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淮麦2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用多年国家区域试验数据对该品种进行了产量形成及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当前高产小麦育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淮麦25连续两年在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有效穗数为648×104 /hm2,穗粒数37粒,千粒重38 g左右,产量三因素协调;适应度广,适应性强,动态及静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3.
4.
盱眙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淮河穿境而过,属典型丘陵山区,我国粮食生产大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一般为稻麦两熟。2014年开始,淮麦33在盱眙县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主推广品种之一,经过示范推广,现种植面积已扩大到0.33万hm~2,每667m~2产量一般在500kg左右。淮麦3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技研究所由烟农19和郑麦991选育而来,属中晚熟半冬性品种,2011—2012年黄淮冬麦区区试,667m~2产量均达500kg以上,中感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本文对其在盱眙县县级区域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介绍,以期促进盱眙县小麦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2010-2013年湖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利用产量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6010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结构三要素中,以穗粒数和千粒重最为稳定,其变异系数较小;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千粒重次之,穗粒数与产量呈负相关;穗数与穗粒数呈正相关,千粒重与穗数、穗粒数均呈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千粒重、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 3、0.268 2、-0.103 2,且直接通径穗粒数最大,千粒重次之。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遗传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解析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遗传构成,探讨双亲烟农19和郑麦991对其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贡献,为小麦品种改良及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部分农艺及品质性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625个SSR分子标记分析淮麦33及其双亲的遗传构成;比对已知的产量性状相关QTL,分析双亲的产量相关区段对淮麦33的遗传贡献。【结果】淮麦33的每平方米穗数和千粒重均介于两亲本之间,穗粒数和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两亲本;与烟农19相比,其株高显著降低。淮麦33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17+18和2+12),其中1和17+18亚基均来自于母本烟农19,2+12亚基来自于父本郑麦991。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双亲对淮麦33的遗传贡献和理论值相比出现了较大偏离,淮麦33分别继承了烟农19和郑麦991两亲本73.9%和26.1%的遗传物质。淮麦33与烟农19具有较大的遗传相似度,遗传相似系数为0.78。在不同基因组和染色体水平上,双亲对淮麦33的遗传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烟农19在A、B和D基因组水平的遗传贡献率均较高,分别为75.1%、69.4%和68.7%;除6A染色体外,烟农19在其他20条染色体上的遗传贡献率均高于郑麦991,其中在2A染色体上达到100%,在1A、3A、2B、3B和4B等5条染色体上均超过90%。在遗传距离大于5 c M的染色体区段中,淮麦33来源于烟农19和郑麦991的染色体区段分别有34个和7个,其中在2D染色体上来源于烟农19的染色体区段最多,在5A染色体上来源于郑麦991的区段最多。淮麦33有38个不同于双亲的特异位点,主要分布在1B、1D、2A、2B、2D、3A、3B、3D、4A、4B、5A、5B、6B、6D和7A等15条染色体上。比对已知产量性状相关QTL,共发现10个产量相关区段,有6个来源于烟农19,分别位于1A、2D、3B、4B、4D和7A染色体上;3个来源于郑麦991,分别位于4A和5A染色体上;1个为淮麦33特异区段,位于6D染色体上。【结论】明确了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遗传构成,其更多地继承了母本烟农19的遗传物质;发现淮麦33中来源于不同亲本的产量相关区段。 相似文献
7.
8.
9.
10.
近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气候总体呈"暖冬"态势,冬春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川麦44是1996年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太谷核不育聚合杂交的中间材料96夏440为母本,贵农21为父本杂交,历经7代的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信息》2010,(5):37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8品种来源:豫麦18/淮阴962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76cm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短宽、上冲、深绿色,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穗多穗匀.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信息》2010,(5)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9品种来源:周麦13/新麦9号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株高93cm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长、上冲,叶色深绿,植株有蜡质,株行间透光性好.穗层不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 相似文献
18.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农业科学》2017,(1)
淮麦3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麦13和新麦9号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 749.0 kg/hm~2,在50个参试品种中名列第2位,增产点率为88.9%。2010—2012年度进入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年分别为8 820.0、7 62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4.54%、4.83%,增产达极显著,增产点率为76.5%~90.0%,变异系数7.38%~9.1%,适应度82.35%~85%。2012—2013年度进入生产试验,产量为7 480.5 kg/hm~2,比对照增产6.20%,增产点率为85.71%。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淮麦35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田间发病轻,具有一定耐病性,在黄淮南片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