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是省政府12项重点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之一,也是农业部节本增效工程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由于化肥的施用大量采用表施,造成化肥利用率太低(30%左右),浪费大、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这一问题,使生产成本降底,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我县1995年引进LYJ系列追肥枪900支首次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源,而农业产值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评价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现状,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食产量、农业水土资源及农业产值等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恒等式模型,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究了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结果表明:(1)2009-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6年和2017年有所跌落,2018年恢复增长状态,2009-2020年期间共增产119.31万t。(2)2009-2020年间,影响沿海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农业产值、农业产值耗水量、粮食复种指数、农业水土资源和粮食单产水平。各因素年际变化表现为正负波动变化,且区域间各时间段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差异显著。(3)自2009年到2020年,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度由严重不协调状态(D∈(0.0,0.3])逐渐稳定在基本协调状态(D∈(0.5,0.8])和高级协调状态(D∈(0.8,1.0])。因此政府在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3.
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物质之一,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高效高产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长期盲目过量施用所引发的系列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有效权衡粮食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与化肥减施增效间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问题。根据对科学施肥技术迫切需求,综合评价了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重点阐述分析了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施用、精准变量施肥、灌溉施肥及部分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等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农业发展需求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的发展趁势,提出未来主要发展建议,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化肥减施增效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期过量、滥用化肥、农药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2015年3月17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1997年~2012年期间迁安市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对其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找出了对迁安市粮食产量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迁安市粮食产量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农业科技的投入对粮食产量提高也有一定影响,而农业受灾面积则对粮食产量提高有阻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品种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及科学施肥等因素。化肥的机械化施用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施用肥料已经成为农事活动特别是作物增产措施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由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对化肥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导致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施肥技术的正确与否已成为能否实现农业乃至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已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正确分析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现状和装备现状,研究探讨科学、高效的机械化施肥技术.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7.
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期过量、滥用化肥、农药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2015年3月17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此举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开展的重要行动,目的是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5年5月19日,农业部在京又专门召开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落实会,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责任。针对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国各地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在化肥施用上,大力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农药使用上,控制病虫发生危害,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其实,除了“化学”方法外,物理的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也可以做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就是现代物理农业。现代物理农业是农业与物理学科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和创新。现代物理农业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因子调控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促进生长发育,促使农业逐步摆脱对化肥、农药及抗生素等化学品的束缚,最终获取高产、优质和无毒的农产品。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体系中的种子处理技术、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声波助长技术、电子杀虫技术、温室补光技术、温室臭氧灭害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水处理技术及其他物理技术等,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交叉型学科,丰富了我国农业工程的内涵,扩展了农业装备领域。2012年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正式纳入全国农机化“十二五”规划。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关心和支持,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在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科研开发取得积极成效,产品开发取阶段性成果,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物理农业工程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大有可为,也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肥机械深施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机械深施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手段化肥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很低,由于大部分地区施用化肥采取抛撒方式.造成化肥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平均利用率仅为30%左右。因此,努力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解...  相似文献   

9.
主编漫谈     
据统计,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以上,有效利用率只有40%多,而先进国家的水利用率达到70%~90%。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在30%~40%之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是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牢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力求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是94年农业部提出的“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所要解决的大问题之一。传统的施肥方法,巳形成“一高、一低、一障碍”的严重局面.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化肥价格高、施用量多,施肥成本高;化肥利用率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重金属毒土壤,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因此,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降低农业成本,减少污染是农民的心声,也是依靠科技兴农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沅江市推广机械化化肥深施技术成效显著黎峰湖南省沅江市地处洞庭湖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市有耕地面积71.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1.3万亩,水稻是该市的主要农作物。如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是该市农技和农机部...  相似文献   

12.
<正>农用飞行器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农机化水平超过61%,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成主流,对农机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适时把握这一变化,探讨农用飞行器(农用飞机、农用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等)的应用与发展,满足农业生产对农机化的新需求,是时代赋予农机化工作者的历史责任。1飞行器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优势(1)国外发达国家已普及推广应用。美国早在1918年就开始使用飞机喷撒农药杀灭棉虫;加拿大、  相似文献   

13.
化肥施用量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粮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1994—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小麦、水稻三种主粮作物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的面板数据,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对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增长特征。1997年以前,化肥施用量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浮动程度趋于水平。1998—2004年,化肥施用量呈现大幅度跳跃趋势,但其总体产量始终维持在5 000 kg/hm~2以上。2004—2015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都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发展趋势。2016年后,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出现小幅度增长再到小幅度回落的趋势。此外,在0.1~0.9分位点上,随着分位点的升高,玉米的化肥施用量对其单产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反观小麦、水稻的化肥施用量对其单产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为此,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的前提下,需注重科学施肥、结合有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便于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14.
从河南省1978~2014年36年对粮食产量各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持续外流不是主要因素,而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以及农业机械动力对粮食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改善河南省的粮食规模经营刻不容缓,针对上述三个主要影响因素需要改善土地、提高化肥施用量和提高农业技术来进一步保证省内粮食产量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溉、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需求,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亿万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1石家庄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截至2016年底,石家庄市17县(市、区)已有注册农机专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实践证明,良种、化肥、农业机械化是粮食增产的三要素,而机械化是实现良种、化肥增产的有效途径。 一、机械耕整地能提高地力,是确保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实践证明,良种、化肥、农业机械化是粮食增产诸多因素中的3个主要因素,而且只有机械化才能充分发挥良种和化肥的增产作用。1.农机化技术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机理与效应(1)机械耕整地是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措施肥沃的土壤、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业生产的“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生产中片面追求产量,盲目过量施用化肥和喷施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致使化肥、农药利用率低下,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我国遭受工业“三废”危害的农田面积达1000万公倾,每年使用农药约20多万t。每年生产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农畜产品  相似文献   

19.
土壤有机质减少 ,肥力下降 ,是农业生产上面临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绿肥种植面积急剧下降 ,传统的堆肥、沤肥也有所减少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 ,推广农作物(特别是玉米 )秸秆还田 ,则是培养地力 ,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重要性衡水地区地处黑龙港流域 ,土地瘠薄 ,干旱缺水 ,中低产田占总耕地的 85% ,土壤养分低 ,有机质含量仅为 1 17% ,全氮含量0 0 68% ,全磷 0 0 4 9%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改变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肥料是作物的营养来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增产的50%来源于化肥肥料。但是,长期大量地不合理地施用化学肥料,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环境污染。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就是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化肥施用量不合理,利用率越来越低的问题,通过取土化验,科学配方,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