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明生  文丽 《内陆水产》2004,29(9):19-19
10月份左右是河蟹大量捕捞上市季节。对于捕捞后的商品蟹,因一时来不及运输和销售,或留待市场紧缺时销售,或出口外销,都需要进行集中暂养。尤其在草荡湖泊网围以及池塘养蟹集中连片地区,商品数量大,捕捞期集中,加上捕捞前期气温偏高.一部分蟹刚蜕壳,不便于运输,需要进行专池暂养。  相似文献   

2.
河蟹暂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化是我国河蟹养殖大县,10月份前后又是成品河蟹大量捕捞上市季节,湖泊网围以及池塘养蟹集中的兴化,商品蟹数量较大,捕获期集中,通过暂养可以免除河蟹上市早、价格低、市场需求不旺等缺点,做到适时销售。一、河蟹暂养注意点河蟹暂养具有方法简便、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对捕起来的成蟹,一时来不及销售,或留待货少价高时出售,或等待外运出口,都需要集中进行暂养。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黄蟹是河蟹成体在性成熟以前的阶段,再经过一次蜕壳就可以达到性成熟。每年9~10月份黄蟹经最后一次蜕壳变成绿蟹,此时河蟹的性腺已经成熟,就要进行生殖洄游,所以如何防逃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措施之一。一些大的养鱼池塘很难做好防逃工作,所以只有在河蟹性成熟前,提前收捕上市或另池暂养。本试验就是利用8月初的上市黄蟹,在水泥池中进行养殖,观察其生长和发育状况,为合理利用黄蟹资源、提高养殖效益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所用的河蟹为市场销售的黄蟹和鱼塘所养的黄蟹,规格均为100克左右,附肢齐全,体表无病斑…  相似文献   

4.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亲蟹培育是基础,可分亲蟹暂养、交配、抱卵蟹培育三个阶段,各阶段对池塘条件及饵料的要求是不同的。 1.亲蟹暂养阶段自然界中7~9月河蟹开始进行生殖蜕壳,尔后降河生殖洄游。从事人工育苗的单位一般于10~11月开始选择亲蟹进行暂养。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食用有“九雌十雄”的民间谚语,其含义为雌蟹和雄蟹的最佳食用季节分别为农历九月和十月,但在这段时间内河蟹大量上市,其销售价格一直不高。于是有养殖户考虑越冬暂养避开秋季河蟹大量上市期,在春节期间销售以增加收入。如果暂养方式得当,不仅能确保河蟹丰产丰收,还能调节市场供求矛盾。本研究根据宿迁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在河蟹开市后,通过网箱暂养河蟹,可达到延期上市的目的,同时可以提高河蟹回捕率。每年从10月20日左右开始起捕暂养,把塘中蟹全部起捕在网箱内暂养管理,可以延期到第2年3至5月上市,也可以分公母、分规格分箱暂养,便于管理及销售。网箱暂养河蟹技术实现了错峰上市,暂养时间一般可达80~115d,克服河蟹作为季节性产品,上市比较集中的劣势。该次试验通过改变暂养河蟹的放养密度、河蟹规格、投饲模式、网箱规格、放养时间,筛选出最适合河蟹暂养的模  相似文献   

7.
洪家春 《齐鲁渔业》2010,(12):44-44
<正>大水面养殖的河蟹必须赶在秋季成蟹生殖洄游前起捕,但这时起捕的成蟹数量多,集中上市,往往价格不高,影响养殖效益。许多养殖户利用土地将起捕的河蟹暂养起来,不但可以分批销售,而且还可以达到增值增效的目的。利用土地暂养成蟹,必须抓好以下几点:1暂养池的准备尽量选择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水质新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省稻田和大中水面养蟹而言,掌握河蟹商品蟹池塘暂养越冬技术是非常有益的。我省稻田养殖的河蟹一般在8月20日左右,也就是稻田放水时捕捞,但此时河蟹大多蟹肉不饱满,不受市场欢迎,应将捕出的河蟹放人池塘中继续暂养,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另外,湖泊、水库等大中水面养殖的河蟹秋季捕捞量较大,不易在短时间内销售完,且易逃逸,也需要池塘暂养。商品蟹池塘暂养越冬不仅可以起到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增加体重、改善河蟹品质、变软脚蟹为硬脚蟹的作用,还能避开秋季河蟹大量集中上市(此时河蟹价格较低)。在淡季价格较高时销售,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晚秋时节,菊香蟹肥,是河蟹捕捞季节和人们品蟹赏菊的好时光。立冬后,水温5℃以下时,河蟹就在水体底部或穴中冬眠,正如俗语所说:“蟹立冬,影无踪”。在河蟹大量收获且集中上市高峰期,用网箱就地将捕捞的河蟹集中暂养,既可以在河蟹越冬之前集中捕捞,又能够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均衡上市,延长销售时间,扩大销售空间,避开市场蟹多、价格低、销售不畅被动局面。通过网箱暂养商品蟹环节,将河蟹养殖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目的。1暂养场地选择1.1 自然水域 湖泊、水库、河流等自然水域,水面开阔、水质洁净无污染、溶…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是一种在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生殖繁衍的洄游性甲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各海域及通海的河流和湖泊中.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视为水中珍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河蟹属于季节性水产品,一般每年的9-10月集中上市销售,此时的河蟹为生殖蜕壳...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周鑫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幼蟹前期培育-温棚建造-幼蟹放养-温度调控-温棚拆除与幼蟹放开-幼蟹后期培育。该发明利用暂养沟建温棚可提高幼蟹越冬期的水温,使河蟹在越冬期间能够保持生长状态可促进其蜕壳生长;利用感光圈包裹幼蟹单侧眼柄可增加其感光量,可抑制眼柄内的腺  相似文献   

12.
立秋以后,苏北地区的雌蟹逐渐开始生殖蜕壳,因为公蟹蜕壳较母蟹迟,2016年河蟹生殖蜕壳将持续到9月初.然而由于在6-7月份河蟹三、四壳期间苏北地区连续阴雨,温度和光照不足,造成河蟹蜕壳时间延长,河蟹吃食量偏少,翻壳后体重增加偏低,河蟹规格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脱壳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蜕壳是蜕去坚硬的外骨骼,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主要指幼体),也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生理活动;既是一次节律性生长,又是一场生理上的大变动。河蟹蚤状幼体经过5期蜕皮蜕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蜕变为1期幼蟹。河蟹在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进入生殖前的生殖蜕壳为一生中最后一次蜕壳。  相似文献   

14.
李勤古 《齐鲁渔业》2020,37(5):32-32
养殖户大多于霜降前销售成蟹,导致河蟹集中上市,价格也相对便宜,如二两左右的成蟹每千克30元左右。而通过网箱暂养至元旦、春节前后,二两左右的雌蟹每千克90~120元、雄蟹每千克60~90元,经济效益相对可观。河蟹网箱暂养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及致死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基文 《内陆水产》2001,26(10):35-35
1原因分析1.1缺乏钙、磷等无机盐类河蟹甲壳中的钙、磷等物质,主要通过吸收水和饵料中的钙、磷等而来。若水和饵料中钙、磷等无机盐类缺乏,则河蟹甲壳薄而脆,四肢极易残缺。河蟹不能正常蜕壳而死亡。1.2蟹种性早熟河蟹之所以能正常蜕壳生长,其主要生理机制之一,就是蜕壳期分泌蜕壳激素所致。2龄蟹及性早熟蟹,体内性腺激素分泌加强,蜕壳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并且此时体内渗透压增大,内、外渗透压不平衡,因此,淡水养殖中,放养2龄蟹及性早熟蟹种均在5月前后,第1次蜕壳期时大量死亡。1.3生物敌害河蟹蜕壳一般在午夜及黎…  相似文献   

16.
每年 1 0月中下旬至 1 1月中旬是我省河蟹捕捞上市的季节 ,随着养殖面积逐年扩大 ,河解产量也在迅速提高 ,而当节令过了“立冬”以后 ,水温下降至 5℃以下 ,河蟹就在水体底部或穴中冬眠 ,很难捕捉。在河蟹大量收获且集中上市高峰期 ,可用网箱、蟹笼或网兜 (室内干法 )就地将捕捞的河蟹集中暂养 ,既可以在河蟹越冬之前集中捕捞 ,又能够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均衡上市 ,延长销售时间 ,扩大销售空间 ,避开市场蟹多、价格低、销售不畅的被动局面。将河蟹养殖与市场销售紧密结合起来 ,是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商品河蟹的暂养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17.
<正>河蟹靠蜕壳而不断生长,每次蜕壳期间河蟹能增重50%~90%,因此想要养出大规格和高品质河蟹,必须重视成蟹养殖过程中每次的蜕壳管理。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饲料或者养殖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河蟹蜕壳不遂发病率逐渐增加,蜕壳期间的死亡占到养殖伤亡量的80%。如何防治河蟹蜕壳不遂并加强河蟹蜕壳期的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一、成蟹蜕壳不遂的原因蜕壳不遂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现象,说它是一种疾病,是因为蜕壳不遂是由于河蟹机体缺乏某些营  相似文献   

18.
由于捕起的商品蟹一时来不及销售或留待货少价高时出售等原因,河蟹需经一段时间的暂养。池塘暂养是把河蟹放在符合要求的池塘里暂养一段时间再捕出上市。经过暂养的河蟹软脚变成硬脚,可以增肥、增重、增价,便于批量供应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池塘暂养河蟹须注意的方面有:1暂养池要选择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底质坚硬。环;境安静、用电方便的地方建池。每池3-5亩,长方形,东西向较好。蟹池要留2/3-3/4的面积作深水区(深l.5-2米),其余作浅水区(深l-1.5米)。回拦设施最好选择铝皮、钙塑板等价廉适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河蟹二龄早熟品系蟹种的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市时间过于集中是影响河蟹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瓶颈。借鉴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培育经验,选育不同性成熟时间的河蟹新品种,提前或推迟河蟹性成熟及上市时间,有利于实现河蟹均衡上市,降低养殖风险(何杰等,2016)。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课题组,自2010年底开始选育河蟹二龄早熟品系,以降低一龄性早熟率、提早二龄成蟹的生殖蜕壳和性成熟时间为主要选育目标,至今已经选育到第三代(G3,暂定名  相似文献   

20.
正河蟹大规模上市集中在10-11月,上市量集中、销售期短,因此河蟹产业长期存在量增价跌、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如何提早成品蟹上市时间、拉长销售期,抵御大规模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风险,是产业发展的瓶颈。有鉴于此,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课题"中华绒螯蟹早上市诺亚新品系生态养殖模式",利用辽河水系野生河蟹为选育基础群体,经5代群体选育,以生长速度及肥满度为主要选育指标,选育出了中华绒螯蟹早上市诺亚新品系,构建了扣蟹养殖、苗种放养、水草养护、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在长江中下游河蟹提早上市1个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