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2014年全球禽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流行特点。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在东南亚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首次在日韩以及德荷英等国家出现,引发全球广泛关注;H5N2、H5N3和H5N6等3种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也对发病国家造成巨大损失;H5N2、H7N1等多种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共存,对禽流感防控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为监测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情况,笔者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采用HI试验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在全省开展禽流感专项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3.2%,禽流感H5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4.04%,H7N9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6.32%。不同地区的禽流感H5亚型和H7N9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90%,种禽场、商品代场和屠宰场采集的血清样本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92%以上。未检出H5亚型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共检出76份禽流感病毒H9亚型阳性样本,阳性率为2.07%。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整体防控效果良好,免疫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有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现象。本次调查将为河南省进一步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政务     
正农业部调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种毒2015年12月10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农办医(2015)51号公告,为提高疫苗与流行毒株的匹配性,更好地防控禽流感,农业部决定调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种毒。公告指出,调整后疫苗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8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用于预防H5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部分H5亚型和部分H7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可导致禽类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症状、产蛋量降低,甚至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已给全球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因部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还具有公共卫生意义。本文针对2020~2021年公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进行梳理分析并主要防控要点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产蛋前种鹅、产蛋期种鹅及60日龄商品肉鹅的血清样品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免疫抗体检测,以及连续3年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免疫抗体水平较高;无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阳性病毒核酸样品检出,说明该场无发生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的疫情风险。  相似文献   

6.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H5N6、H5N1成为主要的流行亚型,优势流行的HA分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动态变化,且一直处于不断变异和进化之中,给我国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近年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情况,以及H5亚型病毒的流行特点、进化过程,进而提出加强风险环节监测、开展病原特性研究、持续做好免疫工作和落实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2014—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流行情况和分布状况,对宝山区活禽市场、家禽养殖户和珍禽养殖园等场所开展禽流感病毒H9亚型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宝山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阳性率有上升趋势,季节性分布明显,秋、冬季节阳性率较高。本调查结果反映了宝山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病原学检测情况,可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的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对我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人们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免费发放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并实行强制免疫。部分养殖户误认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的免疫不重要.不少人放松了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有资料和文献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依然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一些大规模蛋鸡养殖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和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生,已成为困扰蛋鸡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并加强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近日农业部制定了《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决定从2017年秋季开始,在家禽免疫H5亚型禽流感的基础上,对全国家禽全面开展H7N9免疫。在2017年秋季统一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替代重组禽流感病毒H5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人们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给予了高度重视,H5N1亚型疫苗政府免费发放,并实行强制免疫.这些措施使养殖户强化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工作,但形成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的免疫不重要,不少人放松了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一些大规模蛋鸡养殖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或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生,已成为困扰蛋鸡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强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根据2015年我国已经公开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流行监测状况,分析了当前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并提出流行病学监测、家禽养殖管理、诊断方案及宣传舆论教育等防控策略,旨在为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研制的防治禽流感8项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8项国家标准分别是: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RC检测方法、H5亚型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进出境禽鸟及其产品高致病性禽流感检疫规范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其中前六项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后两项是强制性国家标准。防治禽流感8项国家标准发布  相似文献   

13.
影响鸡产蛋的主要疫病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禽流感 病原是禽流感病毒,根据致病性可以分为高致病性亚型(H5、H7)和低致病性亚型(H9、H1).防控策略:严格的检疫;对疫区所有禽群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病毒学调查;环境消毒,消除污染源;强化生物安全的教育;对受到威胁的地区使用灭活油乳剂疫苗;疫点家禽进行扑杀.  相似文献   

14.
4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研究4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与对鸡的致病性。对2015—2016年广东地区的临床送检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对4周龄SPF鸡点眼、滴鼻攻毒。结果分离得到4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其HA基因属于Clade2.3.4.4,HA蛋白的裂解位点处具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攻毒组鸡5d内全部死亡,同居组9d内全部死亡;攻毒后鸡持续排毒,在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脏器中病毒滴度高,且对组织造成广泛性损伤。4株所测试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鸡具有高致病性和水平传播能力,提示需加强H5N6亚型禽流感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当前一段时间我国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NA亚型发生显著变化,多亚型病毒同时出现,HA基因谱系发生显著变化;H9N2和H7N9亚型流感病毒潜在威胁巨大;其他亚型如H6等禽流感病毒分离率越来越高;活禽市场病毒污染严重。提出了包括运用宣传教育、推进养禽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大监测和诊断力度、果断采取扑杀感染禽、免疫等综合防控策略,以降低禽流感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17年第1季度全球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欧洲27个),有6个国家报告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病毒血清型众多,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H5N2、H5N5、H5N6、H5N8和H7N9等6个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7N3、H7N6、H5N2、H5N3、H5N1、H5N9和H7N9亚型等7个亚型,而H7N9亚型首次确认为高致病性亚型。全球2月份报告的禽流感疫情数最多,共报告了650起;1月份次之,为580起;3月份则大幅减少,为215起。总体而言,2017年第1季度的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较为复杂,全球化特征明显,欧洲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保健》2004,(3):22-22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研制的防治禽流感8项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8项国家标准分别是: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RCR检测方法、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RC检测方法、H5亚型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进出境禽鸟及其产品高致病性禽流感检疫规范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其中前六项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后两项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摘自人民日报)防治禽流感8项国家标准发布…  相似文献   

18.
正禽流感作为影响禽业发展的主要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2020年在国内外均有H5N6亚型和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报道,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措施的效果,笔者随机抽检了一个存栏量40000只蛋鸡的养殖场,该场鸡只均经过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细胞源,H5N1 Re-11株+Re-12株,H7N9H7-Re2株)的免疫。  相似文献   

19.
<正>前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流行,给我国养鸡业带来了严重损失,饲养者虽然加强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却忽视了对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的免疫。据报道,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规模比较大的蛋鸡饲养场中流行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或非典型性新城疫,阻碍蛋鸡行业发展。所以,对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同样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铜仁市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时研判疫情风险,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全市10个县(区)随机选择1个规模场(或种禽场)、1个活禽交易市场(或禽屠宰点),采集咽肛双棉拭子样品和环境拭子样品共计890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结果:13个家禽规模场和9个活禽交易市场全部样品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2020—2021年冬春季铜仁市养殖家禽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感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