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娜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氯仿和正丁醇(4:1)萃取(Sevag法)除去蛋白质,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多糖含量.结果显示,海娜叶和花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8.13%和8.98%.  相似文献   

2.
ICP-AES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镉、铜、铅、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53-6354
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的镉、铜、铅、锌。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的镉、铜、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娜植物和土壤中4种元素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5.8%~101.3%,RSD均小于2%。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是测定植物及土壤中重金属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99-8800
[目的]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铬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ICP-AES分别测定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结果]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6.9%~102.6%之间,RSD为1.27%~3.38%。[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是测定植物体中铬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因素对大叶红草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了光照时间(全日光照、上半日光照、下半日光照)、施肥量、摘花等因子对大叶红草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生长周期内,全日光照条件下大叶红草(栽植后180 d时)根、茎、叶、花中的色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1%、4.13%、8.87%、1.12%;中施肥条件(7 g/株)下植株根、茎、叶、花中的色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28%、3.05%、6.32%、0.72%;摘花处理与不摘花处理相比色素含量较高,其根、茎、叶中的色素含量分别为0.98%,3.30%,6.28%。  相似文献   

5.
园艺植物叶色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园艺植物叶色变化受叶片色素成分、含量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对叶片色素的研究可以为改良和培育彩叶植物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从叶片色素成分、叶片色素含量与叶形态和结构特征、光合特性及其他相关影响因子等方面论述了园艺植物叶色变化的研究概况,总结了提取园艺植物三大叶片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最佳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彩叶园艺植物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色素在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中非常重要,利用高光谱数据,揭示光谱反射率上特征波段与光合色素含量间的关系将有助于理解光合色素光谱反射特征的规律,同时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快速无损监测植物叶片光合色素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野外采集的桉树叶片样本,在实验室内测定了叶片的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提取了光谱特征参量,并建立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光谱特征参量间的估算模型.通过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SDr-SDb)/(SDr+SDb)为变量建立的指数模型估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从蒲公英花中提取的黄色素是一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天然色素。研究蒲公英花中黄色素的提取方法以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为蒲公英花黄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的提取方法.[方法]以色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提取溶剂、辐射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浸泡时间5个因素,对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各因素对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含量的影响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辐射功率>提取时间>浸泡时间;黑果枸杞花色苷色素的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辐射功率7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50,浸泡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花色苷色素提取率为15.32;,总花色苷含量936.27 mg/100 g.[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花糯饭是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食用色素将其染色、按传统烹饪方法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饭。在壮族聚居的地区,花糯饭俗称为五色饭、花米饭、花饭或乌兰饭等,是非常重要的壮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索彩叶植物的叶色表达与色素的关系。[方法]对6种植物叶片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比色卡’进行比色,并分别测定了6种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比较了6种植物叶片叶色类型、色素种类、含量以及分布状况。[结果]叶绿素含量的排序为:加杨(绿叶)﹥中红杨(紫绿叶)﹥全红杨(红叶);青枫(绿叶)﹥紫叶枫(紫红叶)﹥红枫(红叶),而花青素含量的排序正好相反,叶绿素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负相关。植物叶色是由多种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叶绿素越多叶片越绿,花青素越多叶片越红。彩叶植物叶绿素含量占80%左右,类胡萝卜素占17%左右,花青素占3%左右,彩叶植物与绿叶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有差异,但不至于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结论]以期为彩叶植物的生产与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试验提取海娜花和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在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结果表明,海娜花和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别是花以65℃时、用浓度为95%的乙醇提取1.5 h,叶以65℃时,用浓度为95%的乙醇提取2.5 h最好,得出的海娜花和叶中黄酮含量可分别高迭2.356%和1.569%.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色素含量与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彩叶植物紫叶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中色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与b比值明显上升,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下降,花青素与叶绿素比值增加;PAL活性和花青素含量上升。水分胁迫对叶绿素b的伤害大于叶绿素a,花青素与叶绿素比值的上升是导致叶片显色更加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醇溶超生提取法三七花中总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产地、三年生三七花中总皂苷的含量,分析三七花中农药残留含量。采用大孔树脂吸附除去样品中大量的色素,比色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六六六、DDT含量。  相似文献   

14.
牵牛花色素色的超声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牵牛花色素的超声提取法以及温度、酸碱度和金属离子对牵牛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确定牵牛花超声提取条件。为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万寿菊提取叶黄素专用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选定的5个品种的比较,筛选出适合作为生产叶黄素的专用品种‘99022’,‘99001’及‘99146’,这些品种花期长,鲜花产量高,色素含量高,均地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种植,花色越深,叶黄素含量也相对越高,单花重,单株鲜花重和鲜花总产量尽管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所选出的3个品种均以74000株/hm^2密度处理的表现最高,通过本研究还提出了相应的万寿菊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16.
蜡梅切花内源激素动态及衰老有关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GC及ETP处理证实,蜡梅内源乙烯匮乏,且对外源乙烯不敏感,是非乙烯跃变及乙烯不敏感切花.衰老期间IAA及ABA显著增加,是主要促衰因子.iPA呈单峰曲线,绽开期最高.SOD及MDA的动态表明了与衰老过程的规律性反相关.经鉴定,具邻二酚羟基的黄酮醇———槲皮素为蜡梅花瓣主要色素之一,并测定了其动态.结合蜡梅的衰老表现类型讨论了内源激素对蜡梅衰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在西宁地区栽培推广的园林小菊资源,选取7份金陵系列园林小菊资源,通过测定菊花的表型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对7种园林小菊资源在西宁地区的观赏性和栽培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份菊花资源的株高、主茎粗、叶长、叶宽、叶重、花朵数、单花重、花层数、花径和冠幅的变异系数为28.80%~35.43%。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冠幅、花层数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光合色素因子”,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第2主成分为“花器官因子”,主要影响因子为花层数和花径;第3主成分为“植株形态因子”,主要包括株高、冠幅和叶长。聚类分析将7份菊花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金陵赤心’和‘金陵红荷’,表现为叶绿素含量较低、植株较矮小、主茎较粗、叶片较重;第二类包括‘金陵潋滟’和‘金陵月桂’,表现为植株高大、冠幅宽大、花层数较多;第三类包括‘金陵玫瑰金’、‘金陵笑靥’和‘金陵阳光’,表现为花层数多、叶绿素含量较高。对7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F值),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陵玫瑰金’>‘金陵红荷’>‘金陵笑靥’>‘金陵阳光’>‘金陵赤心’>‘金陵潋滟’>‘金陵月桂’。综上所述,“光合色素因子”和“花器官因子”可作为适应性评价重要依据。‘金陵玫瑰金’和‘金陵笑靥’综合表现优异,在西宁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菊花品种适应性评价及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L9(33)对山丹花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是50℃,时间1h,乙醇浓度99.7%,其中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浓度、时间、温度。山丹花色素受柠檬酸、醋酸、抗坏血酸、一价金属离子的影响不大;在pH5或70℃以下长时间加热对其影响也很小,但日光照射、碱性环境、氧化剂、高价金属离子对山丹花色素色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