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投资额计算方式对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的经济效益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年利润,投资回报率和盈亏平衡点等关键性数据,为气化站的兴建和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秸秆气化系统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财务、长期投资效益角度评价了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了静动态经济效益分析,并就提出的几种投入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为该技术系统能否自我发展、国家能否得益、农户能否接受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河南、山东和江苏3省的6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例,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其经济可行性进行比较分析;继而利用情景分析法,对不同工程规模和不同沼气收费价格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经济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缺乏政府投资扶持的情况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严重缺乏经济可行性,大多数只能保本或微利运营。  相似文献   

4.
5.
沼气与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玉 《中国沼气》2007,25(2):41-42
秸杆气化与沼气集中供气各有优势,但在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方面前者不如后者.  相似文献   

6.
黄叙 《中国沼气》2016,(4):60-66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共5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进行本量利分析与财务评价,评估其经营杠杆效应与持续运营能力。评价结果发现工程普遍存在日常运行成本偏高,供气价格偏低,缺乏后续运行补贴制度等问题。因此应选择秸秆沼气工程建设的适应区域,加强设计与工艺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推进沼气工程产品终端补助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从而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提升市场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发展以村为单元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浙江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选择,文章详细介绍了某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工艺路线、建设规模、供气户数以及工程调试情况,并对工程后续管护、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农村沼气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惠斌  赵凯  刘悦  王婷  薛春湘 《中国沼气》2011,29(6):43-44,27
随着农村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沼气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秸秆沼气联户供气,符合农村发展的大趋势,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介绍了河北省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以及“十二五”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沼气价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传统的户用沼气池相比,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一种较好的沼气利用方式。然而,沼气价格的确定却是个难点,这关系到沼气工程的后续运行的连续性。本文试图从沼气的热值和项目的财务评价法分别分析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三种不同的沼气价格,从而得出按热值对比的价格范围、整个工程的沼气价格和仅后续管理的沼气价格。结果表明,按常规能源(天然气,煤气,LPG和电)的热值和价格换算,沼气(其中甲烷含量为60%)价格范围从每立方1.81元到3.89元不等。而包括初始投资在内的沼气价格则根据产气量的不同(即发酵池的利用率不同),沼气的价格从每立方2.4元到12元不等;不包括初始投资在内的沼气价格则根据产气量的不同,沼气的价格从每立方0.75元到3.6元不等才能保证后续管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李保权 《中国沼气》1991,9(2):23-24
我市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具规模,全市有沼气供应站31处,累计建池4300m~3,供气1500户,深受用户的欢迎。但是有些地方沼气工程修建后,由于管理不善或无专人管理,使用情况不好,供气不足,有的甚至停止使用,造成了很大浪费。因此,沼气工程管理好坏,是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加强沼气工程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产气率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建管用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秸秆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富含有机质(80%~90%)的生物质能源,因其复杂的晶体结构,不能直接被厌氧菌群利用来生产沼气.因此以秸秆作为原料发酵时,需要进行预处理,使复杂的晶体结构得到破坏,从而易于被厌氧菌群利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化法预处理秸秆的相关研究进展,考查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中存在预处理能耗高、料液分层结壳、混合不均匀、出料困难等问题.该研究采用了自行设计的厢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ADR),测定了玉米秸秆在中温条件下的沼气产量、甲烷含量以及p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未经C/N调节,只经过简单切割和沼液浸泡两步预处理,即可进行有效的厌氧消化,30 d后进人满负荷运行阶段的产气量为19.94 L·d-1,原料TS产气率为0.495 m3· kg-1,比常规粉碎批式厌氧消化产气率提高了30.75%,pH稳定在6.5 ~7.2之间.采用CADR处理玉米秸秆,启动快速、运行稳定、产气率高.  相似文献   

13.
外源无机添加物对稻秸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一种能替代猪粪且能提高稻秸生物产气量的外源无机添加物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从有益微生物、营养成分两个方面解析了猪粪提高秸秆产气的因素,研究了采用外源无机添加物替代猪粪对稻秸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提高稻秸产气量并非由于猪粪中微生物的作用,而是来自猪粪中的营养物质.加入外源无机添加物后稻秸的TS和VS产甲烷量(151.1,164.7 mL·g-1)较对照(120.0,130.8 mL·g-1)显著提高,且略高于添加猪粪处理(131.8,143.6 mL·g-1);加入外源无机添加物使发酵后稻秸体积和质量的减少量均高于添加猪粪的处理.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选用元机营养盐替代猪粪进行发酵,每吨稻秸可节省202.9元,且同时减轻劳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C/N对稻秸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C/N对稻秸厌氧发酵前后氮素转化的影响,实验设置初始C/N分别为15∶1(T1),25∶1(T2),35∶1(T3)和45∶1(T4)4个处理.结果表明,C/N对稻秸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较大,C/N太高发酵初期会出现酸化现象,以C/N 25∶1的产气效果最好,TS产气量为286.82 mL.g-1;不同C/N对甲烷含量的影响不大,各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均在55%左右;厌氧发酵后,稻秸中有机物被大量分解,VS,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大幅降低,纤维素结晶区受到较大破坏,木质素相对被浓缩,FTIR和XRD的结果与常规分析的结果一致;厌氧发酵过程中,氮素的损失较大,T1,T2,T3和T4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43.97%,42.94%,33.71%和32.34%;氮素主要流向沼液中,但随着初始C/N从15∶1提高到45∶1,保留在沼渣中氮素的比例从29.77%增加到42.86%;厌氧发酵后厌氧系统中氮素以铵态氮和有机氮为主,随着C/N增加,总氮中铵态氮的比重降低,有机氮的比重增加,硝态氮无论是在沼渣还是沼液中含量均不高。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温度不断变化条件下牲畜粪便与秸秆按不同干物质比例(质量比为1:1,2:1,3:1)混合发酵的产气速率、产气量情况.结果表明,其最佳配比分别为:猪粪:玉米秸秆为2:1、牛粪:玉米秸秆为1:1、猪粪:小麦秸秆为3:1、牛粪:小麦秸秆为1:1.温度较低时,适合用牛粪与秸秆混合作为发酵原料;温度较高时,适合用猪粪和秸秆作为发酵原料.温度变化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显著,特别是温度日均降幅达3~5℃以上时,往往对产气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于停止产气.  相似文献   

16.
麦秸中温厌氧干发酵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麦秸秆中温厌氧干发酵过程中的沼气产量和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其与发酵条件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沼气产量随着发酵原料中固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和发酵原料中固体浓度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但在沼气产量较高的发酵工况下,其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多,为进一步开发秸秆中温厌氧干发酵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沼液预处理时间对废弃花卉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确定花卉秸秆沼液预处理的最佳时间,文章以云南四大切花混合花卉秸秆为原料,用沼液分别预处理1天,3天,5天,7天后在30℃下进行了批量式恒温沼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沼液预处理3天的产气总量最高(预处理5天次之),预处理5天的产气峰值最高,预处理5天的能最快提升沼气含量,且在处理时间内随着预处理时间增加,原料产气速率加快,发酵时间缩短。综合确定花卉秸秆沼液预处理的最佳处理时间为5天。  相似文献   

18.
低温冻融-酶解预处理对稻秆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我国寒冷地区天然冷资源,在实验室模拟低温环境(Z组:-4℃,S组:-20℃),探索低温冻融及纤维素酶液预处理对水稻秸秆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4 h、液固比15 m L/g条件下水稻秸秆持水力最佳。冷冻后解冻液中木糖质量(Z3组:6.5 g,S2组:7.2 g)大幅增加,半纤维素转化率(Z3组:24.1%,S2组:26.6%)增幅显著(p0.05)。经纤维素酶解后其水解液中葡萄糖质量(Z3组:13.5 g,S2组:14.5 g)大幅增加,纤维素转化率(Z3组:30.9%,S2组:33.2%)增幅显著(p0.05)。对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累计产气量最高543 m L,较CK提升73.5%(S4组),平均甲烷体积分数最高提升160.4%(S2组),且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Z组48 h以上,S组24 h以上)厌氧发酵周期缩短(共19 d),产气高峰提早到来且峰值较高。过酸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能够更快地进入到甲烷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稻秸厌氧消化纤维制取乙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利用厌氧消化纤维制取乙醇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了不同温度、总固体质量分数等厌氧发酵条件对厌氧消化纤维产乙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低浓度(37℃,6%)厌氧发酵得到的厌氧消化纤维,在预处理过程纤维素损失较低,酶解过程葡萄糖得率较高,为33.17%,乙醇产率为41 g/kg。为提高乙醇产率,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酸、碱预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厌氧消化纤维产乙醇采取碱预处理更为有利。在温和温度(60℃)条件下,采用1%~3%的Na OH预处理6 h至24 h后,失重率降低至22%~56%,纤维素回收率高达80%以上,酶解葡萄糖产率升高,乙醇得率显著提高。通过优化预处理参数,3%Na OH在60℃预处理6 h可以获得最大乙醇产量(87 g/kg),有效地提高了厌氧消化纤维产乙醇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步厌氧发酵工艺,对比稀酸、稀碱预处理条件下的稻秸降解规律和水解液产甲烷潜力。HCl质量分数为0.5%~2.5%范围内(60℃),1.0%和1.5%的水解液COD值最高,HCl水解时稻秸半纤维素下降幅度大,水解液中葡萄糖质量浓度较低。Na OH质量分数为0.5%~4.0%范围内(60℃),0.5%和1.0%的水解能力弱,2.0%和3.0%时水解效率高,当Na OH质量分数高于2.0%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均下降,木质素降解率最高。酸、碱实验组固液比为7.5%时均有良好的水解效率。以HCl和Na OH水解液序批式产甲烷,5个进料周期中HCl水解液COD的平均单位质量产气率为631~906 m L/g,Na OH实验组为340~373 m L/g,单位质量产气率受进料浓度差异的影响较小,主要受酸、碱等不同水解方法的影响,酸、碱实验组发酵类型不同,酸实验组的产酸过程更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