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敌百虫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96h急性毒性实验敌百虫对鲫鱼的LC50为63.97mg/L,95%可信限为1.81±0.048 mg/L,95%可信区间为57.81~72.11 mg/L.分别选取1/2、1/4、1/8及1/16LC50为染毒浓度,于实验开始后24、48、72及96h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实验鱼血浆胆碱酯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升高,但各浓度组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实验剂量下的敌百虫对鲫鱼血浆CST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先扬后抑的结果.1/2LC50实验组血浆CAT在实验进行至96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剂量组在实验期间CAT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本实验中敌百虫对鲫鱼的遗传性在微核率上未表现出差异,但高浓度核异常率在实验24、48h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3.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探讨了鱼虫清对欧洲鳗(Anguilla angulla)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进行了鱼虫清对寄生虫的杀灭试验。结果表明:鱼虫清对欧洲鳗的24h、48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7mg/L、1.67mg/L和1.35mg/L,安全浓度为0.4mg/L。鱼虫清对指环虫(Dactylogyrus)和车轮虫(Trichodinella)的杀灭效果分别为:浓度在0.30mg/L、0.20mg/L以上作用24h,杀虫率可达100%。试验证明,鱼虫清对杀灭指环虫和车轮虫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彭泽鲫鱼为试验材料,浸泡于不同浓度分子氨试液里,经过不同时间的作用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含量均发生变化;碱性磷酸酶活力随分子氨浓度升高由递增向递减变化;溶菌酶含量随分子氨浓谎升高而减小:试验结果表明,分子氨对鲫鱼产生毒性影响以至免疫功能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徐建志  史艳红 《河北渔业》2015,(2):13-15,61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诱食剂NUTRI-TRACK对鲫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后能显著提高鲫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显著提高饵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同时通过观察统计实验鱼进入实验区和对照区中的次数,证实NUTRI-TRACK对鲫鱼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相似文献   

6.
就新型杀菌技术-过氧化氢杀菌在虾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虾仁的适宜作用条件为:有效过氧化氢浓度1·27g·L-1,作用时间为2min,浸泡液与样品的比例为2:1或浸没样品。过氧化氢溶液受温度影响较大,溶液于低温下放置,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有效过氧化氢浓度逐渐降低,操作过程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后的样品宜进行适度的水洗处理,以便去除大量残留在虾仁表面的过氧化氢,同时可以阻止残留过氧化氢对虾仁有机质成分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7.
8.
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以双链季铵盐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菌敌”,已经在水产养殖实际生产中被证明对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与治疗作用,而且这种产品对水产动物机体的毒副作用比较小,因而被广大水产养殖业者认为是目前的渔药市场上一种良好的渔用药物。为了深入探讨这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底9月初,我区北蔡一近3亩垂钓鱼池,存塘异育银鲫发生粘孢子虫病。该病来势较猛,发病急,几天之内就使异育银鲫失去商品价值,其发病率之高是罕见的。最初养殖户不知是何原因引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死鱼,心急如焚,自备的常用驱杀虫药、消毒杀菌药经使用均不见效。经现场调查取样与门诊初复诊,确渗为粘孢子虫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5天后病情得以控制,鱼体逐渐恢复健康.池鱼产生摄食行为.上钓率逐渐提高,垂钓业务恢复正常,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氨对鱼类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鲤鱼、草鱼、鲢鱼为试验材料,做了不同浓度氨对鱼类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回避试验和血微核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氨对鱼类血液微核率,生理、生化等指标,对测定数据做了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三种鱼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460、1.363和0.712mg/l,鲤鱼对氨的回避临界浓度范围在0.5-1.00mg/L之间。sGOP、sGOT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高。Hb和RBC则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本试验浓度范围之内不产生微核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对鲫鱼诱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中草药药理设计制成6种复合试剂,以鲫鱼为对象进行诱食活性试验,用cne-way ANOVA检验统计分析。6种中草药复合试剂对鲫鱼都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诱食效果不但显著,而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孢虫清(环烷酸铜溶液25%)对常见的8种淡水养殖动物草鱼、彭泽鲫、鲢、彩鲫、锦鲤、黄颡鱼、青虾、河蟹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药物对草鱼、彭泽鲫、鲢、彩鲫、锦鲤、黄颡鱼的96h LC50分别为2.905、3.450、2.243、3.638、3.638、4.08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905、0.3450、0.2243、0.3638、0.3638、0.4084 mg/L。对青虾的安全浓度<0.2mg/L,对河蟹安全浓度范围为9.12~20mg/L。  相似文献   

13.
15株鱼源致病性鲫鱼诺卡氏菌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6年~2012年从华南地区采样或送检的患“结节病”的鱼类(8个鱼种)样品中分离到的15个病原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和聚类分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菌的16SrDNA序列均与鲫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9%,且明显地分为2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15个菌株在T=23时可分为2个组群,在T=11时2个组群,分别可分为2个和4个亚群。研究结果显示15株鲫鱼诺卡氏菌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5,(1):78-78
“杀菌绿”从投放市场至今已将近一年。通过对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发现“杀菌绿”具有其他消毒剂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一、杀菌不伤藻许多消毒剂规定必须在午后晴天使用。原因是使用消毒剂后会同时杀死藻类。消毒后还要施肥重新培肥池水。对于贝、蚌养殖池,消毒后杀伤藻类,减少了贝、蚌的食物,往往不用消毒剂会得细菌和真菌病,用了消毒剂生长就很慢。而使用“杀菌绿”后既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又不影响贝、蚌的生长,这对于对肥水感到头疼的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阴雨天鱼容易得病,连续阴雨天,又不能用消毒剂,就会给养殖户带来烦恼如果…  相似文献   

15.
氨对河蟹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氯化铵对河蟹Ⅰ、Ⅳ、Ⅴ期溞状幼体及大眼幼体的急性毒性。经过7-9个不同浓度组的试验,在pH8.2±0.5、水温22.5±0.5℃的条件下,测得对河蟹动体四个时期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47,3.40,4.46,11.87毫克/升。  相似文献   

16.
微酸性电解水对活品虾夷扇贝存活率的影响及杀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品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实验对象,用不同理化性质的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处理受试扇贝,并用副溶血性弧菌人工浸染经微酸性电解水处理过的扇贝,检测其存活率、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副溶血性弧菌的变化规律,以及虾夷扇贝在不同电解水处理阶段的菌相。结果显示,微酸性电解水处理1 min、2 min、4 min,扇贝存活率均为80%,处理8 min存活率为82%,均高于染菌组和对照组;电解水处理时间与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处理时采用的电解水有效氯浓度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采用电解水处理8 min后,活品虾夷扇贝体内染上的副溶血性弧菌数量从1 100 MPN/g降至28 MPN/g。扇贝初期主要菌群为假单胞菌和弧菌,在经过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其体内的菌群趋于复杂化,优势菌群有所改变,细菌总数有所下降。24 h后经电解水处理或者未处理的虾夷扇贝体内优势腐败菌均为假单胞菌。研究表明,SAEW在虾夷扇贝净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我们在鳗鱼人工繁殖试验中,部分采用鲫鱼脑垂体,研究它对雌鳗催熟的作用。初步试验表明:鲫鱼脑垂体同样可以促使雌鳗性腺发育至完全成熟。其效果与鲤鱼脑垂体相似。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泡、全程接触感染和注射感染法,使健康鲢鱼种感染病菌,然后用百毒清进行灌服,以此测定百毒清的抗菌效果和最低抗菌浓度.  相似文献   

19.
选择几种体外有良好杀菌效果的中草药制成一种复方制剂,研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作灭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其3.30%稀释液作用3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6%,作用5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5%,作用5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8%;作用3min对链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杀灭率均≥99.94%,在有机物存在下杀菌效果不受影响。置54℃温箱14天后,杀菌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国内关于鲤鱼的氨氮急性毒性试验的报道很多,但未见鲤幼鱼(100 g以上)氨氮毒性试验的报道.本试验选用体重为150~300 g鲤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在非致死浓度下氨氮对鲤幼鱼的生理和组织功能的影响,为提高鲤幼鱼的抗病力提供理论参考,为鲤鱼(100 g以上)后期的安全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