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马花芽分化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搞清切花菊秋菊品种神马的花芽分化所需的环境条件,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日照长度对神马开花的影响切花菊周年生产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花期调控,而花期调控的原理就是利用菊花对光照长度的反应,缩短或延长光照,从而达到提前或延后开花的目的。因此如何准确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子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和光照以及内源激素、养分水平等对荔枝花芽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i  相似文献   

3.
黄瓜的性表现不是固定不变的,其雌花雄花的比例除受遗传性支配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性分化的初期很不稳定,应该有效地控制幼苗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花芽分化机理的5种假说,综述了在草莓花芽分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草莓花芽分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园艺作物花芽分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展望了草莓花芽分化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荔枝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20a来有关荔枝花芽分化和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和光照)以及树体因素(包括营养物质、内源激素和遗传物质)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对策,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荔枝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亚热带常绿果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经济栽培区域局限于南、北半球17°—32°两个狭窄的纬度带内。在基于多品种的产业结构中,几乎所有荔枝品种均出现过成花障碍。文中从品种成花状况、花芽分化阶段性表现、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成花机理及成花调控等方面做了综合评述。认为:荔枝必须具备完全成熟的末端枝梢,在停长状态下接受为时相当长的冬季低温成花诱导,之后在冬末或初春气温回升和解除水分胁迫时发生花发端,在暖和而不酷热(表现为昼温高而夜温低)的天气下才能完成花穗与花的分化;花芽分化过程表现明显的阶段性和节奏性,任一阶段条件不满足均可导致花芽分化失败;影响荔枝花芽分化的外因主要包括末端枝梢状态、温度和水分;梢内碳水化合物积累、内源激素含量影响成花。为解决生产中成花不稳定问题,确保在极端和边缘天气条件下实现良好的花芽分化,应研究荔枝花芽分化中各因素作用的分子生理机制,并对嫩梢不能接受成花诱导、低温诱导信号的感受与传导及促进成花和花性分化的机制加强研究,探索针对荔枝花芽分化不同阶段的营养、水分、生长物质及物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木本植物花芽分化孕育临界期的概念、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包括花芽分化与外界环境、花芽分化与营养物质、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相互关系,展望了木本植物的花芽分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t\t\t\t\t目的\t\t\t\t\t研究番红花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探明番红花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和糖代谢的关系,对其栽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t\t\t\t\t\t\t\t\t\t\t\t\t方法\t\t\t\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蒽酮比色法等方法,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顶芽(花芽)的内源激素含量、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t\t\t\t\t\t\t\t\t\t\t\t\t结果\t\t\t\t\t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IAA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GAs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ABA和ZRs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ABA/GAs、ABA/IAA和ZRs/GAs在FP均出现1个峰值,随后下降且低于VP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则呈现单谷曲线变化趋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总体上升,且均在DP达到最大值。\t\t\t\t\t\t\t\t\t\t\t\t\t结论\t\t\t\t\t低水平的IAA、GAs和高水平的ABA、ZRs有利于诱导花芽分化;在激素平衡中,高比值的ABA/GAs、ZRs/GAs和ABA/IAA有利于顶芽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促进花芽的分化和成花。\t\t\t\t  相似文献   

9.
10.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茎尖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其对果树的早实性、丰产性、稳产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花芽分化的早晚、数量、质量与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也有直接的关系。掌握调控花芽分化的因素和机制,可以为人工调控花期、提高花芽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组织结构,激素的调控和开花相关基因等方面对核桃的花芽分化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湿地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崇庆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70-172
湿地作为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内部环境已发生变化,尤其是土壤中营养元素等环境因子;而植被作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部分,其分布变化通过促进或抑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循环,进而影响整个盐沼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通过对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综述,以期为湿地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烟草化学成分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口感、刺激性、香气等吸食品质,深入了解气象因子对烟草化学成分的影响对提高烟草品质很有必要。综述了极端温度、均温、昼夜温差、降水量、干旱胁迫、光照强度、日照时数、光质等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四川、云南、河南3个主产烟区烟叶典型化学成分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揭示烟草品质的生态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板栗花芽分化特点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板粟花芽分化的特点 ,分析了不同因子与花芽分化的关系。影响板栗花芽分化的主要是品种、树龄和树体营养状况。通过合理的施肥灌水、整形修剪、疏除过多雄花及选择合适的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等 ,可促进板栗雌花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14.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原产我国的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因成花不稳定影响产量的现象几乎在所有荔枝主栽品种均出现过,因此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分化的机理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及树体状况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及近年来花芽分化分子机制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同时对荔枝花性别分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花果花芽分化与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布兰瑞克"无花果花芽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小花形成前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花托分化前有积累,但此后则逐步下降;淀粉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偶然情况下也出现两性花.一般雄花比雌花出现的早,雌花出现的部位由品种和外界条件决定.早熟品种第三至四节出现雌花,而晚熟品种第八至十节以上才出现雌花.  相似文献   

17.
全球森林与环境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森林与环境互作是森林生态学最根本的基础。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森林与水文环境、森林与大气环境、森林与土壤环境、森林与生物环境、森林与人类环境、森林与其它环境因子等方面,综述了森林与环境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当前森林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与环境的关系研究需要深入;大时空尺度的森林与环境关系基础数据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建议加强森林与环境关系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深入揭示森林生态学过程及其响应气候变化的机理,完善森林与环境关系研究监测网络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发挥森林与环境学术期刊作用,推动森林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化学元素P、Ca、K、Mg、Mn、Cu、Ni、Ag、Zn和Pb的含量在红松、落叶松林下土壤中有显著差异,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化学元素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坡下部含量明显高于中部和上部,海拔不同,大量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由于土壤水分的渗透作用,坡度对易流动元素有明显的影响。就土壤而言,大量元素与有机质,表层厚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关系密切,而微量元素则与土层总厚度,石砾含量有关,这说明,大量元素受土壤生物小循环的作用要比微量元素强烈得多,因此在相关程度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油松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研究了20a生油松的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生长期内的蒸腾速度呈双峰型变化,平均蒸腾速度为0.501 5 m ol/g·s;影响油松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雷公山秃杉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法对秃杉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特征,对调查群落所处的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DCA分析.结果表明,①秃杉群落乔木层重要值在4.4%以上的物种有27种,乔木层按5m一层划分可分为9层,秃杉为群落的建群种或共优种,占据乔木层的第一层;②秃杉种群更新主要受乔木层结构(包括秃杉大树)、乔木层郁闭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影响;③土层厚度与Ⅰ、Ⅱ级秃杉幼苗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他各级秃杉相关性不大,土壤含水量对各级秃杉的影响也不大;④秃杉种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适当间伐乔木层和灌木层的非目的树种,从而为秃杉种群的更新创造良好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