黄霖霞 《广东园林》2007,29(B09):123-125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绿色古董”,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广州市的“创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处一直非常重视园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不断改良和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对园区内的古树名木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常熟市虞山林场古树名木森林资源调查为背景,依据2017年《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新标准,进一步统计了虞山古树名木的数量、品种、分布、生境、历史传承等情况,分析了虞山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缺少针对性保护措施、责任主体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保护经费还不够问题,提出了完善管理与考核机制、重视旅游规划中古树名木的要素体现、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探索创新多种形式的宣传保护方法、及时采取措施复壮濒危树木和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等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策略与建议,以确保古树名木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发挥更大的生态景观功能。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保护管理好现有的古树名木,对于研究景德镇历史、树种规划、装点名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景德镇第3次古树名木调查结果,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两大损害严重、三大保障难"等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古树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财富。对古树进行复壮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传承中华文明、保护优良基因、助推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以常德市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栖凤寺的桂花古树为例,通过现场鉴定树种、树龄、保护级别,实地测量树高、胸径、冠幅,详细记录生长地点、生长环境、树体状况、保护与管理情况,并对生长势进行了评价,结合走访群众和查阅古树相关资料,了解桂花古树的历史,分析了桂花古树衰弱的原因。根据桂花古树衰弱的情况从环境清理、树洞填充、树枝伤口处理、扩建挡土墙、土壤改良与施肥、病虫害防治、设置围栏与宣传牌进行复壮及保护,同时提出了制定详细计划,做好养护管理;加强古树宣传,提高保护意识;深挖古树文化,建设古树公园的建议,以期焕发古树的生机,为古树保护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随州银杏古树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州曾都区现有银杏古树1 443株,树龄低于400年的占绝大多数,一、二、三级古树数量的比例为1∶2.10∶16.51。雄株特别少,且受人为破坏严重。银杏古树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当地一道特殊的景观或标志,管理养护粗放,亟待加强。本研究从加强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角度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过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严格审核,目前新疆有11棵古树被选为“中华古树名木”,还将被收入即将出版的《中华古树名木》大型画册。坐落在伊犁州霍城县惠远城北关路边的“林公树园”中的四颗夏橡古树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名木”。“林公树园”因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得名,其内的古夏橡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长历史,平均胸围达到263厘米,平均数高24米,平均冠幅达到20米左右,最大的一棵胸围达到380厘米,胸径122厘米。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着手对全省城市古树名木进行核实、统一编号、登记备案,从而确立这些宝贵资源的“法律身份”。有关部门明确指出,城市新扩改建项目要避让现有古树名木。江苏省共有一级古树名木615株,二级古树名木2899株,其中以银杏、柏科、樟科、榆科等植物最多,主要分布在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内。各省辖市相继制定了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规定,落实了保护管理措施,城市古树名木的总体状况良好。但在一些地方古树名木受到侵害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比如城市中的部分新、扩、改建工程对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产生威胁,一些古树名木受到严重的人为损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常山县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保护管理现状等情况,指出其存在的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意识淡薄,人为破坏严重、生存环境堪忧,受自然灾害冲击、古树遭受损毁,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明确管护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积极保护,设立专项资金、加大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损害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等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害虫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害虫暴发频率高、危害程度重、经济损失大,其重要原因是对森林害虫灾害发生的预警能力差。确定森林害虫灾害预警指标应坚持可测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匹配性原则。森林害虫灾害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警情指标、警源指标和警兆指标。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自然保护区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大气污染及酸雨、气候变暖、外来生物入侵、森林火灾、人为干扰等一系列潜在危险性因素的威胁,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丽水地区森林病虫的发生现状是:①主要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发生严重;②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③松材线虫病等检疫对象正威胁着丽水地区森林资源安全;④对森林病虫危害严重性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提出了控制森林病虫为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油茶丰产林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密度控制、整地、造林、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5.
辉南林区森林鼠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害鼠种类主要是棕背鼠平,约占全部森林害鼠种类的72%,其余为红背鼠平、大林姬鼠等。害鼠密度与林木被害程度显著相关,当铗日捕获率在1%~5%时,林木被害率在3%~1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6%~15%时,林木被害率在11%~3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16%以上时,林木被害率超过30%。森林害鼠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度变化规律,且与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植物、天敌、人类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潮安县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毛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森林的一种重要害虫,分布广、繁殖快、危害严重。在自然情况下,马尾松毛虫的大发生常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在人为干涉(防治)条件下,情况有时变得十分复杂。本文结合潮安县近30年的松毛虫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以及与这相关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中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松毛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把松毛虫长期控制在有虫不成灾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双条杉天牛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条杉天牛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的重要害虫,是柏类树种的毁灭性害虫,近些年来,已对一些地区古柏保护构成威胁。本文系统综述了双条杉天牛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生态学、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情况,对该虫今后在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制定该虫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案也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R-144番茄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虫、高产、耐储运等的品种特性,通过几年的引种栽培,从工厂化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R-144番茄在宁夏沙荒地区的栽培技术,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3年第4号公告),云南省有过相关记录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松疱锈病菌、双钩异翅长蠹、锈色棕榈象、薇甘菊5种,占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的28.5%。文章分别对5种有害生物的危害对象、分布或发现地点、发生面积等情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加大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大相关科研技术投入,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检验检疫执法工作,切实堵住源头等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扩散、蔓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多达500多种,主要虫害400多种,病害80多种。在防治工作中主要有重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对防治不了解、经费不足、防治机构单一、防治没有标准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