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兰花螳螂     
<正>兰花螳螂是螳螂目昆虫中漂亮、抢眼的成员,多产于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上进化得较完美的生物之一。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天敌发现,并能轻松把传粉或盗蜜的昆虫骗来成为自己的美餐。谁说守株待兔不是狩猎的好方法,兰花螳螂就是典范,不过关键是人家美得像花儿一样。  相似文献   

2.
石狩红蚁FormicayessensisForel.是赤松毛虫等森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我国已知的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蚁种之一。采用陷井法等进行人工采集实验,结果陷井距蚁巢愈近,其采收效果愈好。另外,纱网袋法、跳板法和树枝法效果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石狩红蚁人工采集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狩红蚁Formica yessensis Forel.是赤松毛虫等森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我国已知的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蚁种之一。采用陷井法等进行人工采集实验,结果陷井距蚁巢愈近,其采收效果愈好,另外,纱网袋法、跳板法和树枝法效果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纸袋对葡萄抗日烧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纸袋均降低了袋内高温,提高了袋内湿度,降低了日烧发生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提高了可滴定酸含量,改善了果实外观色泽。不同袋色中黄色纸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18.07%和155.43mg/g,较对照CK的20.14%和165.28mg/g分别降低了2.07个百分点和9.85mg/g,降幅最低,可滴定酸含量0.31%最低,较对照CK的0.29%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增幅最低,且外观色泽表现出红地球葡萄典型的粉红色。建议在光照强、紫外线烈、温差大的红地球葡萄产区套取黄色纸袋来提高葡萄抗日烧能力、调控色泽和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5.
生物药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2003年,我们选择了三块标准地,使用灭幼脲Ⅲ号、贝林克BT、贝林克复合生物杀虫剂、病毒等仿生、生物药剂,采用树枝套纱网袋喷药定向观察,进行统计分析,选择了防治最佳药剂和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壁蜂传粉对红富士苹果坐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凹唇壁蜂(OsmiaexcavaAtik)作为红富士苹果传粉媒体,对提高坐果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同时研究了影响该昆虫有效传粉的若干因子。结果表明:凹唇壁蜂的有效活动范围在距蜂巢60m半径的区域内,在该范围内,距蜂巢不同距离的供试树的坐果率指标无明显差异,但处理株平均坐果率都极显著地高于超过该范围的对照树,坐果率比对照提高81%~111%。弱树自然坐果率低,凹唇壁蜂传粉提高弱树坐果率效果更为明显。经凹唇壁蜂传粉,红富士苹果种子数、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增加,但并未影响果实的着色和硬度。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省玉溪地区野外分布红马银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花部特征及开花期动态观察、杂交指数和花粉与胚珠比估算、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测定、传粉者及其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红马银花的花期主要从2月上旬到3月中旬,单花花期5-8天;根据杂交指数初步判断其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P/O比为89.91±11.17,判断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MTT染色法测定红马银花散粉后24h花粉活力达到90.6%,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红马银花散粉12-24h后花粉活力达82.9%;柱头可授性试验表明,红马银花开花2-4天柱头可授性最强;红马银花的主要传粉者为熊蜂和蓝喉太阳鸟,二者的主要访花频率时间分别为14:00-17:00和8:00-11:00。传粉者稀少及其自身的自交亲和特性可能是导致其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养蜂场发生盗蜂是常有的事。有强群盗弱群 ,大群盗小群 ,多群盗一群 ,蜂场之间互盗等 ,一旦发生盗蜂 ,不但打乱了蜂群的正常秩序 ,盗空了存蜜 ,还因攻守双方相互斗杀而死蜂遍地。有时甚至连蜂王也被螯死。特别发生全场互盗时 ,损失更大。因此不得不迁移蜂场 ,这给养蜂带来很大麻烦。要防止盗蜂 ,首先要弄清为什么会发生盗蜂 ,才能对症下药。从蜜蜂生物学特性和其生活规律来看 ,抢盗蜂蜜、储存饲料 ,是蜂群长期生存关键中所形成的本能。在流蜜时期 ,外界有粉、蜜可采时 ,它们会全神贯注地在野外寻花采蜜。当野外流蜜一停止 ,外界已无蜜可采时…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油桃套袋的光质类型,以着色完全的油桃品种‘Flavortop’的果实为材料,用白、红、黄、蓝、绿共5种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制作成不同光质果袋,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油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光质果袋均未显著影响单果质量、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其组分、总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及糖酸比;套白袋的果实亮度值显著降低但a/b显著升高,其他光质果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饱和度、色调角均显著升高而a/b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的果实内在品质虽有所下降,但果面着色程度高,且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等指标与其他处理相比下降程度小,综合品质较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桃生产上宜选择白色果袋以改善果实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日本栗人工控制杂交育种过程中套硫酸纸袋内落花落叶的原因,进行了套硫酸纸袋对袋内环境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套袋隔离期间,套硫酸纸袋对袋内环境温度的影响极显著,纸袋内平均环境温度为26.59℃,高出对照1.68℃;且袋内白天温度均高于对照,并在气温最高的中午时分温度差异最大,可达4~5℃;袋内夜晚温度均低于对照,且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访花食蚜蝇物种种类、物种名变化、不同生境物种特征、访花时间、访花频率及访花行为等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从扩大研究区域、促进结实及绿色防控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鹏 《经济林研究》2006,24(2):29-31
进行了不同袋期控制(套袋、去袋)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袋期控制对黑宝石李单果重和果实硬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一致;黑宝石李适宜的套袋时期为花后55 d,适宜去袋时期为采收前15 d,果实在袋内时间70d左右。  相似文献   

14.
巨峰葡萄套袋与日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葡萄套袋后,袋内温度升高,比不套袋葡萄更易发生日灼;巨峰葡萄套袋后发生日灼与气温高低、套袋时间、袋型种类、袋体通气性、遮阴条件等因素有关;套袋时避开高温期,选用色调较浅、通气条件较好的袋型,日灼较轻;创造良好的遮阴条件,可有效地减少日灼。  相似文献   

15.
套塑膜袋苹果果面红、黑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套袋苹果果面红、黑点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主要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效态钙的含量、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选用无静电膜袋、适时套袋、雨后及时调节袋内湿度和套袋前后致病菌的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综合措施,使病果率平均控制在5%以下,横径≥75min的好果率达92%以上,果品平均售价提高83.1%。  相似文献   

16.
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分析了至目前专家学者对套袋技术在苹果、桃、柑橘、柿子、梨、枇杷、芦柑、水蜜桃、葡萄等果实栽培中,在果实色泽、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等果实外观影响方面,果实硬度、裂果与糖、蛋白质各营养成分等内在品质影响方面,病虫害影响方面,以及不同果袋类型、套袋及去袋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方面等研究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套袋对果实着色、果实内含物、果皮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开发研制透隙度好、有一定透光光谱范围、能加大昼夜温差、且有降温除湿等效果的纸袋,加强套袋选择、套袋前后管理、套袋和去袋最佳时间及套袋方法等套袋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形成较完善的优质林果生产配套技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高龙 《山西林业科技》2020,49(1):6-8,27
通过未脱袋去除容器底部、脱袋保留土球、脱袋抖落土球和未脱袋4种栽植方式进行容器苗造林,研究白蜡在晋北地区脱袋造林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晋北地区,脱袋与不脱袋造林对白蜡株高与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但脱袋后白蜡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提高,根系生长更好。容器袋限制侧根生长,脱袋面积越大,侧根发育越好;保留土球(基质)能够提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联系,促进根系发育,提高苗木抗逆性。因此,在晋北地区种植白蜡宜采用脱袋保留土球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毛竹笋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刚出土或冒出土层(笋尖高出地面小于5 cm)的粗壮毛竹笋分别用3种套袋方式进行套袋,包括带支架单袋、带支架双袋、无支架单袋,并选取部分未套袋的竹笋进行对照。对所有套袋与未套袋的竹笋每隔2 h进行地径、高度以及袋内外的温度、湿度现场测定。并挖取样笋进行生物量、可食率以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套袋能够提高毛竹笋生长的温度、湿度,能促进毛竹笋的高、地径生长,能显著提高竹笋的可食率和竹笋品质,从而提高竹林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8月对云南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的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种群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研究实验,以期找到这种花朵开放初期雌雄异位的植物传粉生物学特点。结果表明,记录到的178次昆虫对宝兴百合的访问中能触碰到柱头的仅有蝴蝶类1次,有效传粉者传粉频率严重不足;单花期5.5~6.5 d,花开放的前3天,柱头远离花药,从花开放的第二天起花柱缓慢向上偏转,第四天将柱头从远离花药位置送到刚好可以接受自花花粉的位置,利于早期没有昆虫传粉的花朵延迟自交,自花授粉发生在花期末期,自交之前仍然保持异交传粉机制;自然状态(92.3%)及完全套袋处理(90%)的结实率接近,说明宝兴百合传粉存在花柱偏转促进的延迟自交,但2种处理的每果实种子数自然状态(121)显著高于完全套袋处理(78),又说明由昆虫传粉的异交更利于宝兴百合结实。延迟自交避免了自交与异交竞争造成的花粉或者种子的折损,为宝兴百合在有效访花昆虫不足导致异交失败时提供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对锈叶杜鹃自然居群进行了开花物候及访花昆虫的调查,分析了其开花特性;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叶杜鹃开花时间为2月初至7月,其单花花期、单花序花期及单株花期分别为7.06±2.74 d,12.33±2.37 d和16.17±4.24 d。锈叶杜鹃的雌、雄性器官具有同熟性,但两者的最佳活性时间不同,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的活力最高,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4~6天最好。锈叶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同株异花授粉是其主要的授粉方式。锈叶杜鹃的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而象甲类、蚁类、叶蜂类昆虫是侵害性昆虫,严重影响其传粉;传粉昆虫访花频率低,可能是导致锈叶杜鹃自然杂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