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大豆新品种南农26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农26(原名南农207)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2002年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3~200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7.8kg/667m~2,比对照南农88-31增产7.82%;2005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5.3kg/667m~2,比对照南农88-31增产12.0%。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7.0%,脂肪含量19.2%,属于高蛋白品种。南农26是黑种皮,属于黑色食品,营养保健价值高,且百粒重大、有光泽、子粒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广大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
缪亚梅  王学军  汪凯华  陈满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1-19972,19986
[目的]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方法]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多年系谱选择和品质、抗性筛选。[结果]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0~2 935.1 kg/hm2,较对照南农88-31增产5.26%~8.40%;该品种生育期117 d,有效分枝3.4个,单株结荚60.8个,每荚1.7粒,百粒重19.9 g,粗蛋白含量40.90%,粗脂肪含量16.70%,抗倒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种植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豆10号'(原系号为通06-299)是以'99015'为母本、'引99-0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择法对杂交后代连续多年定向选择获得的农艺性状稳定、品质和抗性较佳的优良品系,于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通豆10号'2010—2012年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75.3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3.54%,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61.9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45%。该品种生育期112 d,株高78.2 cm,有效分枝4.6个,单株结荚50.6个,每荚1.90粒,百粒重22.4 g,粗蛋白含量41.63%,粗脂肪含量19.56%,抗倒伏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表现为中感;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5.
南农50(参试名南农0409)是以中黄13为母本、郑980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后代经单粒传法选择而育成的高产、早熟、抗病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根据2年区域试验结果可知该品种特征特性如下:全生育期平均104 d,较对照通豆7号早8 d;平均产量2910.5 kg/hm2,比对照增产11.0%;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分别表现抗病和高抗,抗病性强;干籽粒百粒质量约为20.9 g,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3.6%和18.8%,商品品质优良.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90001,适合于江苏省淮南及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同时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淮豆11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8-2009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61.75 kg/hm2,比对照增产5.95%;2010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05.85 kg/hm2,比对照徐豆13增产5.92%.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4.55%,脂肪含量19.23%.SMV抗性经接种鉴定,中抗大豆流行株系SC3,抗大豆流行株系SC7.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子叶黄色,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2 g.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3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播期试验和栽培技术要点。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浦东大黄豆为母本、以盐城赶江南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聚合育种、多年单株选择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3(原系号16-01)。该品种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839.5 kg·hm-2,较对照品种通豆7号增产10.74%;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757.3 kg·hm-2,较对照品种通豆7号增产10.08%;202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10011。该品种生育期106 d,株高67.8 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9.8个,每荚1.9粒,百粒重23.3 g,粗蛋白含量42.43%,粗脂肪含量18.79%,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表现为感病。通豆13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8.
‘沪油21’是通过品种(系)间双交的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其芥酸含量0.87%,硫苷含量18.00 μmol/g,种子含油率46%,属高含油率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3.45 kg/hm2,较对照‘沪油15’增产8.8%;产油量1 279.3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1%.在2009年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276.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3.95%;产油量1 037.7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7.49%.  相似文献   

9.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临保系M-6477、恢复系08184,经“三系”配套育成的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沪油杂7号’,其籽粒含油率高达47.76%,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为21.75 μmol/g.在2008-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22.45 kb/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8.85%;产油量1 252.50 kg/hm2,比对照增产17.29%.在2009-2010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146.70 kg/hm2,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4.48%;产油量1 346.10 kg/hm2,比对照增产12.46%.  相似文献   

10.
辛豆12是以高油大豆品种平豆1号为母本、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在2011—2012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3 350.18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25%(P0.01);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2 497.20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36%(P0.0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该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4.67%,脂肪(干基)含量为19.71%,蛋脂含量合计为64.38%,高于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脂总量63%)。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1400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涡豆5号大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涡豆5号的选育经过、植物学特性、品质和产量表现等,并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结果]涡豆5号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粗蛋白(干基)含量45.33%,粗脂肪(干基)含量19.12%,属高蛋白大豆品种,品质优良;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VC3中感,抗裂荚,抗病,高抗倒伏;2005、2006年安徽省夏大豆区试中,涡豆5号平均产量为2 346 kg/hm2,比对照增产1.06%;2007年安徽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涡豆5号表现良好,平均产量2 502 kg/hm2.[结论]涡豆5号产量较高,具有地域性强、适应性窄等特点,最佳适应区域是沿淮淮北地区.  相似文献   

12.
通豆 3号 (原系号为“NT0 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种 ,2 0 0 2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苏审豆 2 0 0 2 0 6)。 1 993年以通豆 1号为亲本选择变异株 ,1 994- 1 995年采用综合选育法选择优良单株 ,1 996年进入株行圃 ,并定名为NT0 2 ,1 997年进入鉴定圃 ,1 999年进行多点鉴定 ,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 ,同时于 2 0 0 1年提前进入江苏省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1 产量表现 该品种 1 996年株行圃产量 30 90 0kg·hm- 2 ,较对照通矮 40 5增产 1 4 4% ;1 99…  相似文献   

13.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豆9号(原名淮03-1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9.62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20%;2007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9.53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67%。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籽粒蛋白质含量40.6%,脂肪含量19.9%。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对流行株系SC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病抗性0~1级,为中抗。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百粒重22 g,外观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4.
合豆 2号是以皖豆 16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株为母本 ,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 2a国家黄淮区试平均单产 2 75 8.84kg/hm2 ,比对照品种中豆 2 0增产 7.2 4% ;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2 70 4.8kg/hm2 ,比对照中豆 2 0增产 9.76%。该品种蛋白质含量 42 .2 4% ,脂肪含量 2 0 .78% ,生育期 10 5d ,抗病、抗倒伏 ,抗旱耐涝 ,适于在黄淮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4年以蒙91-413为母本,郑909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然后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552.5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9.18%。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43.4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3.73%。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2.91%,脂肪含量20.22%,生育期102 d,最佳种植密度为21万~27万株/hm2。皖豆26号是一个早中熟、高产、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商品性好,适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6.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比扬麦11号高,平均产量7 102.6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7.11%,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约7 500 kg/hm2.由2006-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平均容重816.5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3.28%,湿面筋含量26.5%,面团形成时间3.2 min,品质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相当.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较轻,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繁茂而青秀,后期灌浆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抚豆2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结果和栽培技术等内容。2009、2010两年辽宁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32.5kg/hm2,比对照增产9.2%。2010年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80.5kg/hm2,比对照增产16.7%。国家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两年化验检测,子粒粗蛋白含量39.93%,粗脂肪含量21.94%。抗(R)大豆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国审合豆1号大豆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合豆 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蒙 84 2 0为母本 ,油 88 8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1997~ 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片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 2 390 .6kg/hm2 ,比CK中豆 19增产 8.0 4%。 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片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417.1kg/hm2 ,比CK中豆 19增产 13 .86 %。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耐旱、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1.0 5 % ,脂肪含量 2 0 .38% ,生育期 10 0d ,是黄淮地区较理想的夏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苏豆4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豆4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育成。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中豆24”ד苏系5号”,1988年采用综合选择法选择优良单株,1989年对决选的单株进行株行种植,其中1个株行表现优良,被定名为“88-m21”,1990~1991年种植鉴定圃,1992~1994年参加多点试验,1995~1997年参加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2 459.7 kg/hm2,列参试品种第二位;1998年参加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616 kg/hm2,列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3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