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现代肉牛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常采取犊牛早期断奶,即犊牛哺乳45~60 d之后进行断奶。本文简述哺乳期为60 d早期断奶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1肉用犊牛的饲养1.1哺乳1.1.1哺喂初乳(出生3日龄内)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免疫球蛋白、酶类等,新生犊牛依靠摄入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能力,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犊牛尽早适量摄入初乳,生产中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马燕芬  陈志伟 《饲料工业》2007,28(13):26-28
新生犊牛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但是关于热应激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牛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是否有显著影响,并与非热应激生产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动物为对应于采食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母牛初乳的新生犊牛各4头,在其采食母牛初乳后的不同时间内采血用于免疫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各成分含量在144h内均低于非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相对应成分,其中IgG、T3、T(472h内)变化差异显著(P<0.05),INS和IGF-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有关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新生犊牛被动免疫转移失败(failure of passive transfer,FPT)会导致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影响后期生长发育。本试验针对国外引进的安格斯母牛初乳产量和质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新生犊牛初乳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安格斯初产母牛(24月龄)和经产母牛(36~48月龄)各15头,待母牛产犊后立即进行人工挤奶测定初乳产量、营养成分及免疫球蛋白浓度。选取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各15头,测定其初生重,分别采集犊牛出生后未食初乳(0 h)和食初乳后(24~36 h)血样,测定其血清总蛋白含量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初产母牛平均初乳产量极显著低于经产母牛,但其初乳中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灰分含量,以及密度和电导率均极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1)。初产母牛和经产母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分别为28.72%和26.24%,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91.67%,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分别为33.3%和25.0%;初产新生犊牛平均初生重极显著低于经产新生犊牛(P<0.01);被动免疫成功犊牛平均初生重和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被动免疫失败犊牛(P<0.01)。【结论】 新疆安格斯犊牛FPT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母牛初乳产量低导致新生犊牛初乳摄入不足,初生重较低的犊牛FPT的风险性较高。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生安格斯犊牛初乳补饲计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初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最初几天的乳腺分泌物。大量研究表明,初乳不仅为新生幼仔提供必要的常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而且提供免疫保护和代谢信息[1]。由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胎盘无法通过免疫球蛋白,因此,新生犊牛须借助初乳获得被动免疫[2]。牦牛是我国青藏高  相似文献   

5.
正初乳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众所周知,新生仔畜出生后通过吸吮初乳可以获得被动免疫,但在许多牧场仍存在被动免疫失败的问题。被动免疫失败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归因于饲喂初乳的时间、数量和初乳质量等。一、初乳的生成、营养特点和功能1.初乳的生成。初乳是乳腺在发育过程中特定生理阶段分泌的产物,具有特殊的营养组成和功能。初乳和常乳的主要区别在于初乳含有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Ig),特别是Ig G1。乳腺分泌物中高浓度Ig G1被认  相似文献   

6.
由前列腺素F_(2α)处理的6头胎儿期为257—277日的早产犊,在生后6—11.5小时吮吸500~3,500毫升初乳。调查犊牛吮吸初乳后血液中副流感3型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变化,并和母牛分娩前后血液中抗体效价作比较,探讨犊牛被动免疫获得的情况。取得以下的结果。 1.所有犊牛在吮吸初乳前血液中都没有抗体效价。但吮吸初乳后急速增加,经过12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最高值可维持6日。 2.犊牛吮吸初乳后血液中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和母牛分娩前后血液中的抗体效价相同。弄清了用前列腺素F_(2α)处理母牛引起早产犊牛在吮吸初乳后12小时左右获得和母牛血液中抗体值相同的被动免疫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1哺乳犊牛饲养初生犊牛免疫系统不成熟,极易感染疾病(发生腹泻和肺炎),做好初乳饲喂管理和犊牛卫生管理是保障犊牛健康的关键所在。饲养管理目标:60 d断奶体重是初生重2倍的比例大于90%,成活率大于95%。1.1新生犊牛管理管理重点是让犊牛最大程度地获得被动免疫。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要做到"五定""四勤"和"三不",即定质、定量、定时、定  相似文献   

8.
初乳营养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为免疫球蛋白,它不仅为新生犊牛生长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能使其获得被动免疫,提高抗病能力.围产前期是奶牛养殖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对初乳质量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重点综述围产前期添加不同营养素对初乳质量的影响,为从源头保障初乳质量提供参考借鉴,为围产期饲料添加剂和初...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40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犊牛饲喂未经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试验组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观察期60d,旨在研究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对犊牛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能极显著减少乳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杆菌数,减少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改善犊牛腹泻状况,显著提升0~60日龄内的犊牛日增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犊牛的均衡发育。  相似文献   

10.
哺乳期犊牛的疾病很多,其中下痢的发病率极高。笔者过去曾对周龄前后患病的犊牛80头做过病因调查。结果血清r—G浓度(血清r球蛋白)在0.5g/dl的“低r—G牛”占32%,从而认为这种“低r—G血症”和关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系。而这些犊牛的初乳给与时间,平均为生后8.7小时,初乳给与方法,亦存在问题。为此,在奶牛中,我们调查了新生犊牛吸收初乳而获得的先天性被动免疫各因素,特别是喂给初乳的时间。探讨了血清r—G浓度与生后1个月内下痢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有所体会,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犊牛下痢是新生犊牛多发病之一,一般占犊牛疾病的80%左右。该病发生原因很多,但主要与新生犊牛吃不上或不能及时吃到初乳有关。因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是新生犊不可缺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4,(11):65-68
牛的初乳是新生犊牛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新生犊牛获得被动免疫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表明母牛的品种、年龄及初乳量都会对初乳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西杂母牛初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和犊牛采食初乳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胰岛素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牛产后212 h与2412 h与24144 h相比,初乳中总乳固体、乳蛋白含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低,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产后12 h,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产后24 h、72 h(P<0.05)。犊牛采食初乳后24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采食初乳后72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犊牛出生后2 h以内采食初乳与出生后2144 h相比,初乳中总乳固体、乳蛋白含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低,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产后12 h,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产后24 h、72 h(P<0.05)。犊牛采食初乳后24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采食初乳后72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犊牛出生后2 h以内采食初乳与出生后24 h采食初乳相比,采食初乳后24 h采食初乳相比,采食初乳后2144 h,血清中IgG含量较高。试验表明:母牛产后2144 h,血清中IgG含量较高。试验表明:母牛产后212 h的初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犊牛出生后212 h的初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犊牛出生后224 h,小肠对IgG、IgA吸收能力较高,犊牛产后2 h以内采食初乳更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猪胎盘的特殊结构造成了新生仔猪从出生到自身产生抗体这一阶段是抗体空白期 ,在此阶段仔猪抗病力的高低主要依赖于吸吮初乳所获得的被动免疫力。这种天然被动免疫对新生仔猪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在生产实践中 ,由于多种原因新生仔猪吃不到充足初乳 ,尤其是对高繁殖性能的猪种来说更是如此。吃不到初乳 ,母源抗体转移不全 ,影响仔猪的育成率 ,同时腹泻率和死亡率也增高。本试验旨在解决新生仔猪被动免疫转移不全的问题 ,在仔猪生后 6h以内 ,灌服从猪血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G ,观察其是否能给仔猪提供被动免疫保护。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14.
我场在多年的生产中,陆续出现多例初生犊牛发病、死亡现象,尤其是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和死亡率高达30%以上,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新生犊牛吸吮初乳不足有关,初牛犊牛在生长的最初几天,抵抗力较弱,血液中兔疫球蛋白含量很低,因为犊牛不能通过胎盘从母亲处获得抗体,主要依靠初乳,由消化道吸收抗体,增强抗病能力。但大部分养奶牛户在实践中不能将初乳完全的饲喂犊牛,是犊牛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断奶犊牛的免疫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牛生产中大多采用强制断奶,以增加母牛配种次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但由于此时犊牛的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中酶和酸分泌量不足,消化道正常的微生态区系尚未建立,断奶后往往导致犊牛食欲减退,抗病力差,断奶后的生产性能降低等。本文就断奶犊牛的免疫与营养调控作一综述。1断奶犊牛的免疫机能1.1初乳对免疫机能的影响1.1.1免疫球蛋白。有些动物在胎儿期就可获得母源抗体,但出生后吮吸初乳以获得被动免疫,对提高新生动物抵抗力仍然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反刍动物,因为胎盘为结缔组织绒毛膜型,免疫球蛋白分子不能通…  相似文献   

16.
1.定初乳 在犊牛出生后必须尽早喂其生母初乳。一方面充分利用初乳中不同于常乳的特殊营养物质和被动免疫物质的免疫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保护犊牛对生母初乳的母缘亲和性。如果生母产后患病,可以喂异母初乳或常乳。但必须将其乳固定下来喂犊牛,防  相似文献   

17.
家畜的被动免疫传递是在出生后通过母畜的初乳传给后代的。少量的免疫球蛋白由胎儿的淋巴样组织合成,但不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因此初乳的免疫球蛋白是被动免疫的主要因素。新生动物血清中的免  相似文献   

18.
仔猪出生时体内缺乏能量储备,并且不具备自身糖异生的能力。仔猪出生后,从初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的同时也获得了能量。所以,初乳的成分对新生仔猪的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仔猪在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必须吸吮充足的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和保证体内能量的正平衡。猪初乳中给新生仔猪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有三种,即脂肪、蛋白质和乳糖,这三种物质  相似文献   

19.
母牛初乳营养丰富而齐全,含多种母源抗体和溶菌酶等。犊牛哺乳后,可获得无法通过胎盘传递的母源抗体而产生被动免疫。我们近几年来,在兽医临床上遇到三例新生犊牛初乳过敏症。这3头犊牛初生后体格健壮,体重均在25~30kg,一般都是产后20分钟能行走或奔跑。但吃过初乳后,大约在10~20分钟病犊突然出现急躁不安、频频弓腰作排尿姿势,并且时而撅尾拉些胎便,不断发出哞哞的叫声,无目的奔走,步态蹒跚,多次碰到墙壁或槽上,最后因体力弱摔倒在地而不能站立。1.临床表现 患犊身体侧卧,四肢伸直,全身瘫软无力,无正常爬卧或站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天然被动免疫对新生仔猪的健康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生仔猪可通过吸吮初乳或采食外源免疫球蛋白才能获得被动免疫力。文章系统概述了外源免疫球蛋白对新生仔猪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外源免疫球蛋白在仔猪生产中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