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山北坡中段天然草场牧草产量遥感动态监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1989—1991年在天山北坡不同草场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产量与光谱资料以及同步接收的NOAA/AVHRR资料,计算了牧草产量与各种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各种植被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并建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动态监测模型;牧草干重和鲜重与气象卫星比值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7597和0.8066;建立牧草产量卫星遥感监测模型,可用于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树轮车表重建和预测天山北坡牧草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以前,由于牧草产量资料和气候资料短缺,难以据此用统计学方法做出2000年以前的牧草产量预报。本文试图另辟新径,利用北重中山带的树木年轮年表,与低山带牧草产量受相同气候因子制约的特点,由年表延长牧草产量序列,进行未来数十年牧草产量变化趋势的预测,并发现1989~2000年将是一个牧草产量较低的时期,可供北重畜牧业的远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估测天然草地生产力是草地生态学和草地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内蒙古草原面积大、类型多、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产功能,实时监测其草地生产力变化十分必要。由于风云3号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具有迅速、覆盖面广、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优点,文中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42个生态监测站点2008~2010年6~8月份的风云3号卫星MERSI遥感数据和同步的牧草产量实测数据相结合,引入MERSI-NDVI概念,建立了基于MERSI-NDVI估测内蒙古草原牧草产量的估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风云3号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提取的MERSI-NDVI与内蒙古草原牧草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利用MERSI-NDVI遥感估测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是可行的;基于MERSI-NDVI构建的三个类型草地遥感估产模型精度在65.32%~88.84%之间,其精度可以满足宏观测产的要求。不仅适合大面积监测估产,还可用于局部地域牧草产量的定点估产。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郝璐  吴向东 《干旱区研究》2006,23(4):577-582
基于草地资源普查资料和GIS技术,以生物量与可食牧草比例作为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因子,以县域为单位,对内蒙古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布的地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3年与1981-1985年相比,大部分地区生物单产及可食牧草产量均明显减少,可食牧草比例也明显降低;生物单产、可食牧草产量以及可食牧草比例高值区与次高值区均明显减少;大部分地区草量变化与草质变化具有时空一致性.最后从气候变化、草畜矛盾、现有草原管理制度及建设状况方面,对内蒙古草地生产力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中西部地区人工牧草产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因素和产量的动态,运用统计学原理分别建立了人工牧草产量与各环境因子及多因子回归模型,采用最优化原理期望值系数法对影响人工牧草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水-热指数建立人工牧草产量积累的农业气象模式。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东北部天然牧草生态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积分回归、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内蒙古东北部的天然牧草进行分区生态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表明:牧草的自然生态适应性在半干旱、干旱环境中明显不如湿润、半湿润地区;对天然牧草的资源总量、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辩识;以定量、客观的方法分析和评价牧草气候资源区域分布特征,揭示出了资源的总体状况和各气候生态要素间的相互匹配情况。可为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1951-2010年的降水和温度,通过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变化趋势、干旱站次比和连旱频次,分析了干旱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合牧草产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对牧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整体上趋于干旱化,干旱区域有扩大趋势。近30年下游干旱化明显高于中、上游地区。石羊河流域干旱导致牧草减产,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每减少一个点,牧草产量每公顷减产149.24kg。不同月份的干旱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4月份的干旱对牧草生长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蝗虫种群密度对牧草生长与损失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贺兰山东麓天然草地,以黄胚小车edaleus infernalis Sauss为对象,进行了不同植物群落组成下不同蝗虫密度对牧草生长和损失影响的测定。田间笼养供试成虫,以实际取食日计取食时间,用目测法和收获法进行牧草生长量测定,用相关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蝗虫取食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在低密度时,有利于禾本科牧草的生长,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多,对禾本科牧草的过量取食,会导致杂草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新疆2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棉花观测资料和相应在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全疆棉花发育期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纬度及海拔高度对棉花发育期的影响;研究了棉花各发育期间的积温、平均气温与其分布规律,是开展棉花气象服务的一项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观测10年(1987-1996)环青海湖天然草场优势牧草以及气象要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青海湖天然草场牧草营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湖天然草场优势牧草单位面积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FE)、粗纤维(CF)的生产力呈下降趋势;2)优势牧草群组的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牧草产量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寒草地多年牧草产量和主要气象因子,运用主成分法分析了影响牧草产量的影响因子,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牧草产量回归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牧草产量的因子顺序为:7月份温度x4>4月降水x8>8月日照x19>6月日照x17>生长期总降水量x13>7月降水x11.结合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牧草产量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若干牧草在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国和中国引进若干牧草品种,在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对其进行了适应性、生长状况和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牧草品种。结果表明:豆科牧草以宁苜1号、中苜1号和沙打旺的适应性强,产量高,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草木樨产量最高但越冬率较低,可作为轮作用牧草;禾本科牧草以圆柱披碱草和蒙农杂种冰草适应性较强,且产量较高,可作为当地种植的优良禾草;扁穗冰草和中间冰草存活率较低,适应性及生产性能一般,需采取保护措施提高其存活率才可推广种植;白三叶、金皇后、细茎冰草和高羊茅适应性较差,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13.
据资料,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在我国甘肃、宁夏、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广东、云南、台湾等省及日本国均有分布,且都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半高山地区。但近年来在远安县严重发生后,从海拔高度不足100m至900m的玉米产区均有其分布与危害。为此,作者等开展了其分布危害与海拔高度、生态环境、种植模式关系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四种牧草根际固氮细菌的分离及固氮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牧草旺盛生长季节,从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大针茅、冰草、糙隐子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地土壤中普遍存在固氮菌,而且禾本科牧草根际显著高于自由土体中的固氮菌数量。其中大针茅根际不仅固氮菌数量多而且菌株固氮酶活性高。另外,本研究还通过乙炔还原法筛选出四种不同牧草根际固氮能力最强的固氮细菌各1株,并观察了其形态学特征和菌落特征,这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以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学研究基地为试验样地,通过对单播和混播情况下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产量、竞争能力、牧草营养价值等测定分析,比较不同播种方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禾混播情况下,牧草产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第2年混播草地中禾本科牧草的产量较第1年有了提高。在豆禾播种比例1∶2的情况下,混播牧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种间竞争,2 a内混播草地的相对产量总值均大于1,表明其生长较为协调,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双方均受益。豆禾混播时牧草的营养价值有所改变,豆禾混播草地粗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营养价值有所提高。因此,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性高,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较高,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是建植人工草地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农牧业气候生产潜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内蒙古农牧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阐明了我区粮食与牧草的气候产量和分布的状况,并按照内蒙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即光、热、水在各个地区相互配合的比例,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林业的气候区划,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并通过了解产量形成的气候过程,还可以进行粮食和牧草的产量预报。并找出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干旱缺水,如能从“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入手,逐步培植和发挥气候生产潜力,将为我区农牧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气象卫星监测牧草产量和预报产量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论述了气象卫星所提供的信息与地理位置、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与绿度值的修正以及牧草产量监、预测区的划分,通过牧草产量与绿度值的统计关系以及绿度值的地理分布、建立产草量预报模式,从而掌握区域间牧草产量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野外实测草地干物质产量资料与当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牧草地上部分干物质总产量、优势牧草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插值分析技术,结合国内外科学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结论,推算出不同时间(当前、2020年、2050年)250m×250m分辨率的宁夏牧草主要生长季积温和降水量值,进而模拟不同时间牧草地上部分总干物质产量、优势牧草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进一步分析了宁夏草场未来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北干旱地区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畜牧经济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产业部门为干旱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就畜牧业来说,虽然有大片的天然草场和大量的农手物秸秆,但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和牧草的产量低而不稳;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部分地区的群众还滑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发展该区的经济关键是:第一要抗外向型,以输出为目标,充分发掘资源优势,瞄准省外和国内外市场;第二要正确选择头业──畜牧业,作为突破口。(1)立草为业,种草养畜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1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气温资料,分析了区域内近40a来气候的交化及其对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交错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受气候暖干化,以及超载过牧、草地鼠虫害、滥挖乱垦等因素共同影响,区域内牧草产量下降,牧草群体结构平均密度明显减少,导致草场植被稀琉,草场退化现象B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