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吴林 《兽医导刊》2019,(4):255-256
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水质监测与调控》课程教学中,通过任务设计和任务实施两个阶段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可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畜牧微生物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将2个班级62名学生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任务驱动和常规教学两种教学方法,依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及问卷考试的方式对其测评。结果表明,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试验组1和试验组3的学生对实践内容掌握程度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教学的试验组2和试验组4的学生,且前者对实验内容有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实验课程笔试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试组的学生分别有12、15名能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分别占总人数的85.0%和93.7%。采用常规教学法的试验组学生分别有5、6名能掌握全部知识,分别占总人数的33.3%和37.5%,且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结果证实:在畜牧微生物的实践课中引入任务驱动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在任务设计时突出兽医诊疗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学生思维与实践。而且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实景与拟景相结合的情境下完成。  相似文献   

4.
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阐述了《动物微生物学》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介绍了针对"任务驱动"法在《动物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并总结了"任务驱动"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技术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重任,因此在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性与规律,提出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既要提升学生的兴趣,又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提高中职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本文即针对中职学校动物微生物与检验课程展开教学研究,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  相似文献   

6.
采用"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知识更新贮备的基础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综合运用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设计具有职业性、独立性、针对性、创新性的项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学习训练有效地融入技术(能力)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原则,从更新教学计划、采取任务驱动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猪病防治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兽医、猪病防治、畜牧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2]。实验实训是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方式,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养猪与猪病防治的生产过程,按照培养合格岗位人才的要求,对猪病防治技术课程实验实训进行重新的教学设计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特别,提出了<中职教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过程设计,并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数学>一课教学设计中的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通过分析河北秦唐地区对养殖业人才需求的现状,来突出《养猪》课程特色,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把生产过程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贯穿于《养猪》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校企共同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提出了企业生产模式项目教学发展思路,创建了"234"教学体系和"3111"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地化配置,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的紧密互动,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笔者在《草食动物饲养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尝试。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在《草食动物饲养学》课程中的综合应用及其效果,并结合雨课堂的应用,使得课程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及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家畜繁育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系列化教材建设是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需要;也是借助多维度立体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理论教材建设应以动物生产岗位群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构建以能力、技术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体系;实践教材应以家畜繁殖员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在理清各集成技术要件的基础上,以各要件的技能积件为单位进行建设.同时指出了建设数字化辅助教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对家畜繁育系列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科生课堂专注力低是高校传统课堂上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除授课效果等外在原因外,还存在学生多方面的自身原因,教师应提高授课质量和改变授课风格,采取激励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专注力考查、加强课堂管理等课堂内措施,以及加强班风建设、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等课堂外措施,以提高高校本科生课堂专注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学生党员培训工作,把好党员质量关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文中通过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贯穿党员先进性教育,抓好党员的培训、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其体系建设与改革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落实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以课程为突破口,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改革。在分析“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要求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介绍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建设重点、配套措施及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6.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从课程的设置、学籍的管理、“两课”的教改及学生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探讨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从而推动我国边疆高校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具有高职畜牧兽医诊疗技能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对《家畜疾病诊疗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通过改革探索,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卓有成效,并达到了理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对饲养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健康发展,还决定整个养殖效益。尤其是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该文主要论述不同阶段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 reusable plastic model mimicking the anatomy and hemodynamics of the canine female genital tract for teaching basic surgical skills and ovariohysterectomy. SAMPLE POPULATION: 40 veterinary students of the class of 1998. STUDY DESIGN: Prospective study. METHODS: Students'confidence level and experience in private practice was evaluated via questionnaire before training. Students in 2 groups performed an ovariohysterectomy on cadavers (group C, n = 20) or on the model (Group M, n = 20) for 2 hours. Students' psychomotor and basic surgical skills were objectively assessed by the following tests: ligation of a foam cylinder, passing a needle through the eyelets of an electronic suture board, and ligating latex tub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and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perform an ovariohysterectomy in a live dog after train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with a scoring system. RESULTS: Students in both groups had similar surgical experience and basic skills before training. The results of the psychomotor and basic surgical skills tests were better in group M after training than group C. The improvement of each student in performing these tasks also increased when students were trained with the model. Scores assigned to students performing an ovariohysterectomy in a live dog were higher in group M (31.45 +/- 1.15) than in group C (20.7 +/- 1.42). CONCLUSION: The mode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cadavers in teaching basic surgical skills and ovariohysterectomy in dogs.  相似文献   

20.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生猪生产的过程,具有低排放、无臭气,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加强猪的福利和提高猪肉品质的优点。论文综述了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发酵床养猪模式生态效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