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加强春季麦田田间管理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有效措施。笔者阐述了小麦春季生长特点,并从划锄镇压、肥水调控、防治病虫草害等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做了介绍。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小麦越冬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麦田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加之越冬气温偏高,当前群体偏大,出现旺长趋势,特别是播量过大的麦田,苗期分蘖少、个体发育弱,植株出现铺地现象,上部叶片显现受冻症状;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少,麦田墒情充足,可能导致杂草多,危害重;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存在低温冻害隐患等。因  相似文献   

2.
1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2004年冬小麦秋种期间气温较高,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麦苗生长发育,大部分小麦基本带蘖越冬,群体较为适宜。另有部分麦田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是播种偏早麦田出现旺长现象,且群体偏大;二是播种偏晚的土里捂麦田。因此,小麦春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合理调控群体,矮化防倒,主攻穗粒重,提高小麦品质。根据不同麦田,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是小麦苗情转化的最关键时期,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对促进苗情转化,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至关重要。2018年孟州市小麦苗情参差不齐,弱小苗面积比例大,促弱转壮是2018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一、因地因苗制宜,搞好肥水管理2018年冬前雨水充足,墒情适宜。对播种早、播量大、群体较大的麦田可暂不浇水,视墒情东部平  相似文献   

4.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3,(9):24
<正>在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中,一般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亩穗数。因此,麦田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争取亩穗数最大化,也就是要争取早分蘖、多分蘖、培育大蘖,千方百计增加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而春季麦田水肥供应对分蘖成穗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正一、当前全县小麦生产形势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5.7亿平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据越冬期苗情调查统计:我县小麦一、二、三类苗面积所占比例为50.5:37.7:11.8。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单株个体素质也均比上年有所增长,是近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针对我县越冬期日照时数异常偏少,气温偏低等不利因素,特提出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镇压控旺、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一)镇压划锄,控旺转壮,提墒保墒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从返青期到拔节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秋雨的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较晚,早春麦田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管理。1返青期管理1.1弱苗。受气候因素的影响,2007年小麦晚播面积大,越冬期提前,造成大面积麦田越冬群体不足,根系少,预计  相似文献   

9.
李凯 《农技服务》2014,(2):16-16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促控结合,肥水调节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提高穗粒数。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  相似文献   

10.
高密地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密地区春季麦田管理,从划锄镇压、适时除草、巧施肥水、精准用药、防止冻害五个方面总结了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通过这些措施实施,力争达到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产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不利气象因素及病虫草害多发、频发的阶段。抓好春季麦田管理,落实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措施、稳壮控旺、促弱转壮,确保小麦稳健生长发育,是争取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实现小麦增产提质增效的关键。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麦苗已开始返青,进入春季生长发育时期,各乡镇(街道)要早组织、早动手、早落实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因地制宜搞好春季麦田管理。一、科学追肥浇水麦苗返青期后,随着气温回升,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季是小麦管理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特别是小麦从返青到拔节阶段,是促分蘖成穗的关键时期,决定小麦亩穗数的多少。针对小麦春季管理要求和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小麦春管四项关键技术。一、春季小麦冻害防治与补救1、预防措施。对于旺长麦田要及早进行镇压,可以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抑制过快生长,提高抗寒能力。早春寒流到来之前,叶面喷施壮  相似文献   

13.
<正>从抽穗、开花直到成熟,是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这一时期也是小麦籽粒的生长期,是产量形成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小麦中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穗数、增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产量。要想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在日常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管理要点。1浇好水麦田后期管理水当先,在小麦的生长后期麦田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80%,以满足小麦对水分  相似文献   

14.
<正>冬小麦要想取得高产,春季田间管理要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上来讲,返青期到起身期小麦的植株继续分蘖、岀叶和发根,并且开始幼穗分化,是巩固冬前壮苗、争取弱苗转壮、抑制旺苗生长最有力的时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采取不同的水肥措施非常重要。1一类麦田年前越冬时已达到"6叶1心"、具有4~5个分蘖、亩总茎数已经达到80万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正处于春季管理阶段,即小麦返青至抽穗前。且前正是返青拔节期,即年后分蘖高峰期。这一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当前麦田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麦田群体偏少。主要原因是受干旱影响三类弱苗群体增多。二是部分麦田杂草偏多。由于部分麦田冬前没有开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小麦成长成穗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做好该时期的小麦管理,能增加小麦的成穗率,提高穗粒数。然而,当前春季小麦管理仍旧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依据麦田类型,科学施肥浇水、及时划锄,保持土壤水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和做好"倒春寒"应急预案,降低冻害的危害4个关键技术,执行落实管理春季麦田的科学方法,希望能对我国农业发展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淮北地区小麦于10月中旬播种,到12月20日后随着日平均温度下降3℃后进入越冬期。其间有55~60d的冬前生长阶段,这期间有500~550℃的有效积温。麦苗单株可长出6~7片叶,3~4个分蘖,达到壮苗标准。而2012年由于10月上、中旬干旱无雨,小麦到10月下旬才开始播种,比常年晚播7d左右,再加上降温早,将有一部分麦田达不到壮苗越冬的标准。加强麦田冬前和越冬期管理,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为年后麦苗的生长发育和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豫西南地区小麦在天气较为有利的条件下,于10月下旬大面积播种结束,属于适时偏早播种。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为切实做好冬前麦田管理工作,确保小麦实现大面积壮苗安全越冬,为争取明年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意见。1麦田苗情1.1今年小麦在适期偏早播种,墒情充足条件下,加之入冬以来天气较暖,麦田苗情总体生长偏旺。按经验分析,冻前麦田苗情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明显偏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针对我国北方各地普遍干旱降水偏少气温比往年偏高,小麦在越冬后提前返青的苗青提出镇压、中耕、补水、补肥、秸秆覆盖、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措施,确保2014年夏季粮食大丰收。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做到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实现中期稳健生长保大穗,后期不早衰增粒重,达到"穗多、穗大、粒重",为临邑镇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三门峡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政策好、措施实、人努力、天帮忙等有利因素,三门峡市小麦生产取得了新突破。2011年麦播底墒充足,基础较好,整体上小麦出苗整齐,长势良好,但个别麦田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要及时客观分析小麦苗情,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积极开展春季麦田管理,促进小麦早缓苗、早返青,促蘖增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一、麦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