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促进贵州稻田养鱼品种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解决传统稻田养鱼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19年借助《山区稻渔配套模式集成与研究》项目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引进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的中华鳖以及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较强的福瑞鲤2号新品种,在铜仁市思南县项目示范单位的稻渔生产基地针对稻渔综合种养“稻+鱼+鳖”模式开展了水稻种植、福瑞鲤养殖、鳖的养殖混合共生种养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稻渔综合种养工作发展按照“发挥水资源优势,拓展渔业产业链,发展与生态两不误”的发展理念,围绕“提质增效、稳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农民”总目标,推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升级,大力推进“稻+N”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工作,需要明确工作内容构建稻渔养殖体系,结合各地区实际明确下达目标任务,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抓好生态渔业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有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共作品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稻渔综合种养工作完成目标,提质增效,带领农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2018-2020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开展了“稻-鳝”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探索适宜苏州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种养条件准备 1.1 稻田准备 1.1.1 开挖水沟试验田块位于常熟市支塘镇蒋巷生态园综合种养试验基地,基地面积共50.05×...  相似文献   

5.
对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进行了总结,探索了在吉水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优势,介绍了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概况,并提出了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总体思路,重点分析了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的具体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6.
稻渔综合种养就是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稻田养鱼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态新模式,通过运用种养结合的形式与绿色生态循环的方式,保证农田中一水多用以及一田双收的高效发展。在此基础上在运用田间水稻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共同、生态化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就会充分推动田间农业结构的运转方式,并提升我国田间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水产技术的充分推广并有效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型、水产产业探索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问题,就我国的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含义和当前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应当如何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保证绿色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种植是寒梅岭的传统产业,2023年因地制宜耦合了稻渔模式,探索了“双季稻+鱼”共生种养的“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绿色生产试验示范,以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效益。现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总结如下。一、种养方法1.稻渔田改造前一年冬季将地处水源、交通、排灌等管理方便的部分低洼水田、小坑塘、撂荒地整合成两口稻渔田,设计上尽量保持原有的稻田耕地面积,沟坑面积控制在10%以内,原有的小坑塘、撂荒地扩整为坑塘,一口稻渔田4.5亩(编号1号田),其中稻田3.3亩(平台3.0亩、鱼沟0.3亩)、坑塘1.2亩;  相似文献   

8.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结合的复合生产方式,可有效利用空间资源,使共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形成良性循环。在江苏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日渐成熟并大面积推广,已成为江苏渔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但目前以淡水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为主。海水稻具有抗盐碱、抗倒伏、抗涝等多种优良性状,已成为沿海滩涂的首选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减少水稻病害和杂草,发挥稻田湿地养殖效能,形成全天候、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互济共生的生态体系,于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崇明区开展了综合“稻虾轮作”与“稻鱼种养结合”的“一稻多渔”(水稻-瓯江彩鲤-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新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一稻多渔”模式的稻田平均产值为150 112.5元/hm2,与传统的“稻虾轮作”或“稻鱼种养结合”相比较,分别提高了26.84%和159.60%。试验说明,“一稻多渔”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19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苏州市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稻+青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结果显示,21.75亩综合种养试验区当年青虾产量480.36千克,产值6.73万元;水稻产量3 493.5千克,产值4.19万元。单位面积年净利润1 733元/亩,投入与产出比1∶1.52。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或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2018年初,姜堰区农委组织相关技术站所,在沈高镇河横村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专题试验,笔者作为技术小组成员参与其中,现将试验示范情况进行小结和探讨,就不同模式推广应用前景提  相似文献   

12.
正一、技术名称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技术二、技术概述稻渔综合种养是指利用稻田水面进行水产品养殖,获得水稻和水产品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可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采用稻鱼共生、稻鱼轮作方式,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的,是一种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稻和渔是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养殖的鱼能为秧苗活泥增氧,田间的秸  相似文献   

13.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基地韶关市,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大力推广,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43万亩,占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大半。"水中鱼跳,坝上稻香"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成为韶关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自2020年起连续3年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2022年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54.58万亩,以稻蟹综合种养模式为主。近年来,由于河蟹“牛奶病”病害,导致引入的扣蟹质量和数量都无法保证,且单一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无法支撑起天津地区稻渔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天津市旺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基于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构建了稻-蟹-鱼、稻-蟹-虾两种多元化养殖模式,并通过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来探讨稻田多元化养殖模式的可行性。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稻(藕)田综合种养通过开发利用"低洼荒地、低产蟹池、低效鱼池",在不占用水稻种植面积和精养池塘的基础上,实现种养结合,产出优质水稻、莲藕、水产品和禽产品,是稳定粮食生产的新抓手、提高农渔业效益的新途径、发展绿色农渔业的新模式.近年来,泰州市大力推进稻(藕)田综合种养发展,主推稻渔、藕虾、稻鸭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起步较晚,随着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吉林省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养殖模式日趋成熟、养殖效益稳步提高,本文作者就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系统介绍了“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的稻田工程、水稻种植、泥鳅放养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发展前景。试验结束,收获水稻600 kg、泥鳅125 kg,折合667 m2产稻谷461.5 kg、泥鳅96.15 kg,两项收益合计为508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55,种养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通过构建“稻田+圆池”耦合式设施化稻渔综合种养,试验了设施化水产养殖和传统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稻渔耦合模式。通过对水稻和鱼的产量、成活率等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种养耦合模式对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效果。同时,比较探讨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通过对比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为种养耦合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经验总结和理论依据。通过监测养殖区圆池的溶氧、水温、p H以及稻田出水口的总氮、总磷含量,探讨了种养耦合模式对水体环境的改善效果及在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以来,湖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稻-小龙虾”“稻-鳖”“稻-青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综合效益显著。截至2023年12月,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29万亩,严格规范稻渔共生种养模式,重点鼓励稻渔轮作种养模式,培育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5个,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其中南浔区、长兴县通过省级第一批验收,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稻-小龙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探索适宜苏州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稻田准备1.1开挖环沟试验田块位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稻小龙虾综合种养试验基地,试验面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