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秋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华  齐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35-7236,7239
[目的]为日光温室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日光温室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温室内空气湿度、地面温度最大值都出现在14: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6:00前后。秋季温室内外地面温度存在6.8℃温差。光照南侧比北侧高960 lx;中间比东、西侧的高2230 lx、1560 lx;上层比中层、下层分别高73、720 lx。夜间空气湿度在90%以上,午后在80%以上。[结论]温室内空气湿度、地面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曲线;地面温度水平分布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规律;温室内光照度日变化曲线类型是倒"V"型,而空间分布为南强北弱,上强下弱的规律。温室内空气湿度比较高,尤其是在夜间空气湿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库布其沙地小叶锦鸡儿水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尚志强  巩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09-8111
[目的]初步研究小叶锦鸡儿水势日变化、月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SYPRO水势仪测定库布齐沙地小叶锦鸡儿的叶水势,对叶水势日变化、月变化进行动态研究,并分析其和水分在SPAC系统中的运移过程。[结果]小叶锦鸡儿叶水势的日进程在5、9月份呈单峰曲线变化,6~8月份则表现为双峰曲线变化。15:00左右通常是一天中叶水势的最低值。叶水势与大气温度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大气相对湿度对植物水势的影响最大。水分在SPAC系统中运移的主要阻力发生在叶-气界面。水分在小叶锦鸡儿体内运移过程中,植物体内部茎-叶的水势差(0.077MPa)远远小于根-茎的水势差(1.050MPa)。[结论]该研究为库布齐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林间环境条件下黄连木的光合特性和水势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代表性黄连木作为固定样株,测定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势。[结果]在上午8:00黄连木净光合速率为全天最高值或较高值,8:00~10:00是净光合速率较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受环境因子影响分别呈现出双峰或衰减型单峰曲线。黄连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相关性。黄连木枝条水势在上午8:00为全天最低值,而后整个上午都呈上升趋势,至12:00达到最高值。[结论]黄连木光合特性和水势变化规律反映出其对外界环境因子不敏感,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耿氏假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的休眠特性以及温度、光照、pH、水势、盐分和埋土深度对其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出苗试验,测定萌发率并计算种子萌发指数、种子平均萌发时间等指标。[结果]耿氏假硬草具有1个月以上的休眠期,5 cm土下层积和低温水储有利于种子休眠的解除;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耿氏假硬草萌发过程不需要光照刺激,且不同光照周期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在pH值4~10内均可萌发,且不同pH值之间种子萌发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水势不敏感,当水势大于-0.6 MPa时其萌发率才有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当Na Cl达到160 mmol·L-1高浓度时,其萌发率仍高达83%;种子在土表0.5 cm以上时出苗不受影响,当埋种深度大于2 cm时,已基本不能出苗。[结论]确定了耿氏假硬草具有1个月以上的休眠期且土下层积和低温水储可解除种子休眠;同时明确了温度、水势、盐分及埋土深度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光照和pH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葡萄浆果软化期糖积累与土壤水势(ψsoil)的关系,为葡萄成熟期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域限制栽培的4年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熟软化期连续测定土壤水势的同时用浆果杯法测定果实糖卸载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土壤水势在-2~-4 kPa时(6:00~10:00)糖卸载速率最高,在-5~-14 kPa时(11:00~18:00)比较平缓,在-15~-19 kPa(19:00~4:00)时先升高后下降,到-20 kpa(5:00)左右时到达最低值;通过高斯平均图像拟合发现土壤水势为-16.86 kPa时葡萄果实的糖卸载速率最大.[结论]-16.86 kPa是葡萄浆果成熟软化期开始灌水的土壤水势临界值.  相似文献   

6.
夏季崇明扣蟹生态养殖中空心莲子草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夏季崇明水草-水稻-扣蟹养殖水体环境的温度、溶解氧、pH和主要栽培水草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蛋白质、淀粉含量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日变化一致,含量最低值在5:00,最高值在9:00,且三者含量的日变化具节律性的动态循环;蛋白质在19:00至翌日1:00降温阶段有新的合成;淀粉含量变化规律为:在白天经过合成积累,随后一直下降至翌日5:00,这是由于水草此时间段内呼吸作用的能量耗损;水体温度在5:00最低,此后随日出温度持续升高,至17:00水体温度达到最大值,随后温度一直降低至翌日5:00;水体中的溶解氧与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溶氧最低值出现在7:00;水体pH的昼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广藿香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我国常用的芳香化湿类中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简称GC-MS)技术分析成熟广藿香在昼夜变化过程中百秋李醇等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昼夜变化过程中广藿香油的含量在15:00时达到最大值,06:00时含量最低,其余时间含量较稳定;百秋李醇的含量在12:00时达到最高值,从12:00到21:00,含量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回升,在00:00时含量最低,从00:00到06:00,百秋李醇含量呈先急剧上升后下降的趋势;α-愈创木烯、刺蕊草烯、α-布藜烯等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超过3%,在昼夜变化过程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且均在18:00时含量达到最高值;β-榄香烯、石竹烯、葎草烯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在1 d中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石竹烯、葎草烯含量在06:00达最高值,β-榄香烯含量在06:00和21:00达到最高值;然而β-广藿香烯和法呢醇含量在24 h内经常会出现趋势相反的变化,法呢醇的含量在09:00时达到最高值,β-广藿香烯含量则达到最低值,并在03:00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克拉玛依防护林树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置2种水分处理(沟灌):处理一(50 m3/(667 m2·次))和处理二(100 m3/(667 m2·次)),采用露点水势仪测定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结果]叶水势日变化中,处理一在08:00时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分别为-2.03和- 3.23 MPa,在20:00时叶水势分别为-3.32和- 11.65 MPa,沙枣树叶水势下降明显;处理二08:00 ~20:00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下降均不明显.二种处理树种茎水势日变化与叶水势变化相似;土水势随着土壤深度(30~90 cm)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沙枣树下降),树种根系吸收水分能力随着土壤深度(30 ~90 cm)的增加而下降(沙枣树吸收水分增强).[结论]从叶、茎及土水势变化来看,树种抗旱程度为沙枣树>胡杨>白榆>俄罗斯杨,主要原因与树种自身因素(如叶面积,根系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选择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郊野森林、森林公园、社区绿地3种类型的城市森林样地及城市中心对照点共4个监测点,建立定位监测站对气温、相对空气湿度、风速、CO2浓度、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噪声值等6项指标进行全天24 h不间断连续监测,并对周边的植被状况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综合监测数据和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群落结构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具有良好的调节户外舒适度、降低CO2浓度、增加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降低噪声等生态保健功能;2)除噪声外,城市森林的其他多项生态保健功能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式。舒适度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5:00-6:00,最低值出现在12:00-14:00。CO2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5:00-8:00,最低值出现在13:00-14:00。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最低值出现在21:00-22:00。郊野森林和森林公园噪声日变化波动性不大,均处于较低值;3)城市森林调节户外舒适度的功能在3种类型的城市森林均表现为冬季最低,而其他季节的次序并不一致。降低CO2浓度和增加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功能均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两季次之。降低噪声的生态保健功受季节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还探讨了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所体现出来的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的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98-201
干旱是鲁中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掌握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提高农业干旱防御能力、制定节水灌溉计划、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2010—2013年农田土壤水分自动站逐日资料对不同地形条件、不同时间尺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降水入渗规律以及日常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鲁中平原和山区0~50 cm、0~100 cm土壤水分体积含水率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0~100 cm体积含水率波动较小,年最低值出现在6月,最高值出现在8月,年降幅最大出现在3—6月,易发生干旱;0~50 cm土壤体积含水率自春季至秋季逐步上升,秋季为一年中最大,月变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山区变化幅度小于平原;平原旬土壤体积含水率最低值出现在1月中旬,次低值出现在5月下旬,山区最低值出现在6月上旬;0~50 cm土壤体积含水率日增幅随着初始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着降水强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土壤水分体积含水率多年平均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较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略偏高,能够用于日常阈值监测。掌握土壤水分精细化变化规律,对干旱监测预警及灌溉有指导意义,保障鲁中地区粮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佛甲草墙面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甲草墙面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方法]利用新型墙面绿化装置栽植佛甲草进行墙面绿化,于7:00~19:00测定佛甲草表面、背面的温湿度和环境温湿度,研究光照度和环境温湿度对佛甲草墙面绿化降温效应的影响。[结果]在测定时间段内,佛甲草背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平均低1.4℃;佛甲草绿化墙面的湿度高于环境湿度,平均高4.6%。佛甲草墙面绿化的降温效应与光照度和环境温度呈正相关,与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各因素对佛甲草墙面绿化降温效应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光照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结论]佛甲草进行墙面绿化可以有效降低墙体和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是适合墙面绿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12.
赵丽莉  胡瑞民  张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73-15976
[目的]研究引进的山东寿光型日光温室在宁夏不同地区环境中的表现。[方法]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全天侯测定在宁夏5个地区温室内外的温度变化。[结果](1)冬季温室内日最低温度出现在7:00~9:00之间,日最高温度在14:00左右,晴阴天温度有明显日变化。寿光日光温室在冬季-20℃以下的外界温度下,除红寺堡温室内出现短期的0℃以下低温外,其余温度都在0℃以上,1月夜间平均温度都在3.7~13.3℃以上;(2)结构一致的寿光型日光温室,在引黄灌区的贺兰、吴忠、中卫温度表现无明显差异;在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由于冬季大风日数较多,冷风渗透致使室内温度偏低;处在南部山区的彭阳,虽外界气温较低,但由于四面环山,风小,保温效果最好。[结论]寿光型日光温室在宁夏正常年份的冬季不需人工增温,具有植物生长环境稳定,抗御灾害性天气能力强等优点,使用该设施使农业生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温湿度与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湿度、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为葡萄霜霉病的预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光照等三因子交叉试验设计和人工接种叶盘的方法,明确孢子囊萌发的条件及存活的气象因子。【结果】孢子囊只有在水中才能够萌发并释放游动孢子,最适萌发温度是18~22℃。孢子囊的存活与温度,湿度,光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35℃,70;和100;湿度条件下,孢子囊只能存活3 d。而在10~20℃各个湿度条件下,无论完全光照、完全黑暗或光暗交替孢子囊都可存活6 d以上。用干瘪的孢子囊接菌叶盘,仍然发病,说明不能用干瘪孢子囊作为孢子囊死亡的标志。孢子囊经0.58×102μW/cm2的紫外光照射5 h、直射光照射8 h就死亡,但散射光照射10 h孢子囊仍然存活。【结论】孢子囊只有在水中才能萌发,水是孢子囊萌发的决定性因素;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囊对紫外光比较敏感,在光照强度为65000~107100 lx的直射光下8 h孢子囊就死亡。  相似文献   

14.
樊光秀  罗显发  李成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18-11319,11418
[目的]探讨柴达木盆地枸杞植物品种与环境气象因子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描述枸杞品种宁杞1号植物学特性、生长特性和生理因子变化规律,利用柴达木盆地1973~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宁杞1号与外界环境因子(日照、温度、水分、土壤)的变化规律。[结果]宁杞1号属于喜光植物,光合速率较大,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2:00和16:00,且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亦呈双峰型;叶片周围的温度比大田温度高0.2~0.5℃左右;环境气象因子中,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气温是影响枸杞果实形成的关键因子;气温18℃是形成大粒枸杞的适宜温度。[结论]宁杞1号可作为柴达木盆地种植的首选品种,建议其可作为优势品种在柴达木盆地进行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濒危野生白花兜兰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龙江  刘绍飞  欧忠喜  莫家伟  蒙惠理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26-10229,10235
[目的]揭示濒危野生白花兜兰植物生态适应性、生境特性.[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采用P-2200温湿度数据记录器、DL-LOGGER型号HJX-RZ1编号0046602S01日照时数记录仪和M0DEL-ZDS-10照度计对原生境定期定点连续观测,采集其周围环境的土壤和石灰岩样品,观测、记录植株生长状况和物候期信息.[结果]白花兜兰植物原生境年平均气温15.49℃,最低气温-0.38℃,最高气温为29.5℃,平均相对湿度92.7%,最低33.49%;1月气温0.22 ~ 13℃,相对湿度92%,2月气温6~15℃,湿度85%以上,3月气温14℃以上,4、5、6月气温10 ~21℃,7、8和9月气温21 ~ 28℃,湿度96.2%,10、11、12、翌年1月由20℃下降到-0.38℃,平均湿度92%;日气温呈早低中高晚稳特点,湿度则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升高下降,温度、湿度二者夜间趋势基本相似,波动性小,太阳辐射值为0;≥120 W/m2年总累计日照时数175 min,日照有效百分率0.006 67%,最高值273 W/m2,光照度≤1 720 lx;初花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盛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初,始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生境基质的各种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钙>镁>硅>铝>铁>磷>锰>锌>锶>镍>铅>铜.[结论]白花兜兰生境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与生境的森林郁闭度、坡向和地形密切相关,其日照时数仅为2.92h,且太阳辐射强度≥120 W/m2集中于白花兜兰花期季节,最高值273,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阴性植物.白花兜兰原生境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特征与其特殊的喀斯特小生境有密切关系.其分布及生长于喀斯特岩石、悬崖与基质营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合制氢过程中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繁殖与环境条件,为大规模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光合产氢菌群在不同温度、接种量、光照强度、pH值等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光合产氢菌群比较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30℃,光照强度大于1 000 lx,pH值7左右,接种量10%。[结论]光照强度、温度和pH值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大,接种量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小。恒光照是保证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保护和开发盐桦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盐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片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结果]晴天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0:00前后,为11.1773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6:00~17:00,为10.1551μmol/(m^2·s).盐桦蒸腾作用的最大值出现在16:00时前后,为7.3952μmol/(m^2·s),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相似。光合有效辐射达到1600μmol/(m^2·s)以后,盐桦幼树叶片光舍速率仍有增加:盐桦叶温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曲线型,峰值出现在14:00,最高叶温达39℃,在11:00~13:00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也同步下降,15:00之后,气孔导度下降而胞间CO2浓度的上升。[结论]盐桦是比较喜光的树种。  相似文献   

18.
冯昊  杨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99-9301
[目的]找出最适合于唐菖蒲(Gladiotus huhridus Bort)生长发育的光照长度.[方法]以唐菖蒲红颜佳人品种为试材,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温度、湿度来观察唐菖蒲的发芽情况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强光照和长日照有利于唐菖蒲发芽;适当短日照(8 ~ 10h)处理能够加速唐菖蒲叶片生长;发芽最适温度在20~25℃,适宜湿度是44% ~ 46%;在整个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呈现出“降低-升高到峰值-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同时,适当遮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唐菖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姜敏  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186-188
[目的]探明淮河流域水分盈亏与气候的内在联系。[方法]以蚌埠市为例,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该地区2006—2015年逐日潜在蒸散量,分析潜在蒸散的年均、月均变化特征,以及与风速、降水量、日照时数、气温等气候因子旬平均值的关系。[结果]近10年蚌埠市潜在蒸散发接近多年平均降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3年起伏较大;蒸散量年内分布不均,呈单峰型,夏季多、冬季少,与降雨期基本同步;气温和日照时数对潜在蒸散的影响最大,降雨量对其间接产生影响,而风速对其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该地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制定用水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