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阳红茶加工工艺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信阳红"红茶加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信阳红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阳红”条形红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2010年春季开始,信阳市开始研制开发生产"信阳红"条形红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生产实践,对"信阳红"条形红茶的鲜叶处理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各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信阳红茶加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义 《河南农业》2016,(21):49-50
茶鲜叶的适制性是形成茶叶优良品质的前提,以不同嫩度的信阳群体种茶鲜叶: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信阳红与信阳毛尖加工工艺制成红茶与绿茶,从感官审评和主要化学成分两个方面对不同嫩度信阳群体种红、绿茶适制性进行分析,给不同嫩度的信阳群体种茶鲜叶生产红绿茶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德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英德红茶传统加工工艺设计研制出英德条形红茶连续化加工机械,并通过多次试产结合茶产品感官审评开展了英德红条茶连续化机械加工工艺研究,获得了英德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的基本工艺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安全、质优的银杏叶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阴干和常规红茶加工工艺为对照,对银杏叶鲜叶进行冷冻预处理,参照红茶加工工艺制作成银杏叶茶;对样品茶分别进行主要品质因子总黄酮含量、银杏酸含量的分析,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自然阴干银杏叶银杏叶黄酮含量远大于其他加工工艺的银杏叶产品;其次是冷冻后发酵2h银杏叶红茶,以常规发酵4h的银杏叶红茶银杏黄酮含量最低。三种加工工艺银杏叶茶银杏酸含量,以自然阴干银杏叶银杏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常规发酵银杏叶红茶(2h),冷冻后发酵银杏叶红茶(发酵2h)银杏酸含量最低。冷冻后发酵银杏叶红茶的香气和滋味优于常规发酵银杏叶红茶,而自然阴干银杏叶红茶成品香气闷,滋味有青腥味。【结论】冷冻后发酵工艺可降低银杏叶中的有毒成分银杏酸的含量,改善银杏叶茶的口感和风味;冷冻后发酵工艺与自然阴干银杏叶茶相比,银杏叶茶中的黄酮含量有所降低,但高于传统红茶工艺制作的银杏叶茶。  相似文献   

6.
枞阳白茶产品特色性强,营养品质高。该文主要从枞阳县适种白茶地区的光照、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和枞阳白茶栽培、加工工艺出发,分析枞阳白茶独特品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枞阳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独特的栽培、加工工艺,形成了枞阳白茶独特的茶条挺直、长短均匀、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绵柔,叶底鲜嫩成朵、嫩绿明亮匀齐,维生素C、水浸出物、茶多酚、粗纤维、茶氨酸等指标优于同类产品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茶原料加工黑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利用红茶原料加工黑茶的工艺,选用凌云白毫茶品种鲜叶加工的红茶、绿茶为原料(绿茶1号、绿茶2号、红茶1号、红茶2号),在控温控湿条件下,不同的"渥堆"时间、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黑茶加工工艺试验,通过对试验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分析,研究"渥堆"过程的"渥堆"叶含水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变化情况及对六堡茶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红茶为原料加工黑茶,品质达到或超过传统黑茶品质要求,且减少了杀青工序、缩短了黑茶加工的渥堆时间及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提高黑茶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龙井43"茶鲜叶为原料,通过兼气厌氧处理后加工成γ-氨基丁酸(GABA)红茶,并进行品质成分测定分析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经过厌氧处理后,产品红茶GABA含量显著提高,达到GABA茶标准,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提高;感官评审总分与对照红茶相当,表明本地品种龙井43适宜加工GABA红茶,且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出兼具绿茶的品相与红茶内质的扁形红茶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对龙井茶与红茶加工工艺的组合研究,结合2种工艺的优势,克服不足,试制出扁形红茶。[结果]研究试制的扁形红茶,其品质与传统工艺加工的条形工夫红茶相当,部分指标优于工夫红茶;其光滑扁平的外形改变了传统红茶的单一外形,形成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红茶加工工艺。[结论]研究可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有一只见过世界的"金毛猴",有一杯被端上美国国宴的红茶——臻溪金毛猴红茶.它如一粒火种,点燃湖南红茶的希望,引领湖南红茶重铸昔日辉煌. 臻溪金毛猴红茶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茶集团")四大品牌"臻溪"所属产品之一,目前由其全资子公司湖南省湘茶高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湖南省湘茶高科技有限公司在整合湘茶集团基地、品牌、原料、科研、加工、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技术及茶叶大数据,通过工艺的传承和革新,以臻溪金毛猴红茶为标杆,引领"湖南红茶"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具有海拔高、纬度低、空气优、降水充沛和光照充足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以安顺市平坝区羊昌布依族苗族乡龙海村种植的“黔茶1号”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研制“贵安”红茶,并利用“黔茶1号”茶青进行夏秋季茶产品开发,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摊青(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干燥—提香的工艺试制红茶。结果表明,采用科学化、数据化及经验化的方法制茶,所制红茶汤色红亮,滋味甜爽醇厚,香气为红薯香带花果香,品质优越。通过加工试验总结工艺参数,优化制作工艺,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茶园产值,夏秋季的黔茶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红茶价值,为平坝区红茶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茅山茶区现有白化茶品种的夏、秋季鲜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夏、秋季鲜叶在相同加工工艺下形成的红茶品质.结果表明,茅山茶区现有白化茶品种的夏、秋季鲜叶均可加工成适合当地消费者要求的柔性红茶;但用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白化茶鲜叶加工的红茶在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夏茶优于秋茶,黄金芽品种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3.
常亚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27-7529,7532
分析了"信阳红"红茶品牌的培育模型,指出了"信阳红"红茶品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茶叶基地建设面临衰老茶叶面积较大、红茶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红茶质量安全保障问题、红茶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等,对"信阳红"红茶品牌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柿叶茶的传统加工工艺是采用绿茶方法加工柿叶茶的,但是汤色、香气均有粗老气味,消费者不易接受。新加工工艺添加采用乌龙茶的摇青和红茶的发酵工序。摇青是乌龙茶特有的加工工序,经过摇青的摇活-摇红-摇香,使茶叶的香气转换加速,形成怡人的花果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鲜甜爽口;经过发酵制成的柿叶茶有红碎茶的品质特征,汤色橙红,香气高锐,滋味甜醇爽口,品质较传统加工工艺优良,达到预期目的,改善了传统柿叶茶的风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永州地方特色野生茶红茶的品质,以永州市金洞管理区黄江源1芽2叶为原料,设置了红茶传统工艺(A)和创新工艺(B)2个处理,对永州野生茶红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促进了多酚类等物质的转化,红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处理红茶滋味更加醇厚,有花果香味,降低了苦涩味,提高了甘鲜味。综合茶叶功能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可知,野生茶红茶的创新工艺优于传统工艺,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市龙井群体种夏秋季鲜叶为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通过不同的干燥方式,结合茯茶不同的"发花"技术,完成红茯茶产品.感官评审结果表明,接种市面上购买的茯砖茶提纯扩繁的菌液优于茯砖原茶接种方式,晒青红毛茶接种得到的红茯茶产品优于烘青红毛茶接种产品,且均可实现具有红茶及金花菌特有的香气特征的红茯茶产品的预期目标.常规...  相似文献   

17.
技术简介:γ-氨基丁酸茶是一种新型功能茶,它的GABA含量通常在1500mg/kg(>0.15%干物重)以上,是普通茶叶的20-30倍。动物和临床试验已证明该茶具有降血压功效。它是将茶树鲜叶经过特殊的厌氧处理后加工而成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加工出不同类型的γ-氨基丁酸茶,如绿茶型、红茶型和乌龙茶型。  相似文献   

18.
<正>技术简介:γ-氨基丁酸茶是一种新型功能茶,它的GABA含量通常在1500mg/kg(>0.15%干物重)以上,是普通茶叶的20-30倍。动物和临床试验已证明该茶具有降血压功效。它是将茶树鲜叶经过特殊的厌氧处理后加工而成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加工出不同类型的γ-氨基丁酸茶,如绿茶型、红茶型和乌龙茶型。  相似文献   

19.
周坚  廖万有  丁勇  黄建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14-6915
主要研究了祁红超微茶在食品、饮料、冷制品及粮食制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现已确定咖啡红茶、柠檬红茶、纯麦红茶、牛奶红茶等固体饮料配方;在月饼、面包、饼干、冰淇淋、蛋糕及面条等食品加工中,以适时、适量、适当方式添加祁红超微茶,使茶食品不仅具有"祁红"的营养与风味,而且还能防腐、抗氧化,有效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茶叶品质持续提升,广大茶农持续受益,茶乡知名度持续攀高,"信阳毛尖"、"信阳红"已经成为河南省最靓丽的名片。但由于茶树种植资源性状相近、加工技术工艺大同小异,茶产业普遍效益低下,政府主导生产型的信阳茶产业,必须加快推进茶产业市场化、现代化,以适应茶市场的个性化及综合功能的新需求,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