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IBV是国内养禽业快速...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和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高度传染的全球性鸡病之一,严重危害养鸡业。IBV众多的血清型及其基因组的不断变异,给IB的免疫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病鸡出现呼吸困难、产蛋下降、肾炎和腺胃炎等症状和病变。IBV的特点是变异频繁,血清型复杂,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IB已成为养禽业最难控制的疫病之一。鸡对IBV的免疫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疫苗已不能完全保护免疫鸡群,开发IBV基因工程疫苗,从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的良好表达到免疫策略的不断完善,已成为未来预防IB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以损伤气管、引起肾脏病变、母鸡产蛋量下降和产畸形蛋为特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IBV新的血清型不断增加和变异株的不断出现,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IB疫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本病的暴发和流行,但由于IBV血清型众多及地域之间的差异、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较  相似文献   

4.
正一、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其危害1.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IB能引起鸡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导致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引起产蛋期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与其他病原混合  相似文献   

5.
复方中草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由于IBV毒株具有高度易变异和多血清型的特点,给该病的免疫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中药在对动物机体生理机能进行综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各种品种鸡均可发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IBV的血清型很多,迄今为止已分离出 20多个血清型和更多的变异株,随着疫苗的使用,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 IBV对鸡的致病性也发生变化。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将 IB分为 5个类型: (1)呼吸型; (2)肾型; (3)肠型; (4)生殖道型或产蛋异常型; (5)腺胃型。   1997年王玉东报道引起腺胃型病变的 IBV变异株。 1995年以来,在江苏、山东、山西、广…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IBV感染病鸡的临床症状以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等呼吸道表现为主,即传统的呼吸型IB。自然条件下,IBV很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血清型/基因型不断出现,因此免疫失败的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气管罗音、肾脏病变,蛋鸡产蛋数量和蛋的品质下降,雏鸡可因为感染后的呼吸道和肾脏的病变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s Bronchitis of chickens缩写为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传染病.临诊上以气管罗音、咳嗽和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幼鸡感染可致死亡,产蛋鸡群感染则导致蛋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冠状病毒科,其血清型极为复杂,目前已知IBV有30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及变异株间抗原性差异很大,且不断变异,这就给IBV的诊断、免疫及IBV血清型分型带来很大的困难.该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禽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上).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肾等组织出现病变等,产蛋鸡的蛋产量和质量均下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IB的防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1.
鸡4种病毒抗原液的浓缩及其四联油佐剂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超滤浓缩技术对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尿囊液进行了10倍或10倍以上的浓缩处理,并按一定的比例配比研制成四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的最小免疫剂量是0.25ml,免疫接种二周后,鸡新城疫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HI抗体效价分别达到8log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C株N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四川省一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的雏鸡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命名为SC。病毒经鸡胚传代、血凝试验监测和负染电镜检查证实为IBV。自接毒鸡胚尿囊液中提取RNA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得到了IBVSC株mRNA6 cDNA(编码N蛋白)。应用DNAstar5.06,Clustal1.8分析软件将克隆测序的N蛋白基因与Genbank中11株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和同源性分析,发现IBV SC株变异独特,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参考毒株。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辽宁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遗传演化情况,从辽宁某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料中分离得到1株病毒,经分子生物学检测、鸡胚矮小化试验、新城疫病毒血凝特性干扰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该毒株为IBV,并命名为CH/LN/2019。扩增该毒株S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S1基因全长1 620 nt,编码540个氨基酸,S1蛋白裂解位点为HRRRR,属于基因Ⅰ型(QX型)毒株;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与基因Ⅰ型代表毒株QXIBV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6%和94.8%;与国内常规型疫苗H52、H120和Ma5毒株的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77.2%~76.9%和75.4%~76.2%。本试验为辽宁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地高辛(DIG)标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pol基因的保守片段制成核酸探针,与IBV参考株、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流感病毒、正常鸡胚尿囊液及正常鸡肾组织等的RT-PCR产物进行斑点杂交,以检测探针的特异性,结果该探针仅与IBV毒株的RT-PCR产物杂交呈阳性,与对照病毒和组织的RT-PCR产物杂交呈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探针最低能检出约3.4pg的IBV RT-PCR产物.用该方法检测了38份疑似IBV临床病料,31份阳性;而用RT-PCR法扩增IBV S2基因确诊为阳性的只有29份.对人工接种IBV H52弱毒苗鸡咽喉和肛门拭子32份进行检测,检出15份阳性.结果表明,利用DIG探针检测IBV的RT-PCR产物,特异性和敏感性强,可重复,能克服RT-PCR非特异性反应和探针Northern杂交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朗德鹅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禽流感病毒ELISA试剂盒对某朗德鹅养殖场的病鹅气管粘液进行了检测,发现5份粘液样本均呈禽流感阳性;随后取相应气管组织材料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分离病毒.发现尿囊液能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用禽流感病毒H5、H7、H9标准阳性血清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抗血清作HI试验,结果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达到2^7,而禽流感病毒H7、H9亚型及其他病毒抗血清无血凝抑制滴度,说明从朗德鹅分离到的病毒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7.
Xu C  Zhao J  Hu X  Zhang G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7,122(1-2):61-71
Between 2003 and 2005, four strains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were isolated from the vaccinated chicken flocks in China. The results from chicken embryo cross-neutralization assays showed that all the four isolates were relative to strain A2 of IBV, which was isolated in 1996 in Beijing and related to strain 4/91. The S1 gene of the spike protein was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S1 gene had a similar degree of identity (88.98-99.28%) among the four Chinese IBV isolates. The identity of the S1 protein gene between the four Chinese IBV isolates and 14 strains of other IBVs varied from 70.06 to 81.59%.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groups of IBVs circulating in China and the disease outbreaks might have been caused by infection of multiple strains of IBV.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各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料中,分离到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病毒形态观察、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的干扰、鸡胚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血凝特性试验、病毒理化特性测定等生物特性鉴定及IBV N基因特异性片段的检测.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60~120 a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粒子;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分离株的传代物均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动物回归感染死亡鸡肾脏病变明显,表现肾脏肿大、花斑肾现象,输尿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无直接血凝性,经1%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分离株对乙醚和氯仿敏感;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分离毒株进行扩增,结果均扩增出特异N基因核酸片段.  相似文献   

19.
巢式PCR快速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经鸡胚增殖后,直接用尿囊液提取RNA后反转录成cDNA,用IBV基因3’端的UTR1-/UTR2+和UTR3-/UTR4+两对引物进行巢式PCR,所检测的4个IBV标准参考株和16个IBV野毒株均得到了预期的174bp大小的片段,而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及正常鸡胚尿囊液经同样处理没有可见片段出现。本试验不需纯化册毒只需05ml病毒尿囊液即可在24小时内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这表明与其它IBV鉴定方法相比,该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