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水培的方法在植株现蕾期收集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探讨嫁接番茄根系分泌物对青枯病菌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和嫁接番茄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显著抑制培养基中青枯病菌的增殖,并有效降低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番砧和番砧嫁接番茄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明显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从不同植株根系分泌物的乙酸乙酯组分中检测到了烃类、酚类、酯类、醇类、醌类和酮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酯类物质。自根和嫁接植株根系分泌物的物质成分存在差异,嫁接番茄中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自根番茄低。2,4- 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嫁接番茄中相对含量较高,推测这些物质可能是嫁接提高番茄对青枯病抗性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茄子/番茄嫁接植株根系分泌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刘娜  周宝利  李轶修  郝晶  付亚文 《园艺学报》2008,35(9):1297-1304
采用番茄为砧木嫁接茄子,研究了嫁接对茄子黄萎病的化感作用,并对嫁接茄子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GC-MS检测。结果表明,与自根茄相比,嫁接茄子田间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性;其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达15.43%。进一步对各处理根系分泌物进行检测,嫁接茄根系分泌物中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变化。在嫁接茄子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特征性化学物质:咔唑类、胺类、萸类、芴类、酮类、茚醇类、腈类,烃类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而苯类、茚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培法收集甜椒的根系分泌物,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根系分泌物,用气质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49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35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62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35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68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28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1个物质峰,相似度大于85%的化学物质共35个。甜椒根系分泌物中含有烷烃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噻唑类、喹啉类、脲类、醋酸盐类、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葡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及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组培苗(‘晚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Red Globe’)和室外盆栽苗(‘贝达’葡萄, V. riparia × V. labrusca‘Beta’),研究了葡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10、0.50 g ∙ mL-1(根系干质量/培养基体积)浓度的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葡萄组培苗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盆栽试验显示葡萄根系分泌物在低浓度的情况下促进植株生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酸(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而在高浓度的情况下植株生长抑制显著,PAL和SOD活性被激活,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9.16%和10.35%,MDA含量增加。LC-MS检测结果确定葡萄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两种酚酸类物质,推断含有软脂酸、1–二十一醇、柠檬酸、乌头酸、β–谷甾醇、邻苯二甲酸和没食子酸。采用‘山河二号’葡萄(V. amurensis × V. riparia ‘Shanhe 2’)组培苗检测证明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葡萄具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宁  王超  魏珉  时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2,(8):1511-1520
采用连续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CRETS)收集大葱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黄瓜种子萌芽及其枯萎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元藏大葱’比‘章丘大葱’的化感作用更强;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升高,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的抑制程度大于‘章丘大葱’。大葱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杂环化合物、酯类、酰胺类、酸类、烃类、醛酮类、酚类、醇醚类以及萘类等物质,其中,前三者所占的比例较大。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苯并噻唑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苯甲酸苄酯、苯甲酸–4–甲基苯酯、2–甲硫基异硫氰酸苯酯相对含量较低,同一物质‘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中相对含量高于‘章丘大葱’。  相似文献   

6.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的化感作用及其优势组分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对莴苣的化感作用不同,以乙醚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乙醚洗脱组分进行再分离,最后得出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确定辣椒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二苯胺、4,4’-叔丁基二苯酚、苯萘胺、邻苯二甲酸,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徐宁  王超  魏珉  时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2,39(8):1511
 采用连续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CRETS)收集大葱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黄瓜种子萌芽及其枯萎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元藏大葱’比‘章丘大葱’的化感作用更强;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升高,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的抑制程度大于‘章丘大葱’。大葱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杂环化合物、酯类、酰胺类、酸类、烃类、醛酮类、酚类、醇醚类以及萘类等物质,其中,前三者所占的比例较大。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苯并噻唑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苯甲酸苄酯、苯甲酸–4–甲基苯酯、2–甲硫基异硫氰酸苯酯相对含量较低,同一物质‘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中相对含量高于‘章丘大葱’。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作为生防材料,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检测疫霉菌胁迫下辣椒根系分泌物成分与类型,目的在于探明“生防菌—疫霉菌—辣椒根系”的互作机理。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相比,疫霉菌胁迫下辣椒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蛋白质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疫霉菌胁迫下接种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处理的有机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比胁迫处理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GC-MS鉴定出辣椒根系分泌物主要为酯类、酸类、胺类、醇类、酮类和烃类化合物,且以结构相对复杂的酯类、酸类和胺类化合物较多,以直链或支链烷烃为主的烃类和醇类化合物较少;疫霉菌胁迫下辣椒根系分泌物化合物种类明显增加,且检测到诸如棕榈酸甲酯等特异性化合物成分,而接种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则利于疫霉菌胁迫下辣椒根系化合物种类及含量与阴性对照趋向一致;3-苯基-2-丙烯酸甲酯等化合物在接种了LRS-1处理的辣椒根系分泌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结果证实接种多粘类芽孢杆菌LRS-1能明显缓解疫霉病对辣椒根系化感的胁迫。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湖南省中方县的‘紫秋’和‘涩葡萄’2个刺葡萄品种(品系)为试材,研究其位于3个不同海拔(240、620、700 m)葡萄园的果实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为湖南省优质酒用刺葡萄果实生产及葡萄酒酿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法对2个刺葡萄品种(品系)成熟期果皮花色苷及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测定成熟期果皮香气物质含量。【结果】(1)‘紫秋’葡萄在海拔240 m,其果实还原糖、花色苷单体含量、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种类及含量和果实香气物质含量在3个园中最高。(2)‘涩葡萄’在海拔700 m,其果皮花色苷单体、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单体含量和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海拔的葡萄。【结论】海拔240 m的‘紫秋’葡萄及海拔700 m的‘涩葡萄’风味物质含量最佳,更有利于葡萄酒酿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 a生葡萄‘金手指’为试材,调查果粒纵横径及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着色状况以及香气物质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金手指’葡萄果粒质量迅速生长期延后1周左右,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果实色泽参数CIRG值为1.23,显著低于对照1.25;检测出醛类为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且较对照增加了1种物质,即3-己烯醛;在醛类物质中,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7.52%;但在整个观察期内,果粒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避雨栽培对葡萄着色状况和香气物质组分等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黄河淤土、含石的沙壤土和风沙土3种土壤对葡萄糖分卸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色素、单宁及葡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结果表明,在葡萄开始着色至葡萄完全成熟期间,在含石的沙壤土栽培条件下葡萄可溶性总糖含量(22.4%)比黄河淤土栽培条件下和风沙土栽培条件下分别高7%、9%;葡萄色素(5.14 mg.g-1)和叶片光合速率也最高,黄河淤土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含酸量(8.28 g.L-1)和单粒质量(2.32 g)较高,然而,风沙土条件下,单宁(籽单宁1.15 mg.g-1,皮单宁0.30 mg.g-1)的含量最高。【结论】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较为显著,含石的沙壤土条件下葡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分蘖洋葱品种为"绥化"试材,研究了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和三氯甲烷4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组分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研究不同溶剂萃取对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条件下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能够显著降低番茄种子发芽率,明显抑制番茄根系及幼苗的生长。因此,乙酸乙酯能够较好的萃取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的强活性化感组分,可以作为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萃取相。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影响,探索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果实成熟及花色苷合成的机理。【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分别用0.1、0.4、0.8 mg.L-1EBR,1mg.L-1Brz(brassinazole,BR生物合成抑制剂)和200 mg.L-1ABA,均匀喷施于葡萄果实,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花色苷含量及PAL和UFGT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AB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在果实着色初期,‘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PAL和UFGT活性及果实内源AB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果实接近成熟花色苷含量基本稳定时ABA含量开始降低。与对照相比,0.4mg.L-1EBR和200 mg.L-1ABA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提高了果皮PAL和UFGT活性,促进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0.1 mg.L-1和0.8 mg.L-1EBR处理总体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花色苷的合成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并提高了UFGT和PAL酶活性,但比0.4 mg.L-1EBR处理提高的幅度小,且差异显著。1 mg.L-1Brz处理使果实ABA的合成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PAL和UFGT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EBR和ABA处理促进了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 mg.L-1处理效果较好;内源ABA可能参与了EBR对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设施葡萄品种连年丰产能力与光合生理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设施葡萄品种连年丰产能力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20个设施葡萄品种为试材,连续3年调查不同品种的结果系数和大小年结果指数,同时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指标。【结果】结果表明,(1)‘红旗特早玫瑰’、‘紫珍香’、‘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8611)’、‘红标无核(8612)’、‘87-1’、‘乍娜’、‘莎巴珍珠’、‘香妃和‘红香妃’10个品种的结果系数年际间差异不显著,且大小年结果指数(B<3%)明显低于其他品种(B>5%);(2)光补偿点(LCP)、叶绿素a含量(Chla)和叶绿素总含量(Chl(a+b))与设施葡萄品种的大小年结果指数呈极显著相关;(3)在设施光合有效辐射较低的环境下,连年丰产能力强的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连年丰产能力弱的葡萄品种。【结论】(1)‘红旗特早玫瑰’、‘紫珍香’、‘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8611)’、‘红标无核(8612)’、‘87-1’、‘乍娜’、‘莎巴珍珠’、‘香妃和‘红香妃’10个品种具有较强的连年丰产能力;(2)LCP、Chla和Chl(a+b)是检验设施葡萄品种连年丰产能力的直观性指标;(3)设施栽培条件下,耐弱光能力强的葡萄品种其连年丰产能力也强。  相似文献   

15.
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近年来设施草莓根腐病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的现状,明确北京地区引起设施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致病真菌的种类。【方法】以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株上共分离纯化得到5个菌株,对主要致病菌C16-4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最利于C16-4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碳源为麦芽糖和淀粉。菌丝在10~35℃均可以生长,在本试验所设温度范围内,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分别为25℃和30℃。菌丝在pH值为5~7时均可以生长,最适pH值为7,中性条件下利于产孢。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全黑暗情况下产孢量最大。【结论】通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结果和ITS序列分析,将C16-4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处理的‘克瑞森’无核葡萄贮藏过程中的质地变化,以及各质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天津市茶淀镇出产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并通过质地多面分析法定期测定质地参数。【结果】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硬度与咀嚼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除对照外,其余处理的弹性、凝聚性、回复性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另外,‘克瑞森’葡萄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弹性、凝聚性、回复性均呈负相关,而与咀嚼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弹性与咀嚼性呈较好的负相关性;凝聚性与回复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黏着性与弹性、回复性呈正相关性。【结论】不同保鲜剂保持‘克瑞森’无核葡萄贮藏过程中的质地效果明显,且各处理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脐橙精油氧化还原性对油胞下陷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脐橙果皮精油氧化还原性与柑橘果实油胞下陷病害的关系,【方法】以奉节脐橙为试材,对奉节脐橙正常和油胞下陷病发生较严重的果实在病变过程中果皮精油的pH、维生素C含量、活性氧产生速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奉节脐橙果皮油胞下陷病发生率和果皮精油pH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外皮组织中溢出的精油的氧化性使病变率显著增加;正常果的果皮精油产生活性氧速率低于症状果,但抗氧化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症状果。【结论】说明奉节脐橙精油氧化还原性是果皮油胞下陷病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19.
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杀螨活性追踪、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紫外吸收、颜色反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牛蒡子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抑制作用,并分离和鉴定其杀螨活性成分。【结果】结果表明,牛蒡子组分L1-2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最高,触杀毒力高达0.002 5 g.L-1;组分L1-2中含有共轭双键或三键化合物,主要包括十六碳烷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三十烷酸甲酯、三十一烷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等9种主要成分,总含量达到85.32%,还有少量醛类、烯醇、烯烃类物质。【结论】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