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病是制约蚕茧生产的重要因素,正常年份造成的损失在20%左右,个别蚕区在特殊年份曾因蚕病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蚕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病蚕或野外昆虫等)排出后,在自然界中可存活数天甚至数年,造成家蚕相继发病。因此做好消毒工作,预防蚕病的发生和流行,是提高养蚕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蚕的一生中,如果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和理化学的刺激就会引起疾病,对蚕茧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蚕病的种类很多,大多数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故称传染病。对传染病来说,它的发生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病原存在,二是病原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蚕儿体内;三是要被蚕儿感受。缺其中一个条件,蚕儿就不会发病。生产中要预防蚕病的发生,也应从破坏这些发病条件着手。这里,着重谈谈这三个发病条件的有关规律,作防治蚕病上的参考。一、要有病原的存在各种蚕病,各有其特定的病原。如白僵  相似文献   

3.
蚕病的发生是蚕体、病原和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后,在蚕体内发生发展的综合现象。所谓病原,广义讲是引起一切蚕病的致病原因,狭义讲是引起传染性蚕病的病原微生物。所有病原微生物都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蚕的发病也一定要有病原,不同的传染性蚕病有不同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在蚕室内外的土壤中或蚕室内的尘埃中,大量存在着各种蚕病病原。因此,养蚕现场在收蚁前或蚕期结束后,要对蚕室、蚕具类进行消毒,人为地使病原失活,以求得蚕作安定。现在蚕病中为害最严重的是核多角体病、细胞质多角体病、传染性软化病和浓核病等病毒病。采用现行标准的消毒药剂进行消毒,都可以使这些病原病毒失活,把蚕与病原隔离开来进行饲育。另一方面,这些病原在目光、紫外线、干燥、高温等自然细件下也能失活。从蚕病的预防和防治来看,充分掌握病毒的这种自然失活现象很重要。为此,本  相似文献   

5.
<正> 蚕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潜育期,前躯期,明显期等阶段,当侵入蚕体的病原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寄生部位的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时,才在蚕体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蚕儿已经病入膏肓,企图对这样的病蚕进行抡救的任何努力都已很难凑效,因此,防治蚕病必须把重点放在防上。而且,蚕病的种类颇多,影响蚕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也相当复杂,生产中发生蚕病,往往是多种疾病兼有,在多数场合也並非由某一因素单独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蚕病发生的种类有多种,但为害严重的是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发生是病原,蚕体、环境三要素在蚕体内互相作用的结果。它们在蚕儿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病原是发病的首要因素,没有它不致发生传染病;蚕体生理状态在一定情况下能控制病原的致病力;环境条件既影响病原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常见的蚕病有肠胃型脓病,软化病(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的)血液型脓病,白殭病,蝇蛆病及卒倒病,败血病等;这些病害都是由于某种微生物或其他寄生物侵入蚕体而引起,在蚕病学上把这些能寄生蚕体引起发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蝇蛆病是寄生性昆虫侵入蚕体引起,但既然作为一种蚕病,一般也将寄生的蝇蛆视为病原。  相似文献   

8.
<正> 蚕沙是蚕儿食桑后剩下的残叶,蚕粪和杂物的总称。病蚕的蚕沙带有大量的病原,如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等慢性病,据了解1头中肠型脓病的病蚕在5龄期有6×10.7~80×17~7个多角体,可致数万头蚕感病。又如病毒性软化在感染后48小时排出的蚕粪已含有病原物,病原排出量不断增多,直到病蚕死亡为止。引起蚕病的根本原因是病原微生物,蚕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林省近来统计的蚕病为害调查资料,在全国范围来说以1977年蚕病发生较多,蚕病为害减产率达3.6%,1978年蚕作收成较好,蚕病为害率降到2.2%,其中软化病和细胞质多角体病占80%。所以发生上述传染性软化病,首先是由于在小蚕共育所就感染了病原,分养以后,早的在4龄,迟的在5龄后期便大量发病,这是由于在共育阶段感染了病原而引起的大面积发病,其次是分蚕到农户后感染病原而引起发病,这称为一般性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蚕病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减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蚕病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侵入蚕体并在蚕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并可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指由非病原,如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等引起的病害。生产上由于对各种蚕病认识不清,找不到发生的原因,造成工作的被动,为了减少蚕病发生,提早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就我省主要的蚕病识别和相应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张军 《四川蚕业》2012,40(3):55-55
<正>栽桑养蚕的目的是要获得量多质优的蚕茧,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易发生脓病、僵病等传染性蚕病,并造成严重损失。在养蚕生产中除采取坚持"三消制度",杀灭病原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抗病力等措施外,还应加强观察,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蚕病蔓延传染,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李有德 《四川蚕业》2000,28(3):27-29
<正>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条件下养蚕,都有蚕病的发生和危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在生产中,要明确病原的种类与致病特点,蚕病病原的存在场所及病原、环境与蚕体对蚕病发生的相互关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一些关键措施,就能搞好养蚕生产,获得高产、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与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及原因。广东蚕种生产比较稳定,原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低,普通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7年平均为2.8%。在实施蚕种集团磨蛾集中检疫条件下,胚种传染不是广东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原种发生微粒子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野外昆虫;普通种生产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是丝茧育蚕区广泛污染,病原多渠道传入原蚕区及原蚕区净化不彻底,原蚕期食下感染病原所致。丝茧育蚕区病原随洪水扩散至原蚕桑园和养蚕环境是近年几个重疫场微粒子病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外地不良蚕种流入是导致蚕区病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两次使数县丝茧育遭受严重损失。发现广东蚕区桑园及野外昆虫患微孢子虫病比较普遍,对蚕种生产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提出了宏观防治对策及开展几项关键性防治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农村养蚕消毒,每年要使用大量的漂白粉。漂白粉价格便宜,使用简便,杀菌力强,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毒剂。但是,尽管在农村养蚕生产中普遍使用了漂白粉,仍然经常有蚕病蔓延,严重的地方,每年因蚕病造成的损失达15~20%。当然,诱发蚕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用以杀灭病原物的消毒剂自身的缺陷也是值得研究的。1981年,我们对漂白粉的清毒效果作了一系列试验,选用801蚕药作对照。实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我市蚕茧单产逐年下降,一直徘徊在45~50斤的范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蚕病的为害。据重点调查估算,蚕茧生产受蚕病的为害,所直接造成的损失,往往要达20%以上。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蚕病普查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市各蚕区在不同季节中,蚕病病原的分布、发生、为害情况和发病规律,以便有的放矢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九八三年冬季以来,我市蚕病普查工作,在省蚕学会蚕病学组的倡导下,在各级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过程中 ,往往由于蚕农思想上不重视 ,消毒马虎 ,用药不标准 ,操作粗放 ,不符合规范等各种原因 ,致使蚕病暴发 ,不但给当季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且由于病原污染环境 ,造成蚕病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危及蚕桑生产。因此 ,应及时正确诊断 ,采取针对措施 ,控制蚕病蔓延 ,减少经济损失。在生产过程中 ,可以直接用肉眼识别蚕病。即根据蚕的群体发育、食桑状况、体形体色、举动、病斑等外部症状和血液、消化管等各种器官组织的病变来进行判断。对一时难以确诊的 ,可借助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镜检检查病原来区分判别 ,以达到早期诊断的…  相似文献   

17.
<正> 蚕病是造成养蚕损失的主要原因,而产生蚕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病原的存在。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能保持很长时间。在它有生命的时期内,只要接触蚕体,就能使蚕发病。病原愈是新鲜,蚕龄愈小,抵抗力愈弱,感染力愈强。因此在连续养蚕情况下,蚕室蚕具的全面彻底消毒就显得特别重要。人们经常遇到的实际经验是,在没有养过蚕的地方初次养蚕,由于没有病原或病原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同时分别添食家蚕细菌性肠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和微粒子病病原给家蚕,比较四种蚕病的发病过程、病蚕中肠病变、病原胚种传染情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发现四种蚕病都有蚕体群体发育不齐的现象,细菌性肠道病发病时间最早,但发病较轻的蚕体有病情自愈的现象;浓核病发病过程最长,与对照差异也最大;中肠型脓病中肠后端呈乳白色;只有微粒子病对家蚕有胚种传染:只有细菌性肠道病对抗生素治疗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控制蚕病是提高养蚕单产、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而抓好蚕的消毒防病和蚕体保健,又是杀灭蚕病病原、杜绝感染发病的重要措施。从科学角度讲,杜绝蚕体感病的措施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如何将蚕病病原灭活,不致进入蚕体,那就是蚕药。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忽视了蚕药这种特殊商品,而在蚕药的产销、使用上成了“自由经济”、“无政府经济”。生产无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秋季蚕种生产的不利因素 1.病原留存量多、面广、病原活力强,容易发生各种蚕病。秋季原蚕饲育继春蚕和夏蚕(丝茧育以后,为害更大)以后,各种病原累积多、分布广、病原活力强,因此易感染蚕病。 秋季桑树害虫种类繁多、虫口密度大,感染的各种病害可以通过桑叶途径带进蚕室感染家蚕,我省的桑树剪伐型式更是促成这种过程。 微粒子病、病毒病、真菌病是我省秋季蚕种生产为害最严重的三种蚕病,其次是蛹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