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耕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出发,分析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介绍各环节的主要作业机具和作业模式,并提出目前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些制约问题及对策。基于现有种植模式和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出黄淮海东部地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组配模式,并推荐适于黄淮海东部地区机械化籽粒收获的优选玉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郓城县作为全国粮改饲试点县,坚持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全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机部门积极配合粮改饲,对青贮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探索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路线、机具选配方案与机具作业规程,总结青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适用的最优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郓城县农作物种植模式主要为小麦玉米2轮连作,青贮玉米一般是在小麦收获后进行播种。因此,  相似文献   

4.
正郓城县作为全国粮改饲试点县,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农机技术人员乘势而上,积极配合粮改饲,对青贮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实验研究,探索青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适用的最优模式,总结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路线、机具选配方案与机具作业规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郓城县农作物种植模式主要为小麦玉米2轮  相似文献   

5.
山东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玉米是山东省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笔者结合山东的多年实践,从小麦玉米种植特点入手,通过科学的梳理分析,分别提出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主推技术与模式,展望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会 《河北农机》2023,(20):40-42
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当中,玉米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农业经济产物,也是国内不可或缺的粮食产物。新时期,国内机械化事业的飞速发展,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了广泛运用,受到人们的青睐,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成为现阶段促使国内玉米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即为在玉米种植的整个过程当中引入机械设备,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机械配套技术而实现的,从而使玉米种植的整体效率及种植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全程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运用,能够使玉米种植模式得到明显优化,有效地解放人力资源,此为玉米种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玉米全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予以准确剖析,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优化玉米全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2011年在印发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求以地域性种植行距统一为重点逐步规范玉米种植,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完善适宜本地区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条件。农业部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玉米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东辽县耕地类型多样,岗谷平洼交错分布。现有自然条件约束、经营模式制约、栽培方式限制、玉米品种和机收方式等限制了我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只有加强农机和农艺融合,培育适合机播、机收的玉米新品种,采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方式,推广与玉米全程机械化相配套的机具和技术,才能促进我县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我县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阐述了玉米种植农艺与农机融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红兴隆管理局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各农场在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现状、模式、机械配套等,最后总结出该地区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所需要的机械配置,为该地区玉米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辽宁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介绍辽宁省玉米种植特点,分析全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玉米机械化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提高辽宁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棉花机械化生产农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山东省棉花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种植模式,建立机采技术的品种选育、耕作模式、栽培制度、管理技术与机具配备系统,本文在研究山东省棉区主要的农艺模式和种植习惯的基础上,结合“华北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农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试验成果.提出了山东省棉花机械化生产农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1北方半山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近年来,在我国北方丘陵半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相比,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高强度的玉米生产劳动使农民急切盼望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拿河北省迁安市来为例,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在主要是机械耕作、机械灌溉、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和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  相似文献   

15.
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优势农作物之一。随着农区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多年来,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相对滞后,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立玉米全程机械化收获示范园区,扩大引进玉米综合机械化生产技术,优化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对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生产的劳动力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花生生产形势、区域特点、栽培制度和主要种植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花生种植基本概况。分析提出了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花生机械化生产各环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2种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各生产环节机具配套方案,并给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促进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新宾县玉米种植及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制约新宾县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提高新宾县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2022,(4):39-42
<正>为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农机装备保障工作,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织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和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调整改造指引》。为加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下简称复合种植)配套机具供给,提供有效装备支撑保障,针对大中型机具保有量较多的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主要技术模式和主流机型,  相似文献   

19.
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对平凉市大豆玉米及其机械化生产特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种植效益低、气候和市场影响大、机械化技术不成熟等制约平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优选适宜的种植方式、加强农机农艺与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优势、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四个方面深入探析,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力,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玉米生产在我国分布广阔,由于气候差异和历史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我国玉米栽培模式千差万别,玉米植株的产量、高度等生长特点差异较大。随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明显地受到玉米农艺栽培技术的制约。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立项课题“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专设下课题“玉米标准化中种植体系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对此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