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覆膜插秧机械中存在的无开孔装置或开孔装置易阻塞造成秧苗根系损伤与漏插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防堵式覆膜同步开孔插秧装置。在齿轮旋转箱双臂分插机构的基础上,加装"+"形尖点的单臂开孔装置。为探究覆膜开孔与插秧作业过程,以单个栽植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开孔装置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确定了影响开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验证了开孔与插秧相位角差的可行域。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开孔与插秧相位角差、开孔倾角、旋转速度为试验因素,以膜孔长度、插秧前开孔长度、膜孔合格率为评价指标实施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开孔与插秧相位角差8. 0°、开孔倾角7. 0°、旋转速度246. 4~250. 1 r/min时,开孔装置无堵塞现象发生,所得膜孔平均长度47. 3 mm、膜孔平均宽度16. 6 mm、插秧前开孔平均长度18. 0 mm、平均膜孔合格率94%以上。应用参数优化试验结果,对防堵式覆膜同步开孔插秧装置与"H"形同步开孔插秧装置进行了防堵性能和开孔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开孔装置各项指标均优于改进前的"H"形开孔装置,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膜孔多向交汇入渗试验资料 ,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特性和影响因素 ,研究了膜孔直径、膜孔间距、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和土壤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的影响 ,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与膜孔交汇入渗量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机理 ,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膜孔交汇入渗规律和膜孔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室内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浑水与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的区别,研究了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及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与浑水垂直一维入渗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不同膜孔直径的关系;提出了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稳定入渗率模型、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模型和湿润锋运移模型。结果表明,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单点膜孔累积入渗量逐渐增大,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和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逐渐减小;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的入渗系数K和入渗指数α都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的入渗系数Kc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侧渗量入渗指数αc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入渗时间内,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交汇界面面积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膜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量、减渗量和交汇界面面积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膜孔交汇入渗相对膜孔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与交汇界面面积的线性函数关系,由此建立了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量的计算公式。以上研究成果为膜孔灌理论与技术要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膜孔灌溉技术要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军虎  赵茜 《灌溉排水》2000,19(3):47-49
根据膜孔灌溉大田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灌溉特点和灌水技术要素对膜孔灌灌水定额的影响,研究了单宽流量与开孔率与膜孔灌灌水定额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膜孔灌溉大田灌水试验资料 ,分析了膜孔灌溉特点和灌水技术要素对膜孔灌灌水定额的影响 ,研究了单宽流量与开孔率与膜孔灌灌水定额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 ,建立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零惯性量数学模型 ,并将其与优化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优化模型。实例计算与方法验证表明 ,该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该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深孔零件的制造与普通零件孔的制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孔深的影响使制造难度进一步增加,数控深孔钻床是现代化生产中制造深孔零件的主要机械设备,在机械加工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从深孔零件加工的难点着手,说明了数控深孔钻床加工深孔零件的技术特点与工艺流程,总结了深孔零件制造精度的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离心泵平衡孔轴向力平衡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和试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衡孔位置、平衡孔面积与平衡轴向力效果和泵外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提高轴向力平衡装置的综合效果,提出了减小平衡孔大小、适当增加后密封环直径(相对前密封环)、平衡孔靠近叶轮轮毂等设计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吸盘式精密排种装置吸种过程气流场中种子受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研究了吸种区域气流场中的种子颗粒受力。选取相对压力、吸孔孔径、种子与吸孔的距离、种子姿态4个因素进行正交仿真试验,分析排种装置工作参数对气流场中颗粒受力的影响。建立了种子颗粒在气流场中受力数学模型,得出影响种子颗粒受力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种子与吸孔的距离、种子姿态、相对压力、吸孔孔径。吸孔吸附距离范围为0.34~1.90 mm。在精密排种装置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刷轮式苗盘精播装置排种过程中种子的运动;提出了种子靠自重顺利排出的条件;确定了影响刷轮式苗盘精播装置排种质量的因素,即与固定排种板型孔的直径、种子的尺寸和活动型孔板的移动速度有关,与活动型孔板的型孔直径无关;并优化设计了刷轮式苗盘精播装置中排种板型孔直径。经实验验证,种子可靠自身质重顺利排出,落入苗盘的种坑内,保证了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连杆损坏的原因 连杆的主要缺陷是:弯曲、扭曲变形,大小端孔磨损,大端孔结合面和连杆螺栓孔面的损伤。连杆弯曲后将导致汽缸偏磨;连杆扭曲将使缸套磨损成腰鼓形,其后果直接影响活塞与活塞环、缸套表面的相互位置与配合间隙。 连杆大小端孔磨损的主要原因有:连杆铜套与小端孔、连杆瓦与大端孔配合过松,过盈量不足;连杆瓦与铜套外圆粗糙,大小端孔圆度、圆柱度误差过大;连杆铜套与活塞销、连杆瓦与曲轴轴颈配合间隙过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电磁式轴向振动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种电磁振动钻削装置。在深孔加工过程中,通过调节交流电的大小与频率来控制振动切削装置钻杆振幅与频率,与负压抽屑装置配合使用,有效地改善深孔加工过程中断屑、排屑的问题,提高了深孔加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离心泵叶轮平衡孔液体泄漏量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BA-6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上,通过更换不同直径平衡孔叶轮的试验,测量了叶轮后密封出口压力、泵进口压力,得出了平衡腔内液体压力、泵进口压力与泵扬程的试验曲线。据此计算得到了平衡孔液体泄漏量特性曲线。在设计工况下,比较分析了当平衡孔直径不同时平衡孔液体泄漏量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实测泵轴向力曲线表明依据平衡孔泄漏量特性曲线计算得到的轴向力曲线,可以满足工程计算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的Philip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垂直入渗和膜孔入渗试验 ,研究了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特性 ,建立了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的 Philip模型 ,分析了膜孔入渗与一维垂直入渗之间的关系 ,可以由一维垂直入渗资料确定充分供水条件下膜孔入渗模型。  相似文献   

16.
龙眼果实差压预冷过程中的阻力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建立了龙眼差压预冷试验台,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龙眼果实的通风阻力特性。结果表明,风速与压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Ramsin方程来描述,压差与风速近似呈平方关系。研究了包装箱的开孔形状与开孔率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风速和开孔率条件下,圆形开孔的压力损失较小,矩形开孔的压力损失较大,龙眼差压预冷包装箱的开孔率大于15.5%时,压力损失小而且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自吸离心泵回流孔面积和位置对自吸时间、自吸高度及泵效率的影响关系;导出了最佳回流孔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最佳回流孔位置的确定方法,并对公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非常吻合。最佳回流孔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作为设计自吸泵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离心式油菜精量排种器型孔结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机械离心式油菜排种器型孔易出现堵塞导致后续断条的问题,进行了离心式油菜精量排种器型孔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型孔囊取1、2、3粒油菜种子的临界直径;结合EDEM种子运动轨迹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型孔囊取1、2、3粒种子的临界值分别为2.6、3.5、3.8mm;同时试验研究了型孔直径、转速与排种性能关系,进行了型孔堵塞统计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型孔直径取3.8mm时,其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不大于14.8%,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不大于16.4%,型孔无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19.
深孔直线度光电测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光电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来准确测量深孔直线度的方法。分析了光电探测器发生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时造成的实际孔心的变化规律。基于最小二乘原理,推导了深孔直线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为深孔直线度光电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光电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定位功能、实时显示深孔直线度误差的光电测量装置,可实现深孔直线度的无损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20.
水稻直播机组合型孔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同时满足常规稻与杂交稻的播种要求以及实现对播量的快速调节,以型孔轮式排种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型孔轮壳、型孔轮和调节机构组成的组合型孔排种器。以瓢形孔为组合型孔设计的基础,型孔轮壳上有多个带引种槽的瓢形通孔,可与型孔轮上的大、小型孔对应组合成完整的型孔,调节机构起调节定位作用。以常规稻秀水134和玉香油占以及杂交稻花优14和培杂泰丰为试验材料,对型孔的形状、尺寸和形式以及调节机构进行了设计与试验。通过调节机构的可靠性试验得出,调节机构的可靠性合格,且可5 s内实现播量快速调节。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模型,计算确定了型孔数量为8个,型孔大端半径为5 mm,小端半径为4.5 mm,长度为11 mm。通过理论计算和三因素两水平试验的结果表明:引种槽的长度为6.5 mm,倒角为60°,型孔轮上大型孔的形式为深度6.5 mm柱形型孔,小型孔的形式为深度4 mm的勺形型孔时试验效果最佳,在转速50 r/min时播秀水134品种,小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大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67%,且变异系数分别为22.60%和20.46%,满足播种要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型孔形式是影响穴粒数合格率的关键,引种槽的长度和倒角对穴粒数合格率与变异系数均有影响。播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能同时满足常规稻(秀水134、玉香油占)与杂交稻(花优14、培杂泰丰)的播量要求,变异系数较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