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DPS统计分析方法,对20个水稻品种(系)的产量、米质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每穗粒数、剑叶长和剑叶夹角的偏相关值较大,并达到显著水平。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与株高、剑叶长和倒二叶长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和倒三叶夹角角度呈负相关;垩白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与分蘖和有效穗数呈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分蘖、有效穗数和倒二叶宽呈正相关,与每穗粒数呈负相关;食味与剑叶长和倒三叶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小麦顶三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对其高产优质栽培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小麦顶三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小穗数、千粒质量、夹角等性状的变异幅度大;旗叶面积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选育选择旗叶叶面积较大、长度适中、宽度较大,倒二叶和倒三叶长度、宽度及叶面积均较小的倒塔型株型品种较为理想,可为选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51份吉林省不同年代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连续2年对涉及穗、剑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21种株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152对多态性的SSR引物,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不同年代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株型性状在不同年代的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随育成年代的推移育成品种的剑叶宽度、倒二叶宽度和倒三叶宽度逐渐增大,株高、穗抽出度、穗茎基角、剑叶基角和张角、倒二叶基角和张角以及倒三叶基角和张角逐渐缩小;弯曲穗型是吉林水稻品种的主要穗型。15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48个等位变异,观测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量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均值分别为4.263 0、0.365 4、0.556 3和1.042 2。地方品种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遗传差异最大。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可以将供试品种划分为2个亚群,聚类结果与它们的育成年代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水稻株型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12个水稻品种的21个株型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株型性状总体上与产量、穗数间的相关性较强,而与千粒重、每穗粒数、穗长间的相关性较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剑叶叶宽、倒三叶叶长、倒二叶叶厚对产量影响较大,倒三叶弦长、剑叶叶鞘长及倒二叶叶鞘长的影响次之,叶开角及叶基夹角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水稻抽穗前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剪去不同水稻品种(组合)上部3片功能叶(或上部3片功能叶组合)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子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性状的作用大小均为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大部分品种单独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的作用之和大于同时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效应值,少数品种与此相反;与前人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试验材料在稀植条件下剪去功能叶后,单株子粒重的减少比例比穗重的减少比例更能反映出功能叶对穗部光合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受气候波动的模拟分析,明确农艺性状选择策略,以13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法(两播期相差40 d),以播期间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模拟受气候波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倒二叶长、穗下茎、穗下节、倒二节有变长的趋势;单株成穗数减少,株高、千粒重降低,穗长、倒三叶长、倒三节变短,旗叶宽、倒二叶宽、倒三叶宽变窄,抽穗期推迟。在农艺性状稳定性方面,穗粒数与单株成穗数、穗长、小穗数、旗叶长、倒二叶长、倒三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与抽穗期显著负相关;穗长与单株成穗数、小穗数、穗粒数、倒三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旗叶长与倒二叶长、穗下节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与倒三节呈极显著负相关;旗叶宽与倒二叶宽、倒三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茎与穗下节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与倒三节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倒三节呈极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在稳定性上聚为七类(D~2=15.11),抽穗期与千粒重各为一类,需单独选择,其他农艺性状根据需要部分可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7.
分蘖期淹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分蘖期淹水杂交籼稻和常规粳稻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淹水后植株根系发黑,分蘖数减少,受淹时同伸的叶片和节间变长,之后发生的叶片和节间变短,株高变矮,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小,产量下降,且随着淹水时间延长,受害程度加剧.杂交籼稻耐涝性强于常规粳稻.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辐射小麦种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小麦干种子,测定了不同剂量对小麦M1不同生育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35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降低,幼根及幼苗生长缓慢,植株高度降低,叶片变短、变窄,抽穗及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对小麦鄂恩4号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照射小麦鄂恩 4号干种子 ,测定了不同剂量对小麦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5 0~ 4 0 0Gy范围内 ,随着剂量的增加 ,小麦种子的出苗率、成株率降低 ,不育率升高 ,株高、每穗小穗总数、每穗结实小穗数、每穗粒数减少 ,千粒重降低。株高及穗部性状的辐射损伤效应顺序为 :千粒重>每穗粒数 >株高 >每穗结实小穗数 >每穗小穗总数。  相似文献   

10.
低能N+离子束诱导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剂量不同的低能(E=30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干种子,对M3代植株的株高、生育期(抽穗期)、抗病性、穗型和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对产生这种诱变效应的细胞学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抽穗期)、株高、穗型和产量性状,对抗病性改善不大。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千粒重、株粒重、株粒数的影响,使千粒重极显著的降低(F=0.01),而使株粒重和株粒数显著的增加(F=0.05),对穗长、穗颈长、剑叶长、结实小穗数的影响不大。低能N+离子束注入,影响M1代小麦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使中期Ⅰ细胞的染色体配对频率降低,单价体频率增高,出现环状染色体、染色体断臂和多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染色体畸变频率比未注入小麦显著增高,其中以染色体断片和微核居多;染色体的畸变频率与离子注入剂量呈正相关,剂量越大,畸变频率越高,变异类型也相对较多。低能N+离子束诱导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其诱导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重要原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1.
献博3A     
《农业科技通讯》2005,(7):56-57
属中讪中熟偏迟类型.播始历期南昌春播130d、秋播90d.海南春播91天、冬播94d。株高92cm,主茎叶片数春播16.5片、夏播16片、冬播14.5片,千粒重22g左右。尖呈紫色,株型松散适中.剑叶挺直,剑叶角度4.8度、倒二叶9.9度、倒三叶18.5度、叶片厚实,剑叶宽2.4cm。单本分蘖达7-8根,平均每穗总粒数215粒左右.属大穗型品种。抽穗10d后开始谷粒出现麻亮,但不影响籽粒充实。若在成熟期遇到高温天气,有3.5%~7.5%裂颖现象。开花习性好,包颈度一般。异交结实率86.5%.  相似文献   

12.
黑麦染色质诱导小麦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及特异株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My84 4 3与栽培黑麦 (SecalecerealeL .)自交系R3的远缘杂交回交后代(BC2 F5)群体中的 119个株系 2 340个单株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的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黑麦染色质导入小麦背景后 ,在回交和连续多代自交过程中 ,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相互作用 ,形成了与小麦亲本性状完全不同的特性 ,数量性状发生了较大变异。黑麦染色质的导入 ,对穗颈距的长短影响最大 ,结实小穗数的影响最小 ;单株变异系数以穗颈距 >穗粒数 >有效穗 >千粒重 >株高 >穗长 >剑叶长 >结实小穗数为序而变化 ;与对照相比 ,达显著水平变异株系的频率以株高 (73 3% ) >穗颈距 (6 6 7% ) >穗长 (6 0 % )和穗粒数 (6 0 % ) >千粒重 (5 3 3% ) >结实小穗(46 7% ) >剑叶长 (33 3% ) >有效穗 (6 6 7% )为序而变化。黑麦染色体的导入可以有效地获得株高 ,穗颈距 ,穗长 ,穗粒数和千粒重 ,结实小穗 ,剑叶长等一系列变异株。通过黑麦染色体导入 1RS/ 1BL背景 ,能够有效地降低株高 ,增加穗长、穗颈距和穗粒数 ,从而为改良小麦育种群体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离子注入,低剂量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剂量则抑制作用明显,株高和分蘖数都有相似的效应.本试验各处理剂量对M_1世代花粉和柱头生活力无明显影响,其穗部性状也未发生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产量性状及形态性状(共32个)之间多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下株型有利于群体产量的形成:植株高度为80cm 左右,茎高整齐一致,穗下节不宜太长,倒一叶间距/倒三叶间距的比值小,旗叶角度/旗叶宽度<26.8,旗叶长度/旗叶宽度>16.7。旗叶角度/有效穗数>0.42,各性状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是动态的。本研究除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寻找与产量三因素关系密切的形态性状外,还应用非线性模式对部分形态性状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省28个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株 高与穗长、倒三茎长、倒三叶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与理论产量呈极显著 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5(r0.05=0.374 r0.01=0.478 n=28);穗粒数与剑叶宽、倒二叶长、倒二宽、倒三 叶长、倒三叶宽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叶片的宽度与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理论产 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NM处理株高比FFP处理高,分蘖比FFP处理多,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均明显比FFP处理轻。INM处理穗大且整齐,剑叶大,倒伏明显比INM处理轻,水稻植株衰老过程慢,根系颜色新鲜,白根多,根系活力强,平方米有效穗、穗实粒数、穗瘪粒数、产量均比FFP处理高,穗长和千粒重接近。平方米有效穗多15.2个、穗实粒数多2.8个,公顷产量达到11679kg,增产16.8%。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对宣黄单10号玉米产量和主要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宣黄单10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密度为9.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13 083.13 kg/hm2;密度为5.25万~9.75万株/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植株高度、穗位高和秃尖度有变化,但不成规律,茎粗、穗粗变细,穗长变短,穗夹角变小,叶面积指数变大,单株产量明显降低,密度低,透光好,单株长势好,穗粒数多,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18.
2003~2004年在长春对6个春小麦品种的6个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的抽穗期和穗粒数均对产量产生了正效应。而成熟期、千粒重和植株高度则在不同的年度中对产量的效应表现各异。因此,在长春地区选育小麦品种时应适当延长抽穗期、调节植株高度和成熟期,以达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飏  吕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04-1005
通过不同剂量辐射处理瓜尔豆干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处理瓜尔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500Gy。瓜尔豆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性状的变异度与辐射剂量大小显著相关,尤以单株籽数、单荚籽数的变异系数最高。在剂量450~550Gy范围内对瓜尔豆辐射其有利变异突变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离子束注入对水稻在 M_1、M_2群体的诱变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据199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束注入比γ射线处理 M_1损伤小,表现在相对成苗率高,结实率正常。M_2在抽穗期、千粒重、株高等性状上出现了有一定变异的穗行。在个别性状的变异上不同品种对处理剂量的反应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