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索地震灾害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四川九寨沟县地震灾区受损粗枝云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受损云杉林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季节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受地震影响,各林地土壤于对照相比,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不显著。受损林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拷贝数范围为4.39×108~9.58×108 copies/g-1干土,真菌18S rDNA丰度为1.58×106~2.09×106 copies/g-1干土;各损毁林地土壤微生物丰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各林地细菌16S rDAN基因丰度春季最低,从春季到夏季显著增长,达到全年最高值,从夏季到冬季又显著降低。土壤真菌18S rDNA丰度则表现从春季到夏季略有降低,从夏季到秋冬季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损毁林地的微生物丰度受土壤pH值、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总氮和土壤容重的影响深刻。实验结果为震后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协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垂直地带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垂直地带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理化性质,采集了临安市山核桃产区海拔200~800 m的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之间林地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非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性差异;土壤石砾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平均值为10.90%,而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海拔升高,土壤pH值由6.08降低至4.71,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8.09 g/kg递增至47.59 g/kg;林地土壤水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硫含量平均值为198.08、105.00、4.98、25.97 mg/kg,不同海拔之间无变化规律;山核桃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锰铁钙镁锌铜硼,但在不同海拔之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选择5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作业与采伐强度为30%的择伐作业,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变化程度的比较。在考虑各种作业的集材量和集材道面积的情况下,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认为,以皆伐作业手扶拖拉机集材为最大,其次为皆伐作业土滑道集材,其余依次为皆伐作业半悬索道集材,皆伐作业手拉板车集材,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最低为择伐作业人力集材。  相似文献   

4.
采集临安市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8个乡镇共321个土壤样品,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受成土母岩和人为经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太湖源镇林地土壤容重最小,仅为0.9 g/cm3,总孔隙度最大,为65.86%;昌化、河桥、龙岗3个乡镇土壤砂粒(2~0.02 mm)含量较高,大于30%,而粉粒(0.002 ~ 0.02)含量则较低,小于46.0%;土壤pH值以河桥镇为高,pH6.17,太湖源镇最低,pH4.81;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岛石镇和太湖源镇为高,分别达38.00、35.54 g/kg,而河桥镇最低,为23.95 g/kg;昌化、岛石、太湖源3个乡镇水解氮、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达200.00、100.00mg/kg;土壤有效磷和有效硫含量以岛石镇为最高,分别为10.80,24.90 mg/kg;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锰>铁>锌>硼>铜,土壤有效锰、铁、铜含量以岛石镇山核桃林地土壤较高,分别为62.46、26.88、1.30mg/kg,而有效锌、硼则以清凉峰镇为高,含量分别为2.26,1.77 mg/kg.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四川强烈地震频发,本文以立地类型、植被恢复模式、植物配置等为切入点,对汶川、芦山地震灾区受损地植被恢复成效开展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九寨沟地震灾区震损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植被系统破坏程度,根据九寨沟地震灾区受损地植被恢复的7种立地类型,建议采用3种恢复模式, 4种工程技术,并推荐适应该区域26种植物配置树种,以期为以后地震灾区受损地快速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修复模式石漠化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Bunge)是具有抗风沙、耐干旱、抗盐碱、适应高温、强光等特性的荒漠植物。一九五九年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从新疆、内蒙等地引进梭梭种子,开展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民勤沙区推广人工梭梭林13000公顷,占全县人工林总面积的36.8%,发挥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梭梭是  相似文献   

8.
间种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间种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光能利用率和林地经济效益,而且间种物伸展的枝叶或藤蔓自然覆盖裸露地面,降低了土壤温度,缓和了暴风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了水、土、肥的流失;收获后,其剩余部分还可以回归林地,对增加林地的养分含量,改善林地的土壤结构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笔者综述了间种对林地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及树体生长、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林地土壤监测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结合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开展林地土壤监测的1988年、2002年及2007年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2007年监测结果表明A层(腐殖质层)、B层(心土层)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A层的多数主要肥力因子明显优于B层,但A层的酸度比B层大。3次监测结果表明,主要肥力因子中,土壤孔隙结构、容重、有机质和N素有所改善,但土壤酸度持续增强,土壤P、K素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种套种模式(油桐+玉竹、油桐+黄精、油桐+桔梗、油桐+麦冬、油桐+石蒜)下油桐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套种模式不同土层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套种模式间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在不同时期也存在一定差异。套种黄精、玉竹和麦冬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比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套种麦冬土壤容重降低率最大达18.23%,套种黄精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毛管持水量不降反增,最大增加率分别为3.32%和25.5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实现人工林养分的精确调控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在柳州沙塘林场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同为1987年营造的木荷、米老排、蓝果树和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以未造林灌草地为对照,分层(0~15、15~30、30~50、50~70、70~100 cm)测定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合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同种林分内,随土层加深,土壤密度递增,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N、碱解N、有效P含量递减。不同林分间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5种林地的土壤pH值变幅为3.94~5.12;土壤有机碳、全N、碱解N、有效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特征C:N、C:P、N:P比值均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灌草地;杉木林土壤的全P含量在所有林分中最低,杉木林生长可能消耗更多的磷元素;与对照灌草地相比,营造这4种人工林后使土壤全K含量明显减少,速效K(除米老排林外)也有相似规律,这种变化规律暗示了人工林对K元素的消耗量大;木荷林和杉木林土壤的pH值、全K、速效K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林分和灌草地。土壤综合质量根据主成分得分依次为:米老排林 >蓝果树林 >木荷林 >灌草地 >杉木林。 结论 (1)人工阔叶林比针叶林能更有效地积累土壤有机碳、N和P等养分,并能明显地优化土壤密度和孔隙度,在今后的造林实践中应优先考虑阔叶林。(2)人工林营造33 a后,土壤全K含量明显地小于对照灌草地,且不同林分间具有差异,因此,在森林经营时应注重K元素调控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了稻田、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等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总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的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大、田间持水量最大;而林地土壤的孔隙性和持水性最差。>0.25mm总团聚体以菜田最高,稻田最低;>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表现为:菜田>林地=稻田>果园(P<0.05);稻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高,明显高于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明显高于果园和人工林地(P<0.05),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果园最高,林地最低。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地方感作为具有特殊文化和社会属性的概念,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旅游者地方感的总体特征和差异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发现:旅游者对九寨沟的地方依恋最高,对九寨沟的地方依赖最低。提出了九寨沟景区应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规范旅游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尾叶桉林地不同时期土壤物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引种尾叶桉 6a中 ,对林地土壤某些物理性状进行连续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在引种尾叶桉第一轮 (即 6a)后 ,林地土壤容重值波动很小 ,土壤孔隙状况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5.
湖南湘潭矿业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湖南湘潭锰矿废弃地的土壤基质特殊性和少量自然定居植物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废弃地土壤以砂粉土为主,通气透水性能差,渗透系数小,易造成地面积水;矿渣废弃地渗透系数大,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抗旱力弱.2类废弃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低,重金属元素锰、铜的含量高,毒害大.在自然定居的少量植物中,商陆和荩草为超积累植物.采用植物生物原位修复法改善极端生境条件,既经济又高效.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省毛竹主要分布区的赤水河流域,利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研究了毛竹林径级同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毛竹林土壤呈A层>B层趋势的指标有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最小持量、有机质、全N量、全P量、阳离子交换量、水解N量、有效P量、速效K量和交换性盐基量,呈A层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松林(Pinus elliottii)、桉树林(Eucalyptus urophylla)和木荷林(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土壤层次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和吸湿水含量表现为湿地松林>木荷林>桉树林,土壤自然含水量、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湿地松林>桉树林>木荷林,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桉树林>湿地松林>木荷林;(2)在不同林分类型0~60 cm土层下,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有机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吸湿水含量、pH、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3)不同土层深度、林分类型与土层深度交互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7月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各样地进行调查,只在鹰爪洞沟3 000 m以上的山坡中上部发现开花的华西箭竹种群分布。调查发现:开花竹种群为典型的下降型年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种群的特点,约22%~29%的箭竹正在开花。平均花穗密度约为296朵.m-2,平均种子密度约为3 923粒.m-2。华西箭竹的花为顶生的总状花序,花穗颜色以绿色为主,黄色、黄绿色花也较多,偶见绿紫色花。单株花穗数约在10朵~19朵之间,单株种子数在约130粒~250粒之间。平均每朵花穗的种子数约为13粒。  相似文献   

19.
毛竹生长与土壤环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土壤是影响毛竹生长的重要因子,该文综述了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对毛竹生长的影响,这对毛竹林地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燕 《林业科技》2012,37(5):51-54
通过对公别拉河流域西岗子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物种多样性调查及植被恢复相关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矸石坝〉农田〉湿地,其他物理性质指标:湿地〉农田〉矸石坝;在矸石坝、农田和湿地土壤中,全钾含量相差0.75~1.4倍,全磷、全氮含量相差5~10倍,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至少相差10倍,且矸石坝土壤中未检测出水解氮;有效养分低是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沙棘作为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的最佳灌木,草本则为本土先锋物种;建议在本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采用灌丛为主、草本为辅的模式,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抚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