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缩节胺在一串红矮化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研究缩节胺(DPC)对一串红矮化栽培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如下。一、材料及方法试验在新乡市人民公园西苗圃进行。缩节胺为40%水剂,每瓶20毫升,含原药8克,供试品种为普通一串红,1990年3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于均匀施肥的耕畦中。试验设4个处理;(1)清水(对照);(2)100ppm(DPC);(3)400ppm(DPC);(4)800ppm(DPC)。5月1日对全株喷施药  相似文献   

2.
任建跃 《现代农业科学》2008,15(8):19-19,27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马铃薯日生长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指标,筛选出了适宜马铃薯生产上应用的缩节胺的浓度及施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独施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研究中,以浓度为(15g/30kg水/667m^2)的用量为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3.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植棉技术,具有延长有效结铃期、保苗率高、节省种子、提高产量的优点,为了更好地塑造合理的株型,2009年进行了缩节胺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选出苗期合理的用量,为今后育苗化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适宜植棉,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从1980年以来,植棉面积逐步扩大,每年稳产在30万亩左右。近年来,为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效益,广大棉农努力改变生产条件,不断增加施肥量,棉花徒长成了生产中的新问题,它制约了棉花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从1984  相似文献   

5.
6.
棉花缩节胺拌种试验王新勇,尹秀,王建华,丁秀峰(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叶城县农技站)棉花采用缩节胺(简称DPC)化调化控技术,已经是棉花生产中获得高产、优质、早熟、高效益的常规技术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终节胺的使用方法和技术,为全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氟节胺和缩节胺复配使用对棉花株型结构的影响,为机采棉中后期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棉花生产上使用的氟节胺和缩节胺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于棉花盛蕾期、初花期、打顶期进行施药,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组。【结果】 第1次喷施氟节胺和缩节胺后,棉花株高增长量在15.00~27.00 cm,除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30 g/hm2、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50 g/hm2、氟节胺600 g/hm2+缩节胺30 g/hm2外,其他处理缩短约4.89~12.43 cm(P<0.05)。第2次施药后,棉花株高增长量在2.00~7.59 cm,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30 g/hm2、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50 g/hm2、氟节胺600 g/hm2+缩节胺50 g/hm2处理的棉花株高增长3.08~4.69 cm(P<0.05)。第3次施药后,各处理与人工打顶的棉花株高基本不再增加。当氟节胺600 g/hm2、900 g/hm2、1 500 g/hm2+缩节胺70 g/hm2时,棉花有效果枝数增加7.75%~10.64%。经氟节胺和缩节胺处理,棉花倒1至倒3果枝枝长平均减少了8.23~9.68 cm,并且与人工打顶差异显著(P<0.05)。喷施氟节胺与缩节胺,棉株上部铃增加19.72%~71.85%,而中部铃只有在氟节胺浓度为600、900和1 500 g/hm2时增加5.71%~32.65%。【结论】 氟节胺与缩节胺复配使用后,可有效控制棉花株高,且2种药剂复配浓度较高时能更好的优化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缩节胺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节胺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尚未见有缩节胺在华南地区珍珠豆型花生上的应用研究报道。笔者进行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南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缩节胺药剂500mg/kg~1 000mg/kg可提高S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对花生降低株高,提高抗逆性,粗壮茎秆,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后期POD酶活性,促进光合产物向荚果转移有明显效果;施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均可提高饱果数、荚果重和产量,尤以500mg/kg和1 000mg/kg处理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对夏季辣椒育苗的影响,该研究于辣椒幼苗不同发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测定辣椒株高、茎粗、干重,并计算壮苗指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喷施辣椒幼苗,对幼苗生长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缩节胺浓度为300mg/L、胺鲜脂浓度为40~60mg/L、烯效唑浓度为0.9mg/L时,利于辣椒壮苗。将3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复配后,其壮苗效果优于单施,其中缩节胺300mg/L+胺鲜脂40mg/L+烯效唑0.9mg/L可用于夏季辣椒育苗调控。  相似文献   

11.
无患子是良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本文总结了无患子育苗技术,并从造林地选择与整地、造林、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无患子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无患子造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试剂、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处理对无患子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以无患子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研究ABT1号生根粉、吲哚丁酸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无患子扦插生根和发育的影响.[结果]ABT1号生根粉处理后的效果要优于吲哚丁酸,在浓度为200 mg/kg,处理时间为3h下生根率达到最高,为78.3%.而根的后续生长情况与试剂处理无明显联系.[结论]不同激素处理能促进根的萌发,但对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无患子茎段离体快繁最佳培养基,建立无患子优良种苗快速繁育体系。【方法】以野外选优获得的无患子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影响外植体灭菌的HgCl2浓度、HgCl2与酒精的作用时间,不定芽诱导萌发中的6-BA、NAA及蔗糖用量,继代增殖中6-BA与KT用量和芽苗生根中的MS培养基无机盐水平、6-BA和2,4-D用量进行优化。【结果】75%酒精浸泡1 min,再用0.2% HgCl2处理7 min是无患子茎段灭菌的最佳方法,其外植体成活率高达83.33%;MS+2.0 mg/L 6-BA+0.1 mg/L NAA+20.0 g/L蔗糖是无患子茎段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高达96.67%;MS+0.7 mg/L 6-BA+0.1 mg/L KT是无患子茎段腋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30 d可增殖4.13倍;1/3 MS+0.5 mg/L 6-BA+0.7 mg/L 2,4-D是诱导芽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平均生根率为41.50%。【结论】建立的无患子离体培养体系为:外植体茎段用75%酒精浸泡1 min,再用0.2% HgCl2灭菌7 min,在MS+2.0 mg/L 6-BA+0.1 mg/L NAA+20.0 g/L蔗糖培养基中诱导腋芽萌发,在MS+0.7 mg/L 6-BA+0.1 mg/L KT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在1/3MS+0.5 mg/L 6-BA+0.7 mg/L 2,4-D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生物柴油树种无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生长习性,给无患子的整形修剪、花果调控及其它集约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全年追踪、固定花序和果序标记观察、光照度测定等方法对其物候、开花结果习性、结果枝组分类、花序光照度等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物候期分休眠期、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初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等关键时期;无患子在福建建宁春季大于10℃的日均温8~10 d后开始进入萌动期,在大于18℃后开始抽生出花序,在大于22℃后进入初花期;并且重要花期处于当地降雨量较高时期,会影响花粉活力和受精能力,使果实坐果不稳;无患子的花有可孕花及不可孕花之分,并存在于同一花序上,盛花期时可孕花占(30±3)%、不可孕花占(70±3)%;不可孕花数量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点,到达末花期几乎完全脱落,可孕花在末花期到初果期落花率高达49.02%;坐果后,初果期到果实膨大期的落果率高达72.74%,之后坐果便保持稳定;无患子花序为圆锥花序,一个子房成熟后可分离出1~4个果,果实偏大的为心脏形,偏小的为近圆形;无患子结果枝可分为短果枝(10~34 cm),中长果枝(35~57 cm)及长果枝(58~82 cm),其中长果枝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枝条的产量;结果母枝的基径在大于15 mm时产量逐渐升高;花序光照度调节(524~625)×100 lx之间时,可使坐果率高达78%。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不同胸径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3个部位的含水率,分析不同胸径林分不同部位可燃物的失水率,定量分析林冠层的防火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胸径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含水率差异极显著,且胸径20 cm的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3个部位的枝叶含水率值均为最大;新鲜枝叶在烘干过程中其质量及失水速率与烘干时间分别呈指数回归、二项式回归关系,0~6h内随着烘干时间的增加,3种胸径3个部位枝叶的质量都逐渐降低,6h后随着烘干时间的继续延长其枝叶的质量均趋于稳定,8h后质量不变,此时失水率也达到稳定状态,且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上部和中部以胸径15 cm的新鲜枝叶失水速率最大,林冠层下部则以胸径10 cm的新鲜枝叶失水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枯落物林地调查和浸泡实验法,研究黄山地区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建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人工林内3个龄级无患子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差异显著,龄级与持水特性间呈多项式回归,第Ⅰ龄级林分枯落物的持水性能最佳,其自然持水量、自然持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净持水量均最大;不同龄级林分枯落物的吸水量与浸水时间呈现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 R2为0.9124~0.9194,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 R2为0.9860~0.9875;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其吸水速率越来越低,浸水1 h 时吸水速率最大,达195.25 g/h,浸水2 h 后吸水速率降为109.81 g/h,浸水20 h 后吸水速率降为零。  相似文献   

17.
无患子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无患子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提取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无患子皂苷得率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无患子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醇,提取温度为60℃时,料液比为1:9,提取时间为3h,提取为3次。在该条件下,无患子皂苷得率为9.32%。[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适合于无患子皂苷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生物量及结实量差异,为无患子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无患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对无患子生长量、生物量及结实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坡位无患子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范围在4 370.22~21 456.08 kg/hm~2,根系生物量变化范围在3 507.69~8 898.01 kg/hm~2,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变化范围在11 167.23~18 084.24 kg/hm~2,林分结实量变化范围在180.01~384.03 kg/hm~2。[结论]无患子林分生长量、林分生物量及林分结实量均表现为下坡位最大,中坡位居中,上坡位最小。  相似文献   

19.
无患子苗期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分析无患子苗期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规律,并通过SPSS进行回归分析,拟合苗木根与茎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方程、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无患子1年生播种苗生物量积累可划分为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幼苗期根生物量分配比例最少,叶生物量分配比例最大,分别占全株生物量的1685%和5880 %;进入速生期后,生物量的积累中心逐渐转移到根、茎,而茎是生物量积累的最主要器官,占全株生物量的6155 %。进入生长后期,根、茎进一步木质化,而叶片由于脱落生物量分配比例骤减,仅占全株生物量的1144 %。根与茎生物量的异速积累、苗木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与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W=005(D2H)0849可靠性较高,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含油率、结实指标结合生物量建立无患子单株选优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投影寻踪技术对各量化性状的权重进行科学确定。结果表明:这种综合评价体系适合无患子的优树选择,更具有科学性、综合性,易于操作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