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是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美国生猪养殖环节生物安全管理要求,梳理总结了生猪养殖场选址、猪群管理以及人员、车辆、生物媒介控制等生物安全要素的管理要点。同时,结合国内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际,从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相关技术文件、引入兽医人才和社会化技术力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生猪养殖环节生物安全水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生猪养殖生物安全规范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养殖环节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意义,通过隔离、消毒、改善养殖环境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从而起到有效防控疫情传播的目的。然而,屠宰环节的生物安全问题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非洲猪瘟为例,探讨屠宰企业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意义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是指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发生的一种畜禽生产体系。它是针对所有病原的,核心是预防(防止)病原进入畜禽群体形成危害,是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广义的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的安全,包括畜禽的舒适、安宁、福利。因此,也可以说生物安全就是种畜、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随着养殖生产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的含义在不断发展变化。专家指出,由于畜禽养殖生产频繁遭遇疫病难题,全球开始进行了新的生产模式的探索。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和形成了几种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但是,均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于是,一种新的概念——生物安全应运而生。生物安全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疾病传播的方法。没有生物安全,就没有疾病防治。生物安全措施似乎同传统的综合防治和兽医卫生措施很相似,并无原则上的区别,但实质上,生物安全更加强调以下两点:第一,生物安全强调和重视生产体系中各个部分间的联系和对生物安全的影响。生物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败。第二,生物安全更为强调控制病原的感染和传播。通过生物安全有效控制传播途径,减少和去除致病因子。生物安全着重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考虑。虽然由于实施生物安全因要添置额外的设备和使用额外的材料而使生产成本提高,但这可由药费开支下降56%得到更多的补偿。饲料用药开支减少82%,疫苗成本减少11%。生物安全与兽医支出总计的结果,使总开支减少了44%。[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解决畜禽烈性传染病对养殖生产长期的困扰,改变行业中存在的单纯依靠疫苗免疫、药物治疗、普通消毒等控制疾病的局限性思维。生物安全是控制疫病侵袭畜禽养殖的重要举措,本文探究系统防控思维下新生物安全思路、创新产品、评估方法在畜禽养殖的实践。1新生物安全观的内涵1.1新生物安全观产生针对畜禽场频繁遭受重大疫病侵袭的困境,短时期内无有效疫苗和药物应对。生物安全措施是实践证明目前最重要的防控动物疫病的手段。可某些领域传统的生物安全观念存在缺陷,对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无法实时归避。新时期生物安全体系的重塑须实现畜禽无法接触病原体,病毒载量无法突破机体防御屏障,进而使疫病无法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于2021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生物安全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肉鸡养殖的生物安全技术是阻断病原微生物进入鸡群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包括养殖场的选址、总体布局等结构性方面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投入品、消毒防疫、粪污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等管理性方面的生物安全措施,其目的是“阻止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健全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是保障肉鸡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能够切实保障肉鸡养殖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方式和水平较为低下这一现状,畜禽疫病的防控不仅要从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加强综合防制,更要在宏观上积极进行动物健康养殖体系及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建设与完善.文章从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禽防疫体系和兽医卫生监督控制体系及以区域化和标准化的安全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两个方面浅述畜禽健康养殖及其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仍是我国猪养殖业的主要问题,由于对生物安全措施的应用较少,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我国猪养殖人员已经认识到了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应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猪传染性胃肠炎生物安全预防中仍旧存在较多的不足,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因此,本文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生物安全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1外部生物安全控制1.1规范引种工作养殖人员在开展引种工作时应对引种场以往交易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引种场的资质符合相关标准。而且养殖人员应对种猪进行疾病检查,并将种猪进行隔离饲养,在确保种猪健康的基础上正式引种。对有条件的猪养殖场,应尽可能自繁自养,选取健康的种猪与母猪进行交配,进而保障猪仔的健康,避免外界因素对养殖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袁正东 《中国家禽》2012,34(18):1-4
生物安全体系是指现代畜禽养殖中为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畜禽机体,保证畜禽养殖全程健康的一项系统工程,即对养殖场的选址、设计建筑到生产管理进行全程标准化控制,从而保证肉、蛋、奶在生产环节的安全健康.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观念层面的重视、建设层面的投入、操作层面的规范.生物安全的所有措施都要围绕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易感动物这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安全管理一直是养殖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在生产中更多关注的是兽医实验室部分,而对场区生物安全有所忽视。笔者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将养殖场如何有效控制疾病和做好生物安全管理进行了介绍,以期给养殖者有所帮助。1生物安全内容一般生物安全是将疾病消除和减少的过程,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生物安全通常以堵为主,是防止外界或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在淡水小龙虾规模养殖上还处在尝试和发展阶段,为能更好地保障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安全,笔者通过实践和收集整理淡水小龙虾的致病因子,总结了我省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措施. 1 致病因子 淡水小龙虾在养殖生产中引发疾病诱因很多,但主要外界致病因子和机体内部致病因子.外界致病因子主要包括因机械性损伤、温度突变等致病的物理因素,溶解氧、水体中的pH值、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引起疾病的化学因素,各种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和寄生虫(原生动物、线虫等)引起疾病的生物因素,在养殖生产中因操作不当,不能严格按照饲养管理或操作技术规程进行,导致淡水小龙虾疾病发生的人为因素.机体内部因子主要指的是淡水小龙虾自身防御能力、免疫能力、机体反应性和遗传特性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密切联系的,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因此,在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中要对各种致病因子给予综合考虑,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尽最大限度保证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中美在生猪养殖管理与生物安全操作方面的差异,对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猪养殖场的生猪生产和生物安全操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美国猪肉生产商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生猪养殖环节在养殖经营模式、生物安全实践和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生猪养殖场仍旧以自繁自养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等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猪场生物安全隔离控制措施仍待加强,猪场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仍待提高。同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完善配套法律规范、促进人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物安全内涵丰富,包含的知识很多,涉及多学科、跨领域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畜禽养殖,分析讨论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应该怎样做好养殖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边境区域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决定能否阻断境外动物疫病传入的关键。本文对图们江区域的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水平、防疫主体意识、生猪管理、流通调运和屠宰环节的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养殖环节生物安全条件差、流通环节疫病传播风险高、屠宰环节消毒自检水平低以及人员力量不足等防控难点。这提示应着力提升养猪场户生物安全水平,严格监管生猪调运、强化运输车辆管控,加强屠宰环节监管,强化防疫队伍建设、健全防疫设施,以期为边境地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生猪健康养殖的最重要环节。为掌握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现状及主要风险因子,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玉林市83家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风险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高、中、低风险占比分别为12%、42%、46%,主要风险因子为“围墙外未建立绿化隔离带”“隔离区在生产区上风向”“与其他畜禽养殖场、主干道或居民区的距离在500 m以下”“猪场未实行自繁自养”“猪场无围墙或防疫沟”“场内运输车辆未执行专用且不出场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学PCR检测阳性”。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应重点从猪场选址、场内布局、设施设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免疫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猪群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安全、生物安全和效率,是当今生猪养殖企业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经济指标。然而,猪群在日常生产和生长的诸多环节中,随时都面临着各种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和应激等生物、物理因素的侵袭和干扰,猪群时刻面临免疫力降低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爆发时造成猪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非洲猪瘟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我国猪场的关注重点。非洲猪瘟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全面地了解非洲猪瘟,就能有效地控制住,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完善的生物安全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猪养殖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各环节的风险因子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文对我国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如何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管理,实现对非洲猪瘟的有效控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规模猪场疫病的有效防控是养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尤其在原种猪场,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保障猪场正常经营的第一要素。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新理论,它涉及的范畴较广,现阶段主要包括养殖生产中的疫病防控体系、实验室安全体系和基因工程领域3个方面[1]5。原种猪场生产中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理化和生物致病因子对人和猪的危害,是原种猪生产中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它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养猪场的种群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卫生防疫制度的执行,实用新型养猪场的建设等方面[2]。生物安全体系强调控制病原的感染和传播,通过安全体系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途径,减少和去除致病因子,着重从消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来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8.
葛修斌 《兽医导刊》2017,(22):226-227
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对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想使鸡群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必须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始终遵循生物安全体系原则.而消毒则是家禽饲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群.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就能阻断传染病的流行.消毒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与用药物疫苗防制相比,不仅鸡群更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少药物残留,是家禽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虽然我们对消毒工作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能正确的掌握消毒方法,而影响了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集约化生产模式下,大家越来越强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生物安全呢?对于养鸡场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预防传染因子进入养鸡场生产每一关键环节所采取的措施。生物安全包括防止传染因子来自养殖环境外部的水平传入和养鸡场  相似文献   

20.
王滨  邓昌顺 《中国猪业》2019,14(7):21-24
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养殖行业存在生物安全意识不强、生物安全标准化程度不高、监管手段落后等瓶颈。本研究以翔创科技智慧监管平台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图像、按需拍摄、高度精准结构化画面识别以及专家标准化知识库的规则引擎等技术内容,系统精准监控"猪、肉、人、车、物、料、生物媒介"等重要风险因子,并建立多方联动共享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例证明,该平台技术实现对影响养殖场生物安全重大风险的系统性实时监管,为企业快速全面提升生物安全水平提供革命性信息技术支持,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防疫监管手段,该技术将对生猪养殖领域有效防范非洲猪瘟等疫病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