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20多年来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对提高香蕉产量、品质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对农民种植高产优质香蕉提供了指导;并对提高香蕉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科学种养》2014,(8):63-63
近日,从广东省徐闻县前山镇何家村的香蕉种植示范基地传出喜讯,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中蕉6号”“中蕉3号”经过有关专家和种植户一年多时间的精心栽培管理,目前已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3.
梁山 《科学种养》2011,(4):20-20
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园艺研究所从1990年开始,共引进了20多个抗性较强的鲜食葡萄新品种,经过10多年的栽培试验,选育出高抗、耐寒鲜食葡萄新品种——黑香蕉。以下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香蕉保鲜技术是系统性的技术,贯穿于采前栽培管理至采后处理的各环节,各阶段需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从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上中村香蕉种植基地传来好消息,抗(耐)病香蕉新品种"中蕉"等系列香蕉新品种种植,经过有关专家和种植户的精心栽培管理,目前已开始抽蕾挂果。为了推进香蕉抗(耐)枯萎病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强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工作,近日,广西香蕉创新团队组织南宁市农技人员、种植户代表到西乡塘区坛洛镇观摩香蕉新品种种植试验基地,介绍"中蕉"等系列香蕉抗(耐)病新品种种植表现;并讲解香蕉枯萎  相似文献   

6.
矮生香蕉品种可在南北方发展温室栽培,是优良的经济树种与观赏树种,研究矮生香蕉的品种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可为发展矮生香蕉的观赏与鲜食应用提供基础和指南。试验选取了矮生香蕉品种‘中蕉12 号’为材料,评估其枯萎病抗性,开展地培及盆栽试验研究其栽培特性,总结其温室栽培技术要点。试验结果表明,矮生香蕉‘中蕉12 号’株高仅为85.7~103.3 cm,树形矮小,树姿优美,生长期较短约为10 个月,与易感品种‘巴西香蕉’相比具较强枯萎病抗病性,产量适中(6.0~7.8 kg/株),品质优良,果实品质媲美常规鲜食品种‘巴西香蕉’。矮生香蕉品种‘中蕉12 号’可鲜食与观赏两用,用于休闲观光以及生态农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符合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保鲜与加工》2006,6(1):35-35
反季节香蕉栽培一般是在当年的3~5月份种植,9~11月份抽蕾,翌年3~6月份成熟收获。但是,反季节香蕉挂果过冬可能会受寒害影响,必须适时套袋防寒保果。香蕉果实套袋既能减少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又能提高果实质量与产量。(1)正确选择套袋时间香蕉一般在断蕾后果指上弯时套袋为佳。  相似文献   

8.
正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具有生长快、生长量大的特点。在香蕉生产过程中,部分蕉农由于不了解营养元素对香蕉的作用,未掌握香蕉的生长特性、吸肥特点和需肥规律,无法进行科学施肥,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也难以提高香蕉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9.
广西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战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2009 年广西香蕉滞销现象,从8 个方面剖析了广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并对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相关难题的突破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改善栽培模式和技术、改良品种,优化结构、加强采后处理加工,延长产业链、合理规划品种布局、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等建议,以攻克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难题。p>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在我省南亚热带地区的自然条件下,5,6,7,8,9月是香蕉叶片抽出最快的时期,冷季(12月,1月和2月)几乎没有叶片抽出。高种天宝蕉一年可抽叶28.06片,矮脚顿地蕾29.85片,基本达到抽蕾开花期。高种天宝蕉从抽蕾到成熟收(收获)的天数因抽蕾时间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最少要110d,最多要202d。推算出香蕉最适留芽期的6月底 ̄7月初,本文专对防寒栽培措施进行了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期间,福建省漳州市的芗城天宝、平和坂仔、商靖靖城等香蕉专业批发市场上,本土香蕉价格没能如蕉农们期盼的那样好,大量的进口洋香蕉无情侵占了他们的传统市场。  目前,从东北到华北、从华东到中南各大城市,洋香蕉越来越多。在北京,水果市场上的香蕉九成是洋香蕉,零售价比本地香蕉的价格约高出六成,每kg在5元人民币左右。有关官员解释,近年来,中国政府已陆续与绝大多数WTO缔约国进行了双边谈判并缔结了双边协议,按照这些协议,中国承诺从2000年起开始逐步下调进口农产品关税,并逐步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这无疑为洋香蕉…  相似文献   

12.
以香蕉果实为试验材料,探究苯乳酸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0.6%苯乳酸对香蕉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将果实置于23 ℃、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中贮藏,定期(每2 d)测定果皮色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等指标,并观察记录果实腐烂率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果实贮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并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同时有效减轻香蕉果实腐烂率和病情指数的上升。可见,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延缓香蕉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减轻香蕉果实的腐烂并保持香蕉果实的品质,对延长香蕉果实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皇帝蕉果实小巧,色泽艳丽,口感独特,是公认的高档香蕉品种。为探索出一套生产优质绿色皇帝蕉的栽培管理技术,本研究通过在柬埔寨王国戈公省建立近千亩绿色皇帝蕉生产基地,经过一年多的种植,并对园址和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园区土壤和植株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储运等种植技术进行了不断地改进、总结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优质绿色皇帝蕉生产提供相关的指导,同时为香蕉产业结构调整及栽培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技术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垦科技》2009,(1):60-60
香蕉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香蕉巴拿马枯萎病。该病属于土传病害,香蕉植株一旦染病,病原真菌就会侵入并感染香蕉根部,以至最后植株整体出现枯死,很难存活。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利用分离到拮抗巴拿马枯萎病原真菌的拮抗菌,经液体发酵并接种到不同配方堆肥中,进行二次固体发酵,生产出了克服“蕉癌”的微生物有机肥。该微生物有机肥料在海南香蕉种植基地开展了大面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5.
脆炸香蕉     
《新疆农垦科技》2012,(9):61-61
材料:香蕉、鸡蛋、面包糠、面粉。做法:1.鸡蛋放入盘中打散,淀粉、面包糠分别放入两个盘中。2.香蕉去皮,从中间切断。3.香蕉先蘸蛋液,再蘸淀粉,再一次蘸蛋液,最后裹上面包糠。4.锅内放油,烧至6成热,将香蕉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即可。  相似文献   

16.
夏季正值香蕉的营养生长盛期,但此期雨水偏多,气温偏高,病虫害发生偏重,而且常常会出现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着香蕉的正常生长。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管理经验,特将夏季香蕉园管理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栽培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历史资料以及当前植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和试验材料,论述了栽培植物的层次进化和植物栽培水平的升级;提出群落栽培概念;并阐明群落栽培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管理过程,是今后植物栽培发展方向的观点;概述群落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内容和研究方法,为建立这门新学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香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在研究广西香蕉生产现状和生态适宜性基础上,密切结合广西香蕉生产实际,筛选出广西香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广西9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1:250000地形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按1 km×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采用GIS技术和权重法,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平台上,将广西香蕉进行了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大区域。在此基础上,对照广西香蕉生产现状,进行农业生产上科学布局与生产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研究,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药市场信息》2007,(1):39-39
2006年10月18日起,北京等地一些媒体相继报道、转载有关“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一时全国各地香蕉价格大跌,一些消费者不敢食用香蕉。经销商纷纷退货退单,目前已给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蕉农带来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以来,我们在浦北香蕉示范基地积极推广香蕉套袋技术的同时,摸索出一套实用的香蕉套袋配套护理技术,该技术在广西浦北县张黄镇平江村、大成镇板铺村蕉园实施后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已在全县蕉区全面推广实施,香蕉平均亩产量可达3125千克,商品果率由原来的76.6%提高到86.8%。现将香蕉套袋及蕉园的配套护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