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109-112
为探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4个处理,探究辣椒单果重、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BOF处理辣椒的单果重比CK1、CK2、AOF处理平均增加了91.6%、17.8%、26.5%,产量平均提高了114.7%、9.6%、15.6%.BOF处理的辣椒素和Vc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BOF处理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好,分别为65081.8元/hm2和16.4.因此,设施辣椒生产中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在设施辣椒生产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机肥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酸性土壤施用有机肥均能获得增产,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下的产量较高,比对照增产8.92%;在化肥的基础上施用生物有机肥,促进了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成熟期果实中可溶固形物、Vc、固酸比均有所提高;施用有机肥能明显降低土壤酸性,与对照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上升了8.3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5.10%,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了30.80%.[结论]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使酸化土壤实现苹果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简约化露地栽培,研究不同施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皮9818为试验材料,设不施肥(CK)、有机肥(M)、控释肥(K)、控释肥+有机肥(K+M)、常规施肥(NPK)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控释肥+有机肥(K+M)与控释肥(K)处理相比较,有机肥的施入能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常规施肥(NPK)处理茎粗高于其它处理.7月3日采收期,控释肥+有机肥(K+M)处理果实纵径最大14.65 mm,比不施肥(CK)处理高1.52 mm,K+M(17 515.5 kg/hm2)与NPK(17 748 kg/hm2)处理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较CK处理增产50;、52;,NPK处理边糖(12;)心糖(17.2;)均显著高于CK、M、K处理.7月17日采收期,不施肥(CK)、有机肥(M)、控释肥(K)、控释肥+有机肥(K+M)、常规施肥(NPK)处理产量均比7月3日产量分别下降5.8;、6.2;、16.6;、10.8;、12.3;,且各处理的单株结瓜数均少于第一次采收期.两次采收期,控释肥+有机肥(K+M)与常规施肥(NPK)处理单瓜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论]简约化露地栽培条件下,K+M处理在不降低产量品质条件下,具有降低劳动成本,简化施肥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环境、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设施番茄科学有效的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青农866为试验材料,设置有机肥不同配施量处理(CK,100%化肥;T1,15%有机肥+85%化肥;T2,30%有机肥+70%化肥;T3,45%有机肥+55%化肥;T4,60%有机肥+40%化肥;T5,75%有机肥+25%化肥;T6,100%有机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养分及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其中T3处理真菌数量最多,为50.0×105 CFU/g,土壤细菌数量以T4处理最多,为6.3×108 CFU/g;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以T5处理为最高,分别为0.44和16.38 mg/g,T4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为0.35 mg/g.与CK相比,>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12.94%~20.5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6.30%~143.37%,全氮含量提高16.56%~129.80%,C/N提高6.29%~17.39%.此外,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改善番茄品质和提高产量,T1处理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7.22 mg/kg,较CK增加80.50%,糖酸比以T2和T1处理较佳,分别为8.80和8.67;产量以T1处理最高,为161890.94 kg/ha,较CK增产12.01%.[结论]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改善设施土壤环境、提高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且土壤环境改善与品质、产量的提高并非不可协调,在实际番茄生产中可优先采用减少15%化肥施用量同时配施适当有机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热带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与土壤pH值、辣椒产量的关系。【方法】以"湘辣十七号"辣椒为实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秸秆还田(CFS)、化肥+有机肥(CO)、75%化肥+有机肥(TCO)、50%化肥+有机肥(HCO)、单施有机肥(OF)7种施肥处理。【结果】施用有机肥、化肥或有机肥化肥混施等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对0~100 cm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同一化肥施用量下,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不同施肥处理对硝态氮在热带土壤中迁移能力影响不同,施用化肥更容易造成硝态氮在土壤中向下迁移,而合理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能够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向下迁移。此外,0~20、0~40、0~60、0~80、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辣椒产量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均达极显著相关(r0.6961,P0.01),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对辣椒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秸秆可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淋溶迁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比对照增加17.02%,比纯化肥增加10.68%;碱解氮含量排序为CF+M50>CF+M25>CF>M>CF+M75;CF处理有效磷积累量高于有机肥配施处理,比对照高出29.37%.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提高温室辣椒生产技术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好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的作用。[方法]以辣椒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禾利缘生物有机肥对温室辣椒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禾利缘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处理不仅对辣椒根颈粗度的增加、节间长度的减少、单株结果数的增加、植株叶片厚度的增加及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效果,产量、效益与常规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禾利缘生物有机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由于长期施化肥和有机肥导致的碳投入差异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方法]依托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中的5个典型化肥和有机肥料处理,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商(qSMBC)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灰漠土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商(qSMBC)、土壤有机碳(SOC)与碳投入量和小麦籽粒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灰漠土SMBC含量和qSMBC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SMBC和qSMBC均在扬花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5~ 106.0 mg/kg、0.41; ~0.61;.各施肥处理全生育期SMBC平均含量为:高量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NPKM)>常量NPK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氮磷钾化肥配施秸秆(NPKS)>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PK),其中hNPKM与NPKM处理、CK与NP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生育期qSMBC的变化趋势为:NPKS> NPKM> CK> hNPKM> NPK.在试验中,尽管化肥配施秸秆(NPKS)的SMBC含量低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NPKM或NPKM),但其提高qSMBC的作用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NPK),能够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相关性分析表明,SOC、SMBC含量均与碳投入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小麦籽粒产量与灰漠土SOC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而qSMBC与碳投入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期有机(有机肥、秸秆)无机肥料配施是新疆绿洲灰漠土农田增加土壤有机碳、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长期大量单施化学肥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明确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樱桃番茄栽培中化肥和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验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单施化肥、基施80%化肥+20%有机肥、基施60%化肥+40%有机肥、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基施20%化肥+80%有机肥、基施100%有机肥6个处理,测定分析了樱桃番茄果实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结果]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樱桃番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了14.00%,其他处理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与单施化肥相比,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基施20%化肥+80%有机肥、基施100%有机肥处理可显著增加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其中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0.17%、2.02%和5.51%.而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值最高,较单施化肥处理升高了0.19,有机质增加了0.37 g/kg,降低了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拟杆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结论]在樱桃番茄栽培过程中要注重化肥和有机肥合理配施,而且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土壤等因素,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最有利于提高樱桃番茄产量,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且具有较好的改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猪厩肥和秸秆还田对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晰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调控紫色土有机碳组分的效应,揭示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增强土壤固碳的机制.[方法]以川中石灰性紫色土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CK)、NPK化肥配施(NPK)、单施猪厩肥(OM)、猪厩肥配施NPK化肥(OMNPK)和秸秆还田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鸡粪发酵有机肥对桑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理化性状及桑树生长的影响,为改良桑园土壤肥力、提高桑叶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桑树长势一致的田块为供试区,设置6个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配比施肥处理,分别为单施有机肥(100%M)、单施化肥(100% CF)、不同比例有机无机配施(75% M+25% CF、50% M+50%CF、25% M+75% CF)和不施肥(CK),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理化性状及桑树生长和桑叶品质的影响.[结果]100% M处理对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效果最好,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最高,分别为4.73× 107、18.60×106和11.50×105 CFU/g,与CK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且所有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高于100% CF和CK处理.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100%M和75% M+25% CF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pH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0% M+50% CF处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75% M+25% CF处理土壤含速效钾含量最高,且3种速效养分含量均以CK和100% CF处理含量较低.从桑叶产量来看,75% M+25%CF处理最高,50% M+ 50% CF处理次之.从桑叶品质来看,75% M+25% CF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等成分含量较高、粗灰分含量最低.[结论]施用鸡粪发酵有机肥可增加桑园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桑园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桑树生长,增加桑叶产量并提高其品质,其中以75% M+25% CF配比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大田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20和Co2)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稳定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和2019年大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等氮量条件下常规单施化肥(NPK)、有机肥替代30%(...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连续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宣州区五星乡大棚辣椒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有机肥培肥处理3年后,相对提高了有机质、土壤全氮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而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较小.有机肥培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与不施肥的处理相比,辣椒增产率达到38.3%;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辣椒产量提高21.9%.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樱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在北京市通州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CK(不施肥),以及等氮量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有机肥的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间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指标、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与CK和纯施化肥的处理相比,50%(以氮计)化肥+50%有机肥的处理可以显著(P<0.05)提升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脲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在产量未显著下降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果实品质最好。在当地的樱桃生产中,50%化肥+50%有机肥是推荐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青海蚕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年的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海蚕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单施有机肥处理外,各施肥处理与对照间蚕豆产量和秸秆产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经济产量和秸秆产量最高.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NPKM)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粒数、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数等指标较其他施肥处理具有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西瓜生产中化肥减施措施.[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木薯酒糟沼渣和菇渣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栽培西瓜,设定减施化肥25%和30%2个目标,研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化肥减施后,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均显著提高,减施化肥25%各处理均优于减施化肥30%处理;化肥减施25%时,施6000和7500 kg/hm2生物有机肥对西瓜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施7500 kg/hm2品质略好.[结论]化肥减施25%、施微生物菌肥6000~7500 kg/hm2可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2种木霉生物有机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靓竹’和木霉菌NJAU 4742及T1菌株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共设计8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F),75%化肥+2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1),25%化肥+7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2),100%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3),75%化肥+25%的T1生物有机肥(Y1),25%化肥+75%的T1生物有机肥(Y2),100%的T1生物有机肥(Y3)。施肥处理间总氮、总磷和总钾养分均等。[结果]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相对于CK,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相对于单施化肥处理(CF),25%或75%的木霉生物有机肥分别与75%和25%化肥配施均显著提高蕹菜的株高、产量和根部鲜质量,同时也提高蕹菜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施用100%的生物有机肥相对于CF处理增产不显著,且植株氮和钾含量显著偏低(P0.05)。田间条件下,生物有机肥相对于化肥C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但对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相似。定量PCR结果表明:木霉NJAU 4742在蕹菜根际的定殖数量显著高于T1菌株,但两者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相对于单施化肥或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25%的木霉生物肥与75%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蕹菜产量,改善叶菜品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木霉T1菌株的根际定殖能力比木霉NJAU 4742弱,但功能菌株的根际定殖量与其生物效应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降低化肥用量对设施辣椒种植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4种不同化肥用量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不影响辣椒产量,但可实现节约化肥(纯养分)22%~49%,有机肥50%。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化肥减量处理对辣椒维生素C、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辣椒硝酸盐含量。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化肥减量对日光温室辣椒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了蔬菜的品质,以底肥减量100%,追肥减量4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肥料对番茄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CK)、硝态氮肥(NN)及其减量20%(N-N)、脲态氮肥(UN)、粒状有机肥(MN)对番茄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番茄养分吸收、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MN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高于NN、N-N、UN、CK处理;MN番茄产量比CK提高了9.24%,番茄VC含量比CK提高了5.57%,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3.65%和17.32%,说明MN在改善番茄果实品质方面效果明显。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与化肥等量氮的有机肥可明显提高番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促进水稻绿色发展.以水稻品种晶两优华占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连续2年开展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CK2和AOF相比,BOF处理的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4和13.2、11.7和15.9个百分点;BOF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较CK1、CK2和AOF处理分别增加了38.4、14.2和12.0个百分点,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了17.0、11.8和10.9个百分点.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进而达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