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娟  朱祝军  钱琼秋 《园艺学报》2005,32(6):1045-1050
 以叶芥菜‘雪里蕻’和‘包包青菜’为材料, 研究4个氮肥水平(10.3、100、200和300 kg·hm - 2 ) 和2个硫肥水平(0和50 kg·hm- 2 ) 对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氮肥量增加,两品种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产量、叶绿素、β - 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地上部氮含量、地上部硫含量均显著提高, 雪里蕻的硝酸盐含量也显著提高, 两品种的干物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降低。较低施氮量(小于100 kg·hm- 2 ) 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在不施硫处理(供应KCl) 中, 氮肥对包包青菜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施硫处理(供应K2SO4 ) 中, 增加氮肥量显著增加其硝酸盐含量。增施硫肥, 雪里蕻可溶性蛋白质和包包青菜硝酸盐均显著提高, 两品种地上部硫含量显著提高, 而对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供氮水平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汉中冬韭’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2~20 mmol·L - 1氮素水平范围内, 随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升高趋势。当氮素水平为8~12 mmol·L - 1时, 韭菜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 而硝酸盐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产量和品质作为衡量指标, 水培韭菜以8~12 mmol·L - 1的氮素水平为宜。  相似文献   

3.
外源氯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水平外源氯处理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 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Cl- 、NO3- 、氮、磷、钾、钙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定范围( 6.25~100 nmol·L - 1 ) 的外源氯处理, 不降低番茄生物量甚至促进生物量, 并可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对钾、镁、磷的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 而200、300 mmol·L - 1 Cl- 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下黄瓜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盐的津春5号和盐敏感的津优1号黄瓜品种为试材,以NaCl为盐胁迫条件,浓度为0、200 mmol·L-1,根 系分泌物浓度为0、30、20 mL·株-1,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黄瓜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 处理降低了黄瓜的茎粗、株高、土壤酶活性、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及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了速效钾含量。盐胁迫下,除速效钾 外,30 mL·株-1的低浓度根系分泌物对各处理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对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0 mL·株-1的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对各 处理指标有抑制或显著抑制的作用,加重了盐害的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黄瓜盆栽试验,定量浇水模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分析了外源SA对干旱胁迫下幼苗含氮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下降,无机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并且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加以及时间延长表现更明显。外源施用0.1 mmol · L-1 SA显著提高了胁迫植株NR和GS活性,总氮、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胁迫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无机氮的积累,其中NR和GS活性分别比不施SA的轻度和重度胁迫植株最多提高了19.63%、12.62%和21.92%、12.72%。表明外源SA提高了干旱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的氮还原和同化能力,这可能是其提高植株抗旱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金属离子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因素浓度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Mg2+ 、Ca2+ 、Fe2+ 、Mn2+和Zn2+离子对液体培养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金属离子对类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 >Mn2+ >Mg2+ >Ca2+ > Zn2 + , 促进类原球茎增殖的优化组合为Mg2+ 1.5 mmol·L -1、Ca2+ 4.5 mmol·L -1、Fe2+ 0.1 mmol·L -1、Mn2+ 0.5 mmol·L -1、Zn2+ 0.06 mmol·L -1。经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增殖的类原球茎能保持植株再生能力, 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985.2株, 是相同时间内对照类原球茎再生植株数的4.2倍。  相似文献   

7.
徐呈祥  刘友良  於丙军  甘习华 《园艺学报》2008,35(11):1661-1666
 利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盐胁迫下芦荟(Aloe vera L.)叶同化组织细胞中ATP酶(ATPase)分布特性及外源硅(Si)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芦荟叶同化组织细胞中液泡膜ATPase活性明显强于质膜ATPase,在细胞壁初生纹孔场观察到很强的ATPase活性。NaCl 100 mmol·L-1处理30 d,浇灌的营养液中不加可溶性Si,芦荟叶同化组织细胞中液泡膜、质膜和初生纹孔场ATPase活性显著减弱,浇灌的营养液中加Si 2.0 mmol·L-1处理,芦荟叶同化组织细胞中ATPase活性则显著增强,尤其是在液泡膜和初生纹孔场。叶同化组织细胞中ATPase活性的差异性反映着芦荟叶生理状态和功能的差异性,可溶性Si调节或增强盐胁迫下芦荟ATPase活性是Si缓解芦荟盐胁迫伤害效应的重要细胞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宿根福禄考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对其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宿根福禄考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低于120mmol·L~(-1) NaCl胁迫处理下,宿根福禄考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并不大;当胁迫浓度超过120mmol·L~(-1)时,其含量骤然增加;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二者同步积累,共同发挥其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天来  李益清 《园艺学报》2008,35(11):1601-1606
 为明确Ca2+对番茄耐弱光特性的调控作用,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耐弱光品系W为试材,研究了弱光(50%自然光强)胁迫条件下,钙和钙加IAA处理对叶片保护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实测光通量密度为556.8~656.6μmol·m-2·s-1)27mmol·L-1的CaCl2处理可显著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提高SOD、CAT、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使这些指标达到正常光照下的对照植株水平;IAA进一步增强了Ca2+的这些作用。Ca2+的这些作用可能是其提高番茄植株弱光耐受性、防止植株弱光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设施桃为试材,利用营养液浇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氮钙水平配施对设施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条件下,随营养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设施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低氮水平下,4 mmol/L的钙离子浓度处理的设施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高氮水平下,8 mmol/L的钙离子浓度处理的设施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试材,研究了外源Ca(NO3)2对盐胁迫(NaCl 65 mmol.L-1)下黄瓜幼苗生长、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NO3)2处理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降低盐胁迫引起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升高的幅度。其中以2.0mmol.L-1Ca(NO3)2处理效果最好,黄瓜幼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独盐胁迫处理,同时显著降低了盐胁迫下MDA和电解质渗漏率的上升辐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营养液培探讨了番茄幼苗根系参数、根系分泌物、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组分对矿质氮(NH4+-N、NO3--N)和有机氮(Glycine)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8 d后,'申粉918'、'沪樱932'番茄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表现为NO3--N > Gly-N > 对照 > NH4+-N处理;而根系活力则表现为以供Gly-N 或NO3--N为最高,其次为供NH4+-N的处理,以对照处理为最低。不同氮素形态显著影响不同番茄品种根系分泌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各组分含量。 NO3--N处理的番茄根系分泌物、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的NO3--N和P含量最高,供Gly-N、NH4+-N其次,对照最低;而供Gly-N、NH4+-N时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一般均高于处理NO3--N和对照。番茄根际吸收不同氮素对根际pH亦产生不同的影响,吸收NO3--N和Gly-N后,根际pH显著升高,而吸收NH4+-N后则降低。根系分泌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表现为NO3--N > Gly-N > NH4+-N> 对照,而木质部、韧皮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则表现为Gly-N > NO3--N> NH4+-N > 对照。番茄幼苗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表现,与氮素形态有关,以根系活力为指标的基因型差异在供应NO3--N、NH4+-N和Gly-N及对照时,'沪樱932' 的根系活力均显著(P<0.05)大于 '申粉918'。  相似文献   

13.
白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BcNi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菲菲  蒋芳玲  侯喜林  李英  杨学东 《园艺学报》2009,36(10):1511-1518
 以白菜品种‘苏州青’自交系叶片cDNA为模板, 采用RT-PCR、3′RACE和5′RACE技术, 获得了编码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 的cDNA全序列1 852 bp, 包含有1 749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583个氨基酸, 命名为BcNiR。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NiR1、烟草nii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 分别为83%和7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BcNiR具有完整的NiR蛋白结构, 含血红素蛋白β - 化合物区域, 一个明显的西罗血红素siroheme结合位点和4Fe-4S区域, 可以在SWiSS-MODEL数据库中搜索到与之相近的三维结构。RT-PCR结果显示, 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根系, 在以0、10、20、30、40 mmol·L - 1硝态氮各分别处理0、2、4、6、8、12 h的试验中, 30 mmol·L -1处理4 h可使BcNiR的表达量达到最大; 5和10 mmol·L - 1铵态氮处理试验表明, 高浓度的铵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在营养液栽培、盐胁迫处理下,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 Spd) 对黄瓜幼苗活性氧(ROS) 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Spd降低了50 mmol·L - 1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和根系内O2 ·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 提高了SOD、POD和CAT活性; 与抗盐性较强的‘长春密刺’相比, Spd处理对抗盐性较弱的‘津春2号’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Spd通过提高盐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 降低ROS水平, 而缓解NaCl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提高幼苗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凤娟  魏珉  苏秀荣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09,36(9):1291-1298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 采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的分布变化, 以期为探讨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细胞Ca2+行为特征与黄瓜对NO3- 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生长条件下(14 mmol·L-1 NO3- ) , 黄瓜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主要出现在细胞膜和小液泡内, 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及核仁内也有少量的较小颗粒钙沉淀。而其它浓度NO3- 胁迫下, 其根系分生区细胞Ca2+定位分布变化明显。在56和140 mmol·L -1NO3- 浓度下, Ca2+有向细胞基质分布的趋势, 其细胞间隙、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亦出现大量钙沉淀颗粒。且不同处理浓度下, 线粒体和小液泡数量及结构变化较大。而当NO3- 浓度达182 mmol·L -1时, 根系分生区各细胞器内钙沉淀颗粒明显减少, 此时Ca2+的变化是各细胞器及膜系统遭严重破坏的结果。综上可知, 黄瓜幼苗可通过根系分生区液泡内Ca2+向细胞基质分布变化, 来增加对高浓度NO3- 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外源S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提高蔬菜作物抗盐的生理生化机制,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在2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采用根部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SA对幼苗形态建成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茎粗、全株干质量及含水量,显著降低盐害指数、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显著提高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SA最佳处理浓度为150 mg·L-1。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A作为化学诱抗剂,可以诱导黄瓜幼苗的抗盐能力,减轻和缓解盐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