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白粉病采用自然病圃鉴定。赤霉病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病圃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66份小麦品种(系)中,对白粉病免疫的品种(系)有贵农21、贵农775、三属麦、92R178、92R149、A552,高抗的品种(系)有斯燕93-1、JYP-1、JYP-2、JYP-3、小白冬、C39、兴麦17等;对赤霉病没有免疫的品种(系),多数品种(系)不抗赤霉病,只有JYP-1的抗赤霉病性比苏麦3号略强,92R149、92R178、毕麦10号、80(107)、小白冬、黔麦14、黔麦早2号和JYP-3的抗赤霉病性与苏麦3号近似,其中JYP-1、92R149、92R178、小白冬、JYP-3为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兼抗性抗源。  相似文献   

2.
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麦育种组利用国外抗源育成了6个对白粉病免疫小麦新品系,它们的组合为双10/22-10//双12/VPM。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九年鉴定,抗病性及农艺性状都很好,可提供育种单位利用。新抗8号:冬性,红粒,...  相似文献   

3.
贵花3号小麦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杨昌河,杨正元,罗应春(贵州农学院)1贵花3号小麦新品系的选育贵花三号小麦新品系是以早熟,抗赤霉病的矮秆春性品种“苏麦3号”为母本,用晚熟,高秆,抗白粉病,5锈病,强冬性的MansTemplar为父本杂交(属...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对含有效抗白粉病基因Pm2、Pm6、Pm8、Mld的抗源材料,用推广良种扬麦3号和常用赤霉病抗源亲本苏麦3号进行抗白粉病基因的转育和累加,创新出一批含单个或多个抗白粉病基因、兼抗赤霉病和锈病,农艺性状亦较好的抗源亲本,推荐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对赤霉病、小麦籽粒DON毒素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发防治赤霉病的新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苯醚菌酯、戊唑醇及其11种配比混剂对赤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最佳配比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配比为1:9时增效系数为2.0804,增效作用最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 450 g/hm2对赤霉病病指防效和DON防效分别为92.86%和89.49%,2次药后21 d对白粉病病指防效为85.84%,均高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和戊唑醇,并且对小麦生长安全。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对赤霉病和籽粒DON毒素防效优良,同时对白粉病兼治效果良好,可开发为赤霉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
3.1 川农19号 3.1.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1。 3.1.2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3.1.3 品种来源:黔1104A/R935。 3.1.4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188.2d。株高80cm左右,穗圆锥形,短芒或曲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角质,干粒重42.8g。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g/L、784g/L,蛋白质(干基)含量13.1%、13.4%,湿面筋含量28.2%、28.8%,沉降值26.3mL、25.8mL,吸水率53.4%、54.1%,  相似文献   

7.
袁晓霞 《种子科技》2023,(13):129-131
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发生赤霉病和白粉病,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和气候性的病害,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导致小麦籽粒腐烂变质、产量下降。白粉病发生范围广、为害性大,也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分析了2种病害的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提出科学的防治手段,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问:现在地里小麦有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如果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宜及早用药;如果白粉病发生不是太重,可以考虑在小麦抽穗期结合防治赤霉病,用药兼冶白粉病。可以将嘧菌酯与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药混用,这些药均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适用药种,混用有利于取得稳定的防治效果。问:用43%戊唑醇50毫升加25%咪鲜胺50毫升预防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能喷施2亩地吗?答:小麦齐穗期,可以按短信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9.
仝媛 《种子科技》2023,(23):91-93
白粉病和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需引起重视。分析了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问:苯甲·嘧菌酯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防治效果怎么样?答:苯甲·嘧菌酯对小麦白粉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赤霉病有一定防效,不建议专门单独用来防治赤霉病。嘧菌酯会刺激赤霉病菌产生DON毒素,使麦粒DON毒素含量提高。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含苯醚甲环唑125克/升、嘧菌酯200克/升,登记用于小麦喷雾防治白粉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吸浆虫等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危害特征,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苹果白粉病是危害苹果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通过人工喷雾接种苹果白粉病的方法,研究了10个不同苹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病性。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鸡冠’、‘早嘎啦’、‘美国八号’、‘伏花皮’和‘华红’发病轻,属于抗病品种,‘信浓红’、‘富士’、‘秦阳’和‘国光’发病较重,属于感病品种,且幼嫩的叶子较成熟的叶片容易发病。本试验结果为抗白粉病的机制研究、培育抗病新品种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淮麦14号系淮阴市农科所以郑州891为母本,烟160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寒性好。幼苗半匍匐,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叶片较窄,叶色深绿。株型较松散,株高87~90cm,茎秆弹性一般。纺锤至长方穗型。白壳白粒,籽粒饱满,整齐度好,半角质。成熟早(本区常年6月1~3日成熟,较对照豫麦18早熟1~2天),后期活性强、抗干热风、熟相好。抗白粉病和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轻。播期幅度宽。产量三要素协调,一般亩成穗37~40万,每穗34粒…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种植面积53.33万hm2左右。因“N”肥用量增加,小麦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病虫害日趋严重,主要有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尤以白粉病、蚜虫发生面广、危害重,小麦病虫常年发生面积约40万hm2,一般减产1...  相似文献   

15.
京冬8号冬小麦1品种来源:原代号为京农88-66,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以(阿夫乐尔×5238-016)×红4/(有7×洛10)于1990年育成,1995年5月通过北京市品审会审定。2特征特性:冬性品种,抗寒性较好。穗呈纺锤形,长芒。红粒,籽粒硬质,容重...  相似文献   

16.
尹慧洁  靳康康  崔晓东 《种子世界》2021,(10):0075-0077
通过对比 6 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的防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初花期使用麦甜 60mL/ 亩 + 扬彩70mL/ 亩、40%戊唑·多菌灵 75g/ 亩两种药剂配方均能够显著降低赤霉病病穗率、病情指数及白粉病病情指数,且与对照相比该两种药剂处理的小麦后期熟相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三大主要病害,在江苏,赤霉病几乎成了小麦的头号杀手。目前,市场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较少,仍以多·酮或多菌灵及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为主,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病原菌已对这些药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急需研制能有效治理赤霉病菌抗药性,降低DON毒素,高效、减量、环保防控小麦赤霉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8.
姚金保 《中国种业》2021,(8):104-106
宁麦30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宁0798为母本、宁9-36为父本杂交,采用混合集团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品质属优质中筋。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茶树早、中、晚芽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江济和(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从1982~1990年止,经9年品系比较试验结果,波毫、黄荆茶、黄山早芽三个品种,其亩产量显著超过标准种(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和对照种,属红、绿茶兼制型,还适宜制作表现各品种突出芽...  相似文献   

20.
两个茄子品种纯度SSR鉴定与田间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鉴定国内大面积推广的两个茄子杂交品种早红茄1号和早红茄2号种子纯度,本研究运用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植株形态观察检测。结果发现,引物I30和K08均能在早红茄1号双亲本间扩增出差异互补的条带,引物M11能在早红茄2号双亲本间扩增出差异互补条带。基于引物筛选结果,利用引物K08和M11分别对2个品种进行鉴定,早红茄1号和早红茄2号纯度分别为95.3%和96.9%,与田间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5.8%和97.2%)。表明,SSR标记是一种准确、简单高效的茄子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