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颜色花生种皮色素提取工艺,以铜仁珍珠花生(粉红色花生种皮)和紫魁花生(紫黑色花生种皮)种皮为原料,分别研究溶剂提取法中各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铜仁珍珠花生种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70min、料液比1∶62g/mL,在此提取条件下色素得率为3.19%;紫魁花生种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萃取温度72℃、萃取时间85min、料液比1∶54g/mL,在此提取条件下色素得率为4.18%。紫黑色花生种皮和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提取工艺条件有一定差异,且紫黑花生种皮色素含量较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高。  相似文献   

2.
花生中的红衣色素是一种可食用的天然色素,除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作用外、其还以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色调自然等优点而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因此研究花生红衣色素的提取有重要的意义遥本文对花生红衣在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次数等条件下分别进行色素的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花生红衣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学军  梁志家  韩锋 《大豆科技》2012,(1):39-40,43
介绍了复式萃取器的结构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它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天然色素及中草药有效成份萃取生产中的应用,指出复式萃取器能够实现浸泡及梯度萃取并获得较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4.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中药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李淑芬,李景琳,潘世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食用色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用色素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色素两种,而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目前天然色素倍受欢迎。高粱红色素是从高粱颖壳中提取的天然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皱叶酸模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考察,为开发和应用天然色素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选出最佳提取条件,并从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考察色素稳定性。结果皱叶酸模在290nm处拥有最大吸收波长,当料液比1:50、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100°C、提取时间为1h,色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在加热温度为90°C左右,光照2天,pH为6时,色素比较稳定。结论皱叶酸模色素提取条件简单,稳定性良好,可以考虑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萃取分离纯化食用色素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PEG浓度、(NH4)2SO4用量、溶液酸碱度等因素对黑糯玉米色素萃取分离纯化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研究表明,PEG浓度20%、(NH4)2SO4用量为6 g、溶液pH为3.5时,黑糯玉米色素萃取率最高,分离纯化的效果最好.[结论]双水相体系可用于分离纯化黑糯玉米色素.  相似文献   

8.
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穗轴色素提取简便,提取率为10.85%;色素的耐光、耐热性较好;耐氧化性、还原性较差;葡萄糖、蔗糖、氯化钠及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与抗氧化剂,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树紫芽作为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性茶树资源,其创新利用研究逐渐深入,特色紫芽茶树品种的选育和高花青素茶叶产品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茶树紫芽花青素的结构性质、代谢途径、提取工艺和功能作用等,以期为茶叶紫芽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火龙果果皮色素、果肉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火龙果色素研究进展综述,同时展望了该类色素的研究及应用前景。为更好的开发利用火龙果色素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花青素为一种超强抗氧化之天然物,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细胞老化、减缓糖尿病症、改善视力及抗癌等功能;因此广泛运用于保健食品及化妆品原料。本改良场为促进台湾产落花生加工利用多元性,增加落花生附加价值,以提高农民收益。选育出具有高抗氧化活性花青素之台南16、17号落花生新品种,并积极发展花青素相关萃取技术。经长期实验结果,目前已建立一套完整、快速、高效率,且不含传统酸、碱、有机溶剂残留问题之落花生花青素萃取技术,配合新育成之落花生品种台南16、17号,所萃取之花青素稳定性及高效率可媲美酸性甲醇溶剂萃取方法,且可保留原花青素结构,将可生产安全而稳定且可保留天然原色之花青素原料。希望经由选育多元化及多功能性新品种,及相关技术之开发,提供天然色素、化妆品及保健食品等原料业之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红麻花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麻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进行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在55℃下,以丙酮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40(g/ml),恒温浸提6h.同时研究温度、pH值、自然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麻花色素在90C以下热稳定性良好;pH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在强酸下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还原性和一定的抗氧化性;金属离子Ca2+、Mg2+对色素影响不大,Cu2+、Al3+、Na+、K+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色素高粱红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桂珍  潘世全 《杂粮作物》1994,(4):51-51,54
天然色素高粱红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苗桂珍,潘世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天然色素高粱红是从农作物副产品高粱壳中提取的纯天然色素。色调自然、柔和、无毒、无特殊气味。经卫生监督部门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代替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合成色素在食品、医...  相似文献   

14.
李明达  姜雪  臧皓 《人参研究》2021,33(2):52-55
目的 以一年蓬为原料提取色素,为植物色素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提取色素后,从光、温度、金属离子等方面考察一年蓬色素的稳定性.结果 一年蓬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90°C,料液比为1:80,浸提时间1.5h.结论 除金属离子以外,其余光、温度等方面色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高粱壳红色素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梁壳红色素是从高粱颖壳中提取的一种红色天然色素,这种色素无毒,无特殊气味,可以酵溶和水溶,在食品,饮料,化妆品和药品行业上作为着色剂有广泛的用途,辽宁省每年生产约4亿kg的高梁壳,作为提取高粱壳红色素的原料有着巨大的潜在资源优势,因此,应加快高粱壳红色素开发与利用的步伐,形成科研,原料生产,产品加工,营销一条龙体系,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化优势,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新型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备新型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极好,呈鲜艳的绿色,稳定性强,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天然抗氧化剂,它的提取分离工艺是茶叶深加工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茶多酚提取和分离纯化的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所得产品的规格进行了比较和简要分析,对于茶多酚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然食用色素因其安全无毒、色泽鲜艳、种类丰富、并兼有营养和药用功能而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其自身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褐变褪化[1,2,3],实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藤菜(Bagella Rubra L.)鲜果色素亦不例外[4]。要解决藤菜鲜果色素的褪色问题,除了考虑在加工、包装、流通、储存等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以外,更主要的是应根据其自身的性质,采取稳定化技术或使用安全的稳定化试剂,从而达到阻止色素色变,延长储存期的目的。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已在食品及日用化工品上广泛应用[5],王学增等[6]曾初步研…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08,(1):42-42
茶叶中违规添加的常见绿色偶氮染料(主要以直接绿26、酸性绿125、媒介绿17为例),利用聚酰胺粉吸附,与茶叶中天然色素分离,然后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液解吸,中和挥发后,与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铵(CTAB)反应,用异戊醇提取后,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定性、定量。最佳的CTAB添加量为摩尔比1:1;最佳的萃取溶剂为异戊醇;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95、  相似文献   

20.
茶叶黄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及其氧化产物、黄酮类等。早在60年代,前苏联就有从红、绿茶中提取食用绿色素和黄色素的专利报道。近年来,由于天然色素食用的安全性及其茶叶的医疗保健功能,茶叶色素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用茶叶黄酮类作为除臭剂生产的口香糖、牙膏,由红茶色素制成的红茶果冻等。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在医学上,茶色素具有显著的促进纤溶、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作用。茶叶黄色素是笔者在进行茶叶综合利用研究中新开发的一种茶叶色素,为了使茶叶黄色素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笔者对其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绿茶提取液经溶剂处理,分别提取出多酚类化合物、嘌呤碱、多糖等物质后,其黄色溶液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制得黄色素。 测定黄色素溶液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特性,以及pH值、温度、溶液浓度、光照及各种介质对黄色素溶液400nm波长下消光值的影响,观察溶液颜色及澄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