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不同栽植模式对叶用银杏园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栽植模式的3~6a生叶用银杏园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叶用银杏园3~6a的幼龄阶段,栽植模式对叶产量影响很大,单株叶产量受株行距影响较大,单位面积产量受栽植密度影响更大,相同密度不同栽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叶产量,株行距为30cm×40cm/80cm的栽植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2.
叶用银杏不同栽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栽培银杏历史悠久,为了探索一种既可大面积发展银杏,又不影响农作物生产的栽培模式,我们进行了3年叶用银杏不同栽培模式及农作物相互影响的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四川安县的西北部,年日照叶数1045.3小时,年均气温1.3C,年降水量1284.gmm,年均相对湿度75%,无霜期299天,土壤为轻壤和中壤,且深厚肥沃,地下水位低。2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本地产2年生移植播种苗,平均苗高33cm,平均地径0.86cm,主干通直,顶芽饱满,基本无例芽。本研究分别在茶坪、高)I!、沸水共选3处作试验区。困地背风向阳…  相似文献   

3.
叶用银杏品种产量性状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杏叶用价值开发的深入,银杏叶用栽培已成为生产的重点.在生产上,需要大量的优良叶用品种.本文以湖北省林业局银杏品种收集圃内8个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之间叶形态指标的差异,产叶量的差异,分析叶形态指标与产叶量的相关关系,为银杏叶用品种筛选,对品种选择在产量水平上提出一个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4.
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其现有资源分布零散,且多为果、叶、材兼用型并侧重于产果,产叶量低,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对叶用银杏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幼龄叶用银杏园的合理密度做了初步研究试验。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鄂西北银杏产区随州市中部,海拔100~300m,系浅山丘陵地形,年日照时数2060~2173h,年均气温15.℃,1月均温2.2℃,7月均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年降水量1000mm,无霜期240d,土壤为轻壤和中壤,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地下水位较低。2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沿海盐碱地生长的5年生叶用银杏实生苗施用N、P、K、NP、NK、PK和NPK等7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苗高高峰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用N、P等部分处理全年苗高生长量较大;所有施肥处理叶产量的增加值均大于对照,但以N肥效果最好。因此,在沿海盐碱地上应施用N肥或P肥来培育银杏叶用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樟子松不同栽植密度树高、胸径、蓄积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对比试验,论述了樟子松栽植密度对生长量影响,从而得出合理栽植密度的结论,为大面积营造樟子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初植密度尾叶桉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雷州半岛的唐家林场设立了尾叶桉5种初植密度:①1m×3m(3333株/hm2);②1m×4.5m(2222株/hm2);③2m×3m(1667株/hm2);④1.5m×4.5m(1481株/hm2);⑤3m×3m(1111株/hm2)的试验,分别于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时进行了调查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⑴尾叶桉初植密度在1111~3333株/hm2范围内,林龄4年内,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平均胸径与树高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⑵密度3333株/hm2由于株数多,产量最高,利润也最高。⑶从第3年开始,密度1667株/hm2的材积年生长量增幅最大。⑷5种密度的胸径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几乎减少2/3,造林密度越大,减少量越多;至第4年各种密度的年生长量几乎相近。树高生长的高峰值也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减少2/3,第4年又减半,至各种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几乎相近。除3333株/hm2的材积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2年之外,其它密度的材积峰值都出现在第3年,第4年开始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产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产速成桑园的合适栽植密度为1 500株/667m2左右,该栽植密度既可减少投入,又能达到快速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气温对银杏生长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气温对银杏生长量有一定的影响,日均温达15℃时银杏开始生长,达25℃开始停止生长,生长期达2个月左右。加强经营管理,其生长潜力可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叶用银杏品种选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银杏品种叶用经济性状评比试验,比较主要叶用性状的差异,分析叶形态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确定以叶长、叶宽、叶厚为主要选择性状,提出了银杏叶用品种选择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叶用银杏栽培密度及采叶方式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幼龄叶用银杏从不同密度、不同采叶方式,综合产叶量和黄酮含量两方面因素,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 年生幼龄叶用银杏种植密度以 7.5 万株/hm 2 为佳,7.5~11 万株/hm 2 均宜,年2 次采叶包括 1/2 采、全采和 1 次性采叶对照 3 种采叶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以 1 次性采叶为宜。  相似文献   

12.
银杏截干对银杏叶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截干30cm时,叶产量可提高13%,并能增加长枝总长度和长枝数量,截干可提高黄酮含量17%-50%,银杏采收时间以9—10月为宜。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用林密度,截干与产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的栽培试验表明,银杏叶用林以种植密度100cm×40cm和离地50cm截干的鲜叶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内源激素含量与银杏叶中类黄酮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杏叶丛枝叶中内源激素和类黄酮含量进行全周期测定。结果表明 :早期脱落酸 (ABA)含量低 ,但在7月初有一次绝对值较低的含量峰 ,8月底后含量迅速上升 ,在 11月初达到含量最大值 ,含量峰与叶中类黄酮峰同步 ;乙烯 (ETH)在 7月初和 9月底形成 2次高峰 ,第 2次峰值较大 ,第 1次峰与叶中类黄酮峰平行 ,第 2次峰超前 ;细胞激动素 (CTKs)含量早期高 ,后波动次数较多 ,玉米素 (Zrs)与CTKs含量变化曲线极显著相关 ;赤霉素 (GA)含量早期较高 ,中后期含量较低 ,在 7月中旬、9月底 2次达到含量低谷 ;吲哚乙酸 (IAA)含量在 5月中旬、8月中旬、9月底出现 3次含量高峰 ,第 1次峰值最大 ;较高的ETH、ABA含量 ,较大的CTKs IAA值 ,较低的GA含量有利于叶类黄酮合成 ;在最低的IAA ABA、IAA ETH、CTKs ABA、CTKs ETH、GA ABA、GA ABA、GA ETH值时 ,相应地在银杏叶中有类黄酮合成高峰。讨论了内源激素与叶中类黄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银杏枝叶生长规律与两次采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栽植后两年的银杏嫁接幼树的枝叶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新梢具有春梢和夏梢两种;新梢生长有4种方式;短枝亦分春季展叶生长和夏季展叶生长两种,其中春季展叶生长发生于所有短枝顶芽,而夏季展叶生长一般只发生在顶生短枝顶芽。试验证明,采用全采的方式能有效地刺激所有短枝顶芽全部进行夏季展叶生长;采用两次采收方式能使银杏采叶园的产叶量较传统采收方式(一次采收方式)的产叶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6.
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在丹东不同区域建立生态因子观测场,测定不同土层厚度、pH值、土壤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蒸发量等各因子对银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银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不同,经20 d后,种子发芽率恒温比变温高6.2个百分点,幼苗根系生长、苗高、地径恒温比变温分别提高36.7%和16%。经过遮阴处理,银杏幼苗生长好于对照区。生长在壤土和沙壤土上的银杏其生长表现优于生长在沙土和黏土上的,土壤含盐量以0.03%~0.043%,银杏生长良好。银杏对pH值适应范围很宽,在pH值4~8.5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7.
银杏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药食两用植物,尤其是银杏提取物(EGB)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对银杏药用林基地造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不同经营水平的银杏造林保存率、幼林生长均有明显差异。Ⅰ级立地:集约经营的幼林平均高、平均胸径比粗放经营增长21%和48.4%;Ⅱ级立地集约经营增长64.7%和62.5%;Ⅲ级立地采取集约经营的幼林平均高比一般经营的增长13.3%,平均胸径增长15.4%。基地造林的总体效果:采用优良品种的嫁接苗(30cm左右)上山造林后采取集约经营银杏生长恢复快,平均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不同经营对象营造的银杏林,凡是采取集约管理的,幼林生长良好。生长好的占48.5%(幼林树高年均生长0.6m以上),生长中等的占37.1%(树高年生长0.4m以上),生长差的占14.4%(树高年生长0.4m以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量浇灌的方法,在景德镇市研究了浇灌城市生活污水对银杏(Ginkgo biloba)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B (污水稀释60%)和处理C (污水稀释100%)对银杏幼苗的苗高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处理A (污水不稀释)显著抑制苗高、叶面积、茎粗的增长;同时处理A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为2.65 mg/dm2,与对照1.938mg/dm2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处理B和处理C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当污水稀释至一定比例,例如0.6:1和1:1时,都对银杏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污水灌溉能使得银杏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很有效地促进银杏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银杏因结果晚而俗称"公孙树",通过嫁接可提早结果。为探索不同的嫁接方法对银杏丰产的影响,对定植9 a的实生银杏树进行高接换冠,选用不同的接穗和嫁接方法进行试验,嫁接后第5年和第8年测定产量和树冠偏冠度。对单株产量和偏冠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a生和3 a生枝条高枝接换冠既能保证早期产量,又能解决银杏偏冠问题,后期丰产优势明显,可延长盛产期限。  相似文献   

20.
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肥料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无肥(对照,T1)、尿素(T2)、过磷酸钙(T3)、硫酸钾(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10月,T4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45%、70.21%、42.87%、28.99%、44.31%、216.41%,5-9月T2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2.61%、46.65%、41.55%、48.15%、53.66%、60.23%,7月、10月T3显著低于T4;花色素苷含量分别提高了42.29%、84.86%、58.42%、67.62%、74.52%、80.81%,T2显著低于T4;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95.00%、88.71%,92.45%、118.18%、104.90%、110.45%,T2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叶绿素a含量提高了13.79%、15.69%、16.67%、22.08%、16.91%、20.73%,T2显著高于T4。综合分析认为,尿素、硫酸钾对银杏生理活性的影响优于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