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淑华  马宾生 《蔬菜》1995,(2):11-11
大型温室番茄抗线虫品种“罗曼”的栽培特性163453大庆石油管理局农工商联合公司温室集团公司方淑华100081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宾生番茄是现代大型温室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由于连茬种植,温室土壤虫害,尤其是根结虫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番茄大幅度...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地区大棚栽培蔬菜面积逐年扩大,早春大棚番茄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在整个番茄栽培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产量。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剑  王艳 《蔬菜》2012,(5):11-14
利用温室大棚对番茄进行设施栽培,是一种能使番茄早定植、早上市的栽培方式,也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生产形式。“倍盈”番茄品质优良、耐压耐运、货架寿命长、产量高,对缓和早春蔬菜淡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品种选择、播种和育苗、施肥和移栽、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番茄缺素症状识别及防治等方面介绍了1月在温室大棚种植“倍盈”番茄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冬暖棚番茄栽培技术冬暖大棚栽培番茄,经济效益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优良种植模式,现将冬暖大棚番茄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保温增光大棚番茄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很容易形成黄化、徒长、细弱的植株,果实小而空,甚至不结果。因此,保持温度增加光照对产量影响很...  相似文献   

5.
马鞍山市霍里镇地处城郊,现有菜地面积3千余亩,2005年种植大棚面积800亩,其中番茄约400亩。近年来灰霉病是我镇冬季大棚番茄栽培重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造成早春番茄大量烂果,产量减少,造成重大损失。为更好地使大棚番茄增产增收,防止大棚栽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我镇的栽培实际及生产经验,现将番茄灰霉病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福兴 《蔬菜》1995,(1):19-20
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021400满洲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张福兴番茄在满洲里市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但保护地栽培面积一直很小,其原因就是技术措施跟不上,管理措施差影响产量、产值,为了探索保护地栽培番茄高产途径,为丰富全市的菜篮子增加花色品种,1993年市推...  相似文献   

7.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植物本身的抗病性。在大棚番茄,特别是大棚秋番茄栽培中,由于其生长期处于特殊环境,极易感染病毒病。因此大棚番茄选用丰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很重要。从1987年起,我们由附近省市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经两年京郊大棚比较试验,从中选出了比较适合于大棚栽培番茄的品种和杂种。  相似文献   

8.
2004年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推广大棚西瓜复种秋延番茄高效栽培模式,大棚冬春茬西瓜元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下旬移栽,5月底上市;番茄6月初播种育苗,7月上旬移苗,国庆节前后上市,两茬作物经济效益显。现将该模式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品种铁将军为试材,研究大棚、露地栽培条件下番茄果实各主要阶段生长、发育特性与进程差异。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条件下,露地栽培提早3 d进入采摘期,且随着发育的推进,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含量呈波动变化,不同发育期有所差异。露地栽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粉红期达到最大值4.93%,大棚栽培在亮红期才达到最大值4.28%;果实VC含量均在红熟期达到最大值,露地栽培19.28 mg/kg,大棚栽培15.75 mg/kg;可溶性糖含量大棚栽培在亮红期达到最大值15.30%后,红熟期含量不再增加,而露地栽培在亮红期达到15.12%后继续增至红熟期的15.48%;大棚栽培除了以上3个指标还有果柄含水量、硬度低于露地栽培,其他生理指标均为大棚栽培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郊区从1977年秋季开始应用塑料大棚(以下简称大棚)栽培蔬菜,现有大棚600多亩。本市大棚栽培的秋番茄和露地栽培的秋番茄一样,连年来遭到病毒病的严重危害。例如在1978年秋季全市125亩大棚秋番茄(约占当时大棚蔬菜栽培总面积的1/3)中,因病毒病严重全部拔去无收的大棚约占8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棚番茄因其经济效益好而在陕西大荔迅速推广种植,但许多菜农在具体栽培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根据经验将大棚番茄栽培技术要点总结为“一个关键、两个重点、七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质对大棚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玉米秸、麦秸、菇渣、锯末、麦秸灰等废弃物为栽培基质,混合有机肥进行有机土壤栽培,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基质栽培可促进大棚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当基质中大粪干含量超过35%或玉米秸、麦秸超过75%时,番茄生长与产量和对照差异不大。有机土壤栽培可明显提高番茄的总糖和番茄红素含量,但对番茄Vc、粗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  相似文献   

13.
大棚番茄抢早熟夺高产的新措施121004锦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奚秀珍锦州市太和区十里台村是远近闻名的番茄村。每年春秋二季都栽培番茄,而且连年稳产高产达九年有余,产品不出村就可销到黑龙江、吉林、内蒙等地。如何使大棚番茄缩小与温室春季生产效益之差,熟期抢早...  相似文献   

14.
以“爱蜜”番茄种子为试材,采用大棚基质栽培方法,对3种不同开窗结构塑料大棚(顶部不开窗型大棚CK、顶部单侧开窗型大棚SG、顶部双侧对称开窗型大棚FG)进行温光及相对湿度观测,并比较不同开窗棚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于长江流域番茄春提早栽培的塑料大棚类型。结果表明:3种不同结构大棚的散热性能FG>SG>CK;棚内光照强度FG>SG>CK;棚内湿度CK>SG>FG;SG和FG型大棚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相比于CK每667 m2分别增产448.81、1 005.48 kg,分别提升了14.29%和31.90%。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均为FG>SG>CK。顶部全开窗型大棚最适合南方地区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大棚栽培是瑞安市番茄生产的主要方式,全年大棚番茄种植面积750hm2,但采收季节过于集中,效益不稳定。为进一步提高番茄栽培经济效益,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大棚番茄优质高效长季节栽培技术研究,以延长番茄生长期和结果期,改善蔬菜市场的淡季供应。1品种选择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期达8个月以上,应选用无限生长型品种,并具有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突出、长期结果性好、高产等特  相似文献   

16.
番茄秋延栽培又称番茄秋季大棚栽培,一般7月上旬播种,苗龄25~35天,8月上旬定植,10月份供应市场,在保温条件好的设施内或经过贮藏番茄还可延迟供应至元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秋延番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市种植的大棚番茄,特别是老基地的秋季大棚番茄由于连作重茬导致土传病害十分严重,产量、品质和效益逐年下滑。针对生产上的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大棚番茄有机生态基质栽培试验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与摸索,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18.
在高寒山区,大棚栽培番茄无疑有利于提高温度,达到控温、控湿、防病,实现高产、优质、提早上市的栽培目的。但若控制不当,会造成病虫害增多,防治成本增加,甚至加重农药残留与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番茄产质与种植效益,进而影响农民进行大棚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现将根据多年的栽培管理经验与大量的实际调查得出的大棚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应重视的九个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是早春在中棚番茄垅沟套种青菜和结球莴苣两种新蔬菜的栽培试验,采取不同播期同一定植期的方法,试验结果认为这两种蔬菜的最佳播期:青菜栽培在大棚为2月14日,北京结球莴苣为2月27日,玛来克结球莴苣为2月2日。这两种蔬菜早春在大棚中生长良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早春大棚中与番茄套种,对番茄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地区大棚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迅速,但栽培模式单一,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不多。利用大棚种植番茄一花椰菜一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温州地区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栽培体系,3a(年)累计推广面积333.3hm^2,每667m^2番茄产量4000—4500kg,花椰菜产量1500—2000kg,芹菜产量5000—5500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在温州地区和长江流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