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自动气象站具有获取资料准确度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强、并能获取空白区域资料的特点,是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近年来大量布设的地面自动观测设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使新疆地面观测网对天气系统特别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大大加强。但如果对自动站的巡视和维护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便会造成数据失真甚至丢失,影响数据的正常上传,给气象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做好自动气象站的故障排除及维护是当今地面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产生的原因,包括地形和气候等诸多要素,以及伴随沙尘暴而来的大风,低能见天气对航空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进行航行管制的方法及采取的措施,让相关人员近一步了解沙尘暴天气特征,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天气条件,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业界信息     
我国北方 2 0 0 4年遇 18次沙尘最大一次影响 2 9亿人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 2 0 0 4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灾害情况报告显示 ,截止 5月底 ,中国北方地区共发生 18次沙尘天气 ,其中强沙尘暴 1次 ,沙尘暴 5次 ,其余为扬沙浮尘天气。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生的 18次沙尘天气中 ,单次影响范围超过 10 0万km2 的沙尘天气有 2次 ,5 0至 10 0万km2 的有 3次 ,5 0万km2 以下的有 13次。西北、华北及东北等地区的 15个省 (市、区 )的 80 0多个县 (旗、市 ) ,32 0多万km2 的土地受到沙尘影响 ,受影响的人口近 5亿 ,受影响耕地面积470 0多万hm2 。报告显示 ,3月…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区沙尘暴监测网点的数据,分析我区今春沙尘暴变化趋势,得知沙尘暴普遍下降局部地区有所增强,沙尘天气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通辽市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物理机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6月17—20日发生在通辽市的1次雷雨天气进行物理机制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的相互配置是该次强雷雨天气的动力机制和直接影响系统;能量舌的生成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力条件;逐渐增大的比湿场使通辽地区具备较强的暖湿气层,为强雷雨的发生储备必要的水汽条件;抬升指数、K指数和沙氏指数、T—LnP图分布特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汤亮 《草业科学》2005,22(2):20-20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沙尘暴网络监测结果分析表明:2004年我国北方除甘肃河西地区以外,沙尘天气发生的源头地区和主要传输路径的生态环境质量没有明显变化,局部地区得到恢复。预计2005年我国沙尘暴天气将呈现西多东少态势,总体水平较低。据预测,2005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发生的总体水平较低,大规模沙尘天气的次数和强度将减少和减弱。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甘肃玛曲草原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肃省玛曲县1967年至2005年的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等气候资料和1997~2005年卫星数据资料(NOAA14-AVHRR和EOS-MODISD),分析了玛曲草原38年来的气候演变特征和近10年来的草地植被月及年与相同时相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玛曲在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的气候条件下,大风沙尘天气却显著减少;秋季降水出现明显转型信号,从90年代中期转入连续增加;近10年中,草原植被1997~2001年逐年显著减少(除个别年份随年降水波动外),2000年最差,草原沙漠化占总面积的5%,退化面积高达45%;2001~2005年间牧草植被缓慢恢复,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加的变幅总体小于减少的变幅.  相似文献   

8.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3,20(5):13-13
4月初 ,国家林业局发布了 2 0 0 3年我国首次沙尘暴监测与灾情评估报告。报告说 ,我国有2 985万人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4月 8~ 9日 ,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影响 ,新疆、青海西北部、甘肃西部及中部、宁夏、内蒙古西部相继出现了 1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入春以来出现的第 1次大范围沙尘暴天气。据调查统计 ,这次受沙尘暴影响的范围包括新疆 1 2个县、甘肃 35个县、青海 2 0个县、宁夏 1 9个县、内蒙古 8个县 (旗 )及陕西的北部等地区 ,总面积 1 90万km2 ,受影响的总人口为 2 985万 ,受影响的耕地面积为 430万hm2 ,草地面积为 5 …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局称 ,全国沙尘暴专家委员会已经成立 ,该委员会除审定每年度的《沙尘暴年鉴》外 ,还将协调沙尘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工作。据介绍 ,新成立的全国沙尘暴专家委员会由来自中科院、国家气象中心、林科院、农科院、兰州大学和有关省、区、市气象局的 2 5名专家组成。 2 0 0 3年 ,我国第一部也是最权威的沙尘暴报告《沙尘暴年鉴》将出版。据中国气象局专家介绍 ,目前 ,沙尘暴已不是单纯的我国北方春季灾害性天气 ,由于它涉及面积大 ,沙尘的输送和沉降覆盖全球 ,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资料表明 ,近 3年我国境内共发生 4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暴风雪天气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暴风雪天气的形成原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07年3月3日—3月4日通辽市出现的一次暴风雪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冷暖低空急流的汇合、强的上升运动及动量下传作用是激发该类灾害天气的关键因素。旨在通过对该次大型降雪过程的分析,得出一些经验和指标,并应用于今后的预报工作当中,从而为今后的暴风雪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地类型理论和类型划分是草地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的基础。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是有较高科学性的分类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引入3S技术时出现了水热条件的以点代面,以相邻生境代实际生境的问题,影响了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通过对其问题的梳理,提出利用定量遥感反演地表参数以解决上述问题,即用面状的土壤水热指标数据替换点状的站点大气水热指标,旨在为我国草地的精确分类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下垫面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瑶瑶  崔霞  宋清洁  朱高峰 《草业科学》2017,34(12):2416-2427
干旱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利用遥感手段监测农业干旱,针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下垫面状况选取适用的监测指标,可以及时、有效地评估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不同下垫面状况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为适用于裸露地表与低植被覆盖条件的监测方法、适用于中高植被覆盖条件的监测方法及适用于各种下垫面状况的综合监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与探讨:1)监测数据源由单一数据源向多源数据转变;2)监测指标由单一的气象监测指标向气象、卫星遥感与作物生理物理特征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指标转变;3)逐步实现"3S"技术集成与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3.
应用融合变换对四川西昌地区紫茎泽兰遥感图像ASTER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ASTER三种传感器生成的三种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行Gram-Schmidt融合处理,可以将具有较高光谱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从30m×30m提高到15m×15m,增加更多的地表地物组分信息,有助于识别各种不同地物类型,同时使同一地物的光谱信息变换前后保持不变,确保了后续图像分类的可靠性。应用ENVI中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马氏距离分类,分类结果总体精度为73.6983%,Kappa系数等于0.6936。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grassland area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measurements, the dry AGB and multisens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including such methods as correlation analysis, scaling up,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multiscale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model for the alpine grassland biomas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were verified by the remote sensing estimation of a time-space sequence biomass of a plateau grassland in northern Tib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grou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grassland’s biomass, the original wave bands of 550, 680, 860, and 900 nm, as well as their combination form, ha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biomass. Also, the remote sensing biomass estimation model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VI2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had a high inversion accuracy and was easy to realize, with a fitting R2 of 0.869 and an F test value of 92.6. The biomass remote sensing estimate after scale transformation had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53.9 kg/ha from the fitting model established by MODIS NDVI, and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was 89%. Therefore, it displayed the ability to realize the estimation of large-scale and long-time sequence remote sensing biomass.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model’s accuracy, comparison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predecessors, and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5.
积雪在全球水文和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积雪监测已有40多年的研究历史, 在雪盖制图、雪深反演、冰雪反照率等方面发展了一系列的算法及产品。其中,光学遥感以其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在积雪监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对地观测系统(Earth Observation System,EOS)的发展,以及国产环境卫星的陆续升空,越来越多的遥感数据被应用于积雪监测,遥感技术势必在积雪监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模拟地球辐射平衡、地表水文研究、全球变化等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刘爱军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7,15(3):201-205
利用2005年中分辨率光谱辐射仪(MODIS)数据,提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定义、提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4种草地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关键生育期。通过与生育期观测资料对比来评价应用NDVI数据集识别和预测不同草地类型出现返青期和成熟期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锡林郭勒草原,利用NDVI的旬度变化可以鉴别出2个关键生育期(返青期和抽穗期)。遥感估测结果与地面观测和历史资料比较接近,说明10 d合成250 m分辨率NDVI数据集可以用来监测草原生育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天然草地资源丰富,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2%,目前草原遥感研究采用的数据在精度和效率上不能完全满足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遥感研究与大面积应用需求。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数据长时效、高时空分辨率、大幅宽、高效能的特点,分析了其在草地分类,面积监测,生产力监测,牧草品质监测,病虫、鼠害监测及草地生态安全业务化监测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阿勒泰地区草地畜牧业雪灾的遥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使用ERDAS IMAGING8.5软件分析NOAA/AVHRR资料,建立了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雪深遥感监测模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遥感获取的雪灾信息与地面实际监测信息的空间化、定量化分析,建立了草地畜牧业雪灾的评价模型和损失估算模型。对阿勒泰地区2000年雪灾损失的评价,可为政府部门今后制定防灾救灾措施、合理安排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利用EOS/MODIS植被指数产品(NDVI)、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气象监测资料,结合实测资料和NDVI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卫星遥感估算模型,并通过研究青海省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草地生长季,生态监测站草地地上生物量与NDVI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P<0.01)。利用模型估算的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在2003-2017年表现出弱的增加态势,2003年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最低,仅为2622 kg·hm-2,2010年最大,达3252 kg·hm-2; 2003-2017年,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其中,青海省果洛州东南部、玉树州南部、黄南州东南部和海北州东南部草地地上生物量最高;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最低;2003-2017年青海省绝大多数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均呈现保持不变或者趋好的变化特征,其中曲麻莱、都兰以及甘德等地区部分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减少。气温升高热量条件充足的背景下,青海省草地受降水量增多带来的水分条件趋好的有利影响,对高寒地区草地植被的生长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导致草地NDVI升高,地上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探索了利用遥感方法进行牧草消耗量估测,进而进行大面积天然草原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的方法和技术流程。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提出了利用MODIS-NDVI反演最高生物量期的牧草采食消耗昔,再利用地面获取的旬度采食系数,推算整个生长季的牧草采食消耗量的思路。在获得草原放牧消耗量基础上,反演了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由于野外测量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和消耗量数据的难度较大,所以该方法中的定量分析缺乏对研究区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布特征和消耗量的直接验证,有关反演的方法和可靠性仍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