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究分析,确定了立辊式摘穗、立式切刀和立式灭茬的方案。此方案能完成玉米茎秆切断和夹持喂入摘穗辊摘穗,再经切碎辊刀切碎茎秆,茎秆切碎后由抛送装置抛送入车,留茬由灭茬装置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种茎穗兼收型玉米收获机的摘穗装置。从摘穗装置型式、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工作参数选择等方面介绍该摘穗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论述摘穗辊的设计思路。经试验,该摘穗装置设计可满足玉米茎穗兼收的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3.
4YZQK-4自走式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一体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物秸秆主要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进行处理,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有机质含量,但还田量过大会造成微生物与作物争肥,影响种子发芽生长。目前,秸秆机械化收集多采用分段作业方式,机械多次进地易造成土壤板结。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一款自走式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一体机,主要由机架、割台、果穗升运器、秸秆揉搓切碎机、剥皮机、果穗箱、秸秆打捆机及发动机、驱动桥及转向桥等部件组成,能够一次性实现玉米果穗收获及秸秆打捆等多道工序。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正常,可靠性高,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我国中小地块玉米种植区和丘陵地区畜牧业发展对玉米茎秆饲料的需求,依据该区域玉米种植地块特点和当地既对玉米果穗要求收获作为粮食、又要求收获茎秆作为青黄贮饲料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三行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创新实现了摘穗辊式摘穗割台与往复式切割器和组合式拨轮的配合、茎秆搅龙的集中输送和防缠绕、多个单辊组合式喂入机构浮动可调、切碎机与抛掷器的大角度衔接、抛掷器自动调节等多项先进技术,整机采用双层割台结构,分别独立可调,辊式摘穗,上层割台收获玉米果穗,下层割台采用往复式割刀组合拨轮机构收获玉米秸秆,在一台机器上实现玉米果穗收获、集箱,玉米秸秆切碎回收为饲料和工业用原料的不同功能.通过试验表明,该机满足了市场对玉米果穗收获和玉米秸秆回收青黄贮作为饲料和工业用原料以及生物发电原料收集的需要,大大提高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跨区作业适应能力,促进了玉米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4LYZ-3K型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研究现有玉米收获技术及秸秆打捆收获技术的基础上,设计4LYZ-3K型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该机主要由穗茎兼收割台、打捆装置及打捆控制系统等组成,能够一次完成果穗收获及秸秆割断、喂入、切碎、抛送、打捆等作业。穗茎兼收割台在摘取果穗的同时,采用切断刀将植株从根部切断,秸秆层经喂入装置压实,切碎揉搓装置切碎破节,最后通过打捆装置打捆。田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割茬高度≤91mm、成捆率96%、作业小时生产率0.4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我国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研发提供应用实例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收获机割台摘穗辊的下方安装一个板式切刀,摘穗辊在摘穗的同时又作为板式切刀的强制喂入装置.两行玉米割台中间共用一组下刮板升运器.该组升运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输送玉米果穗;下层输送切碎的玉米秸秆.玉米果穗通过导槽将果穗输送到第2升运器直至到果穗箱.秸秆升运器将秸秆输送到横向搅龙,横向搅龙又将秸秆输送到抛送器,抛送器将秸秆抛送到集草车或草箱,实现穗茎兼收.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量大面广,用途广泛,但收获困难,而且不同用途对收获的要求亦不同.既能收获玉米果穗又能同时收获秸秆的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能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在我国已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其秸秆处理流程有“六步法”、“五步法”和“三步法”三种.今后,应加强功能部件和系统配套性研究,适时开展配套籽粒收获割台的穗茎兼收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展秸秆湿式贮存研究,并进行综合利用体系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我国现有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机没有多功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功能的缺陷,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对玉米秸秆利用的不同需求,实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大范围跨区作业,设计了4YZD-4型自走式多功能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采用板式摘穗单元组成上层果穗收获台,滚筒式切割器、秸秆输送铺放搅龙、浮动单双辊混合压送机构组成下层秸秆收获台,秸秆切碎还田装置和抛掷装置与整机底盘独立安装,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果穗收获、果穗剥皮和集箱,玉米秸秆切割、集条铺放、切碎还田、切碎回收、旋耕灭茬的联合作业功能,为我国大中型玉米穗茎兼收联合作业机械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切碎与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玉米收获时秸秆回收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对茎秆切碎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比较,采用转子铣刀切割器作为茎秆切断装置,运用ANSYS/LS-DYNA对转子铣刀刀片厚度、转速、刃角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试验表明铣刀转速为1400r/min、刀片厚度为7mm、刃角为20°时功耗最小;设计了具有不同齿形和转速的单层多辊式输送器,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4输送辊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对茎秆切碎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动定刀位置和理论切碎长度。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茎秆切碎长度与理论切碎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样机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茎秆粉碎机前置型玉米收获机,完成摘穗、茎秆粉碎并压块工作,且保证割台和茎秆粉碎机互不干涉,对现有茎秆粉碎机进行了改进设计。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建模以及分析功能,设计了茎秆粉碎机的粉碎刀。通过应力分析,获得了粉碎刀等效应力、位移、安全系数分布云图。分析结果表明:粉碎刀设计合理,能达到作业要求。最后,通过样机试制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发展,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成为近期发展热点。通过对该种机型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以及几种较成熟机型的性能及特点的简单介绍,提出了对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技术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南疆农作物茎秆饲料收获时高果穗含杂和籽粒破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四棱刀对刀拉茎辊.以茎秆喂入摘穗板-拉茎辊组合摘穗装置的方式,选取刀片式拉茎辊,基于刀片式拉茎辊的工作原理,对拉茎辊进行结构设计.为验证刀对刀拉茎辊的设计合理性,以果穗含杂率和籽粒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果穗含杂率为0.5%,籽粒破碎...  相似文献   

13.
14.
在已有知识产权"4YZQ-4型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和集成创新。主要对秸秆处理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集成创新了喂入搅龙、浮动式单双辊混合调质组合喂入机构、秸秆防缠绕机构、辊刀式切碎与抛掷装置等多项结构以及装置,将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于整机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在功能上,可实现秸秆处理方式自由转换;在果穗收获的同时,秸秆既可以集条铺放,也可以精切还田,或青贮作业,可满足秸秆青贮、保护性耕作、生物质发电原料收集等需求,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该机通过了省级产品检测鉴定和部级推广鉴定,并进入国家农机推广收获机械目录。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我国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和玉米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研究,设计了一种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由上下两层割台组成,上层收获果穗,下层收获秸秆,通过田间试验,该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已通过部级鉴定并获准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0前言"茎穗兼收玉米秸秆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根据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进行摘穗、剥皮,对秸秆进行收割、收集作业的农机具,可以配套四轮使用,它的出现缩短了农民朋友的劳动周期,让农民朋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1结构及工作原理"茎穗兼收玉米秸秆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组成包括割台、驾驶室、升运器、剥皮机、粮箱、籽粒箱、发动机、行走系统、动  相似文献   

17.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部件多,质量大,车架作为整机的重要支撑结构,需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在ansys中对车架进行建模,静力学分析得到其应力和应变,验证其是否满足要求。得到最大应力位置点,可经常检修避免其因变形而失效。模态分析求得车架振动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机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约占我国粮食产量的30%,每年玉米收获季到来时,伴随着丰收喜悦的同时,是高强度果实收获及大量待处理秸秆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机。本文对该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机结构组成及关键部件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柳琪 《当代农机》2021,(6):26-28
茎穗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就是既可以收玉米秸秆又可以收玉米果穗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与传统玉米收获机最大的差异在割台部位,传统玉米收获机只具备摘穗或喂入的功能,但茎穗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割台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与传统玉米收获机一样,通常采用拉茎辊摘穗,下部是玉米秸秆回收装置,这个装置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