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猪屎豆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找寻TTC法测定猪屎豆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很好地检测猪屎豆种子生活力,可用来估测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试验得出30C水浸种40 mir后,置于45℃黑暗条件下、TTC浓度1.0%、染色时间60 min为测定猪屎豆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唑法测定苔草属几种种子生活力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测定苔草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是:取净种子,磨擦除去小坚果的外壳,将种子预湿后纵切胚和3/4胚乳,在35℃下用0.1%的四唑染色4 ̄24小时或用0.5%的四唑染色体3 ̄24小时,冲掉溶液后在保持种子湿润的条件下鉴定其有无生活力。采用以上方法对不同产地和不同收获、贮藏期的几种苔草种子生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产于呼市、锡盟、承德地区的苔草种子,  相似文献   

3.
对两种草坪草和六种牧草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种子适宜的预处理方法,四唑溶液浓度和染色时间,结果表明:除春箭舌豌豆种子外,其余种子在染色前均需浸渍或缓慢预湿及横切或纵切,针刺等预处理:在30℃下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假俭草、碱茅和籽粒苋种子用0.1%浓度,染色14h,染色14h,狗牙根和串叶松香草种子用0.5%浓度,染色22h,春箭舌豌和湖南稷子种子用0.5%浓度,分别染色14或6h  相似文献   

4.
根据种子生活力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机理,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种子处理方式对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种子胚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采种时间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进行了测定与比较,以筛选鉴别种子生活力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黄瑞香种子生活力检测可用如下方法:黄瑞香去除种皮,加入磷酸缓冲液配制成0.5%的TTC溶液,在45℃恒温条件下保持反应6 h,观察胚部染色状态,呈红色者为具有活力的种子,反之为失活种子。采用以上方法对不同采种时间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变化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确定了当年采收的种子生活力可达到94.5%,贮藏1年和2年后,生活力分别下降了54%和72%。  相似文献   

5.
牧草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系通过一定浓度的四唑溶液对牧草种子进行染色,按胚的主要解剖构造的染色图形来判断种子活力的强弱,可准确和快速地反映出休眠种子是否具有潜在发芽力,便于企业急需调种和种子样品中休眠种子较多的情况下,采用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方法迅速地确定种子批的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6.
利用纸上荧光法、红墨水法、溴麝香草酚蓝(BTB)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四4种方法对窄叶蓝盆花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窄叶蓝盆花种子生活力最适方法为TTC法,在35℃下浸种90 min,用浓度为0.1%的TTC在35℃温箱中避光染色90 min,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四唑法是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和《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中测定种子生活力统一采用的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测定紫羊茅种子生活力、染色浓度和时间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四唑法是目前测定种子生活力最广泛采用方法,也是《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测定种子生活力统一采用的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测定四种牧草种子生活力的种子预处理,四唑浓度和染色时间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测定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cs pall.)、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羊草(Aneurolepidium chicnse(Trin)Kitag)种子生活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四唑法测定紫羊茅种子生活力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唑法是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和《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中测定种子生活力统一采用的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测定紫羊茅种子生活力、染色浓度和时间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羊草种子生活力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根据种子生活力的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机理,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种子材料的处理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胚染色效果的影响,以筛选鉴别种子生活力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不同基因型的羊草种子生活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羊草种子生活力检验可以用如下方法,羊草去稃种子,加入磷酸缓冲液配制成0.5%的TTC溶液,在35℃恒温条件下保持反应2~3 h,观察胚部染色状态,呈红颜色者为具有活力的种子,反之为失活种子.本研究建议在生产实际中应将生活力作为评价羊草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TTC法测定4种针茅种子生活力染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TTC法测定4种针茅种子生活力,结果表明TTC法能够较好的反映4种针茅种子的生活力。试验针对影响TTC染色效果的5个因子进行了全面的梯度试验与数学分析,即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其中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TTC浓度对染色效果起主要作用,并得到了测定4种针茅种子最佳染色技术条件,分别为(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短花针茅种子30℃-6 h-0.3%-40℃-3 h;大针茅种子30℃-3 h-0.1%-40℃-6 h;克氏针茅种子30℃-6 h-0.3%-35℃-18 h;贝加尔针茅种子35℃-12 h-0.3%-30℃-18 h。  相似文献   

12.
以菊芋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菊芋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芋酸乳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菊芋汁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时间4 h;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菊芋酸乳感官评分为94分。  相似文献   

13.
不同盐碱化草地对菊芋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上种植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不同生育期的离子分布,以期了解和揭示菊芋在不同盐碱胁迫下K+,Na+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菊芋植株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K+/Na+值显著下降(P<0.05),不同器官K+/Na+值的变化顺序为:叶片>茎>根系。随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根系K+,Na+的选择性吸收比率ASK,Na升高;中度盐碱胁迫下菊芋现蕾期茎和叶片的选择性运输比率TSK,Na升高,而在重度胁迫下则下降。同一盐碱程度胁迫下,叶片TSK,Na>茎TSK,Na,地上部K+,Ca2+,Mg2+含量和K+/Na+值大于地下部,而Na+含量小于地下部;不同生育期相比,在现蕾期菊芋中Na+含量较低,K+下降幅度小,K+/Na+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法、遮光处理法和人工杂交法研究了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雄性不育单株不育性对光照、温度的反应,主要营养元素施用量、不同纬度地区栽培对育性的影响,以及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与可育花相比,不育花雄蕊短小、花药干瘪萎缩、花粉败育;雌蕊发育正常,而花冠略大,结实特性与可育花相似。较低温度对彻底败育单株育性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微粉单株花粉量有一定增加;而不同地域栽培、不同土壤肥力、光照对桔梗不育性无明显影响;桔梗不育材料与商洛桔梗、淄博桔梗杂交结果表明,商洛栽培种中存在不育材料PA2、PA4的保持基因,淄博栽培种中存在不育材料的恢复基因。因此,本研究发现的桔梗彻底败育单株不育性在不同环境中表现较为稳定,败育特性受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属核质互作不育型。  相似文献   

15.
赵青山 《青海草业》2010,19(3):9-12
将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on),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chetana H-Smith),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mumro)Ma的种子贮存在(18℃±5℃)和(0~4℃)下18个月。用0.2%CaCl2和2%KNO-3-溶液浸泡24h,进行电导率,TTC还原量及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①两种温度贮存的种子,除电导率差异极显著外(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不显著(p0.05);②药剂处理除对湿生扁蕾外其它种子都有提高发芽率的作用,0.2%CaCl2-效果最好,发芽率平均提高20%;③同种温度下贮存的种子,药剂处理后TTC还原量、电导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不同盐碱化草地对菊芋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轻度(L)、中度(M)和重度(H)盐碱化草地上种植菊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菊芋的生长特性及产量,确定其耐盐碱性,并探讨其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生物量在不同器官的分配为根系>叶片>茎;现蕾期菊芋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较其他生育期高,根系生物量比和根冠比(R/S)较其他生育期低。随着盐碱度的增加,叶片生物量比下降,而茎生物量比和根系生物量比增加;菊芋块茎产量下降,单株块茎数和单薯芽眼数减少,且与轻度和中度胁迫差异显著(P<0.05),说明重度盐胁迫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以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盛花期后不同收获时间及套袋收种、拍打收种等收种方式对其种子产量、千粒重和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盛花期后28,33,43和48 d相比,盛花期后38 d收获的种子产量最高,并获得较高的千粒重和种子生活力;与传统刈割、1次拍打、2次拍打和3次拍打收种方式相比,套袋收种收获的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最高,分别为202.37 kg/hm2和5.11 g。表明盛花期后38 d和套袋收种是云南进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种子生产的最佳收种时间和收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绵果荠(Lachnoloma lehmannii)无菌苗培养体系,以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影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种子消毒适宜方法为种子流水冲洗1~2 min,70%酒精浸泡1 min,0.1% HgCl2消毒1.5 min;2)光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幼苗的不同部位对光照有不同响应;3)种子萌发对低温有依赖性,而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高温;4)适宜激素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幼苗的不同部位对激素有不同反应。因此,绵果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适合培养体系为把种子消毒后接种无激素的MS,放在变温为15 ℃/5 ℃的光照条件下培养4~5 d,萌发后转至温度为(25±1) ℃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发芽率达到90%,比对照高16%,且幼苗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9.
高凯  朱铁霞  乌日娜  刘辉 《草地学报》2014,22(5):1127-1130
通过测定不同密度条件下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株高、产量和各器官生物量等指标,探讨密度对其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茎秆、块茎及地上生物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小花、根系和叶片的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密度为0.6 m×0.6 m时达最高;单株根系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单株叶片、小花、茎秆、块茎和总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株生物量贡献率顺序为茎秆>叶片>块茎>小花>根系,且与密度无关;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以饲用为目的宜高度密度种植,以块茎产品为目的种植密度宜为0.6 m×0.6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