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养牛业应用尿素较多,用于养羊则较少。为了解决目前养羊业中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开辟新的蛋白质饲料来源,我所于1980年11月25日~1981年2月25日共计92天,在北镇县种羊场进行了育成羊饲喂尿素试验。供试羊是10~11月龄、体重27公斤左  相似文献   

2.
日粮类型和钾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钾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以短期人工瘤胃发酵装置研究两种日粮类型添加K2CO3、K2HPO4、KCl等3种来源的钾对瘤胃pH、VFA的影响。精粗比为4:6日粮中添加钾0.4%时,对照组、K2CO3、K2HPO4、KCl组间瘤胃液pH值、日粮NDF消失率、氨态氮浓度没有差异(P>0.05),钾来源明显影响人工瘤胃的日粮有机物消失率及TVFA、丙酸、乙酸浓度(P<0.05);精粗比6:4日粮添加0.15%的钾,结果表明钾来源对TVFA、丙酸、乙酸浓度没有影响,与不添加比较明显影响瘤胃pH值、氨态氮和日粮有机物及NDF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K2CO3的作用效果优于K2HPO4和KCl。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前人研制的人工瘤胃基础上加以改进,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套新的单外流瘤胃体外连续培养系统。该装置的特点是发酵罐独特的密封设计,发酵罐可更换式内网代替以往的尼龙袋,及独特的搅拌方式设计。通过内网孔径、搅拌方式及稀释率的调整,可提高人工瘤胃发酵的仿生性能。为了验证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设计了稀释率对瘤胃体外连续培养系统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试验采用对照试验设计,设计2个稀释率,每小时分别为发酵罐体积的3%和6%,即缓冲液流量分别为0.5和1 mL/min,日喂料量也随之分别为12和18 g。每个稀释率为一组,每组设3个重复,活体羊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瘤胃和发酵罐内的pH、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以评定人工瘤胃体外连续培养系统的模拟效果。系统运行的第3天~第5天为样本采样期。试验结果表明:当日粮精粗料比为30:70时,随着稀释率的提高,pH逐渐升高,NH3-N质量浓度下降。乙酸、丙酸与丁酸的摩尔比例和总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在试验条件下,日粮精粗料比为30:70时,瘤胃体外连续培养系统的稀释率为3%时,与活体羊最接近。认为瘤胃体外连续培养系统的稀释率应与相应日粮类型及(或)营养水平的瘤胃食糜外排速度一致。  相似文献   

4.
母牛产后子宫中动脉颤动的消失时间,《家畜产科学》,(1980)中记载“牛产后子宫中动脉的颤动可以维持到产后4天”。为探测乳牛子宫中动脉颤动的消失时间及其与胎衣脱落和胎次的关系,我们于1981年10月7日至11月1日在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养猪饲料不足的问题,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就依据瘤胃消化粗料的生理特点,试验摸索了用人工瘤胃法发酵粗饲料喂猪。到七十年代,人工瘤胃发酵粗饲料在生产中逐步得到应用,成为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主要技术成果和经验摘要于下。 1.适于集体猪场应用的简易发酵生产流程,适于大型猪场采用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的大容量发酵装置和流程,已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硫水平对生绒期辽宁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2周岁左右),按4×4拉丁方设计,系统研究了4种硫水平(0.11%、0.17%、0.23%、0.29%)日粮对生绒期辽宁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硫显著提高了绒山羊瘤胃pH值(P0.05),使绒山羊瘤胃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说明提高日粮硫水平可促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人工瘤胃液中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试验1,2,3,4组精粗比依次为20∶80、30∶70、40∶60、50∶50,粗饲料为羊草,每个精粗比重复3次,取人工瘤胃液,活体羊瘤胃液为对照组,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当精粗比为30∶70时,瘤胃液p H值、NH3-N浓度最接近活体羊瘤胃液;试验前2 d为适应期,3~5 d为稳定期,符合瘤胃发酵趋势。  相似文献   

8.
据国外报导:“奶牛从早7时至晚9时,分8次吃完规定日粮,奶量有明显增加”。其效果究竟如何?尚不确切。为此,我们于1980年10至11月和1981年4至5月在八五一一农场四连进行了两次少喂多餐试验,目的在于证明其确实效果和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1979年库车县开始引用西门达尔和瑞士褐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土种牛。1980、1981两年繁殖成活杂交一代牛犊1903头。 为了进一步观察所用品种改良本地土种牛的实际效果,为今后改良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于1981年11月26日至1982年3月15日对18月龄西杂、瑞杂一代和本地土种进行了育肥屠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甲壳素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及其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旨在为甲壳素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选用两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奶牛为试验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8个时间点(0、2、4、8、12、24、36、72 h)甲壳素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甲壳素在奶牛瘤胃中前36 h未发生降解,之后随时间的延长,其降解率有升高的趋势,在72 h甲壳素的降解率达到12.62%.试验二:采集内蒙古半细毛羯羊的瘤胃液,配制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液,以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合干草为发酵底物,在底物中分别添加0、1%、2%、4%和8%的甲壳素,在适宜条件下体外培养24 h,研究不同甲壳素添加水平对人工瘤胃干草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甲壳素添加水平的升高,人工瘤胃中产气量、pH和干物质降解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二次曲线下降趋势,而氨氮含量呈现一次线性或二次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1.
保护饲料中蛋白质在瘤胃不被降解发酵的方法很多,目前甲醛的应用较为成功。为了验证在互助地区甲醛对青海半细毛羊的增重效果,于2005年4月10日至5月20日在互助县威远镇安定村养羊专业户中进行了此次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羊的选择及分组选择健康,年龄  相似文献   

12.
麦秸微贮与氨化饲喂肉羊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在暖棚舍饲条件下微贮饲料对肉羊的增重效果.于2001年11月15日至2002年1月4日对城关镇潘家村马玉祥羊育肥户饲养的30只杂种改良羊进行了为期60天的饲喂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钾是瘤胃微生物必需的矿物元素之一,为研究钾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以短期人工瘤胃发酵装置研究2种日粮类型添加K2CO3对瘤胃有机物发酵、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的影响.日粮钾的添加量明显影响人工瘤胃的日粮有机物消失率.精粗比为5:5日粮中添加钾0.3%时,对照组和K2CO3组间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和乙酸浓度没有明显差异,添加0.3%钾明显降低日粮有机物消失率,发酵液氨态氮浓度下降,但使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失率提高(P<0.05).精粗比7:3日粮添加钾0.2%对TVFA、丙酸、乙酸和氨态氮浓度没有影响,但使瘤胃液pH明显上升,日粮有机物消失率提高,而NDF消失率下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碳酸钾添加量明显影响体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揭示硫胺素对体外培养奶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以2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设置精粗比为40∶60的底物,硫胺素的添加量设为0、20、40、60和80 mg/kg 4个水平,采用人工瘤胃体外发酵方法研究硫胺素对瘤胃发酵、微生物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精料日粮条件下添加硫胺素对培养液pH影响不显著,但有提高pH的趋势;低精料日粮条件下NH3-N浓度随着硫胺素添加水平的增加而上升;低精料日粮条件下硫胺素提高了细菌蛋白的产量而降低了原虫蛋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装置,研究精粗比为4∶6日粮添加硫磺、硫酸钠、硫化钠等三种来源的硫对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的添加量明显影响人工瘤胃发酵中有机物的消失率(P<0.05),日粮中添加硫0.5%时,对照组、硫磺、硫酸钠、硫化钠组间瘤胃液pH、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失率、氨态氮浓度有明差异(P<0.05),硫来源没有明显影响人工瘤胃中总VFA、丙酸、乙酸浓度(P>0.05);硫酸钠、硫化钠的作用效果优于硫磺试验组。  相似文献   

16.
瘤胃素在奶牛预混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瘤胃素是一种多醚类的双离子型抗球虫药 ,能调节瘤胃细菌和原虫的数量、种类与组成 ,从而改变瘤胃的发酵类型 ,使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比例增加 ,乙酸比例减少 ,抑制甲烷与二氧化碳的产生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试验旨在探讨瘤胃素在奶牛预混料中的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 2 0 0 1年 1月 8日~ 3月 1 3日在北京南郊牛奶公司杜庆牛场进行 ,全期 65d。1 2 试验设计与供试牛的选择1 2 1 试牛 选该场 4号牛舍健康荷斯坦牛 40头为供试牛 ,按胎次、泌乳天数、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配对 ,分为对照和试验两组 ,每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评价瘤胃筛选真菌在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秸秆等纤维性饲料中的功效。本研究通过模拟瘤胃内环境,运用体外法研究了瘤胃厌氧真菌筛选菌对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确定筛选真菌A、B、C和D对产气量、NH3-N、菌体蛋白和挥发性脂肪酸(VFA)4种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瘤胃真菌筛选菌株对其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研究瘤胃真菌筛选菌株添加到瘤胃内对瘤胃降解粗纤维饲料的可能性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按培养底物玉米秸秆添加2%真菌D对改善瘤胃发酵功能的综合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无机硫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装置,研究精粗比为4∶6日粮添加硫磺、硫酸钠、硫化钠等三种来源的硫对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的添加量明显影响人工瘤胃发酵中有机物的消失率(P<0.05),日粮中添加硫0.5%时,对照组、硫磺、硫酸钠、硫化钠组间瘤胃液pH、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失率、氨态氮浓度有明差异(P<0.05),硫来源没有明显影响人工瘤胃中总VFA、丙酸、乙酸浓度(P>0.05);硫酸钠、硫化钠的作用效果优于硫磺试验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方法很多,人工瘤胃技术是利用体外方法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营养与代谢以及评定反刍动物日粮营养价值的一项重要技术,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从人工瘤胃技术分类、应用及进展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 反刍家畜瘤胃内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其单糖降解为丙酸时,可向动物提供较多的有效能,而降解为乙酸时,可生成甲烷并以暖气形式排出体外,其中的能量不能被动物利用,从而降低饲料利用率。 据报导,瘤胃素(Rumensin或Monesin)可调节瘤胃发酵,提高丙酸比例,使饲料利用率提高10%左右。目前美国大多数肥育肉牛和一部份放牧肉牛用瘤胃素,对肉牛增长起到很大作用。为了探讨瘤胃素对山羊育肥的效果,我们于1985年8月至11月,进行了瘤胃素添加剂喂山羊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